轉債估值仍高,市場震蕩筑底
轉債估值仍高,市場震蕩筑底——可轉債周報——固收周報-20220410
當前轉債估值仍高,絕對價格已下降不少,但平價溢價率仍處于高位,短期內轉債估值仍可能調整,但經過前期風險釋放大幅下降概率較小,當前正震蕩筑底,更多的是結構性機會,關注基本面良好、具有估值性價比的個券。
1、可轉債一級市場——本周發行1只,上市4只,已發布贖回公告3只
本周(2022.04.04-2022.04.08,下同)永東轉2發行,發行規模為3.8億元;本周上22轉債、成銀轉債、盤龍轉債、宏豐轉債上市,發行規模分別為24.7億元、80億元、2.76億元、3.21億元。下周裕興轉債、申昊轉債、阿拉轉債、中特轉債上市。截至4月8日,常汽轉債,天合轉債、寧建轉債發布了贖回公告,下周靖遠轉債可能滿足贖回條件。本周市場沒有觸發回售條款的轉債。
2、可轉債二級市場——轉債指數小幅下行
本周中證轉債指數收于402.02點,周下跌0.5%;上證轉債指數收于351.45點,周上漲0.3%;深證轉債指數收于293.84點,周下跌0.8%。行業方面,本周轉債行業多數下跌。轉債漲幅較大的行業是鋼鐵(3.02%)、建筑材料(2.23%)、建筑裝飾(2.16%);個券方面,本周在390只可交易轉債中,137只上漲,251只下跌,2只平盤;成交量方面,本周轉債市場成交量共14.64億張,成交額達2218.43億元。
3、A股市場整體下行
本周A股主要指數全面下行,上證指數本周下跌0.94%,滬深300下跌1.06%,創業板下跌3.64%。本周A股市場日均成交額9370.86億元,日均換手率為1.45%;行業漲跌幅方面,本周行業漲跌分化。房地產(6.23%)、建筑材料(5.69%)、建筑裝飾(5.41%)領漲,電力設備(-6.92%)、電子(-6.61%)、國防軍工(-5.98%)領跌;本周北向資金凈流出65.57億元,南向資金凈流入0.34億元;本周日均融資買入額為633.07億元,融券賣出額48.72億元,日均融資融券交易金額為681.79億元。
4、轉債絕對價格仍在下降
本周轉債價格和溢價率變化背離,主因是正股調整導致溢價率被動上升。截至4月8日,全市場可轉債的平均價格是130.927元,與上周相比下降1.718元;全市場平均轉股溢價率為44.54%,比上周上漲2.64%;全市場可轉債中位數轉股價值為89.86元,與上周相比下跌2.26元,處于25.12%分位值(2018年以來);全市場可轉債平均雙低175.47,比上周上升0.92;全市場可轉債平均到期收益率-2.97%,比上周上升0.27%。
風險提示:疫情影響超預期;國際政治沖突加??;國內外通脹惡化。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轉債估值仍高,市場震蕩筑底
- 喜鵲幫救命恩人穿針引線縫襪子,網友:小心把針插
- 梅婷:與“京圈大佬”葉大鷹傳緋聞,36歲二婚,和
- 男子叫女兒為兒子,網友:我與閣下無冤無仇為什么
- 林鳳嬌:成龍防備我,防了將近二十年,風光的背后
- 男子賭氣離家30年,回家后發現父母已離世:可這事
- 河南:男子診所抓藥順走醫生手機,奇葩理由是,他
- 河南:孫子監控看到奶奶摔倒,連夜開車回家,“沒
- 收手吧,水軍
- 金融危機為什么會變成社會危機?
- 如果黃家駒不出意外,BEYOND如今會怎樣?
- 簽合同寫上這些話你能省下很多錢!
- 戰斗民族也玩大逃殺,最后僅一人存活
- 情侶吵架,男子哭訴:她騙我的錢,不給她就生氣,
- 《王牌對王牌》:沈騰配音嚇哭岳云鵬,千萬別看彈
- 最新上海各區保供渠道(4月10日)
- 從“蝸”居到“心”居,你永遠可以相信海清
- 達到開除條件無需補償?賠償金有12個月上限?錯
- 供應鏈企業在上海打響保供戰
- 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推遲發放工資合法嗎?
- 中國第一豬倌,“一不小心”賺了8688萬
- 他曾用饅頭蘸醬油充饑,如今公司估值超千億美元
- 又一電商巨頭崛起,阿里、亞馬遜慌了
- 誰才是2022包袋人氣王?
- 疫情期間,開始囤貨
- 史上最致命三大疫情,是怎么結束的?
- 淘寶賬號名修改功能悄然更新 網友:總算可以“
- 場外期權羅生門:新湖瑞豐陷擅改交易結算規則、虛
- 得益于品質過硬,傳祺銷量1-2月同比增長25.5%迎來
- 投資風向標!機構“最愛”基金來了
- 兩大水泥巨頭一季度凈利預降超8成,啥情況?業內
- @所有投資者!警惕!無數次小收益或難抵一次大損
- 利潤腰斬、不到4成盈利!深圳券商營業部這個月很
- 三行業獲主力資金凈流入逾10億元 以嶺藥業股價
- 疫情管控 船舶維修養護調試難 CCS
- 上海實施全域靜態管理 長三角“聯動接卸”出口
- 淮安市港口集裝箱一季度吞吐量逆勢增長
- 戰“疫”不停 服務不止 象山海事部門助力航
- 寧波新典橋水上項目建設全部完工 施工水域航道
- 【凡人微光】數萬名醫護人員八方馳援 同心守“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