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排放核污水,我們需要囤鹽嗎?
2023-08-25 08:19:16 來源:杭州網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8月24日,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受此影響,韓國鹽價大漲,民眾“舉國囤鹽”。
而在國內,也有不少地區出現搶購食用鹽現象。
一些地區刮起“搶鹽潮”
(資料圖)
據揚州新聞廣播報道,當天早上,記者在揚州市的大潤發等超市看到,購買食鹽的市民明顯增多。
不少購買食鹽的市民表示,雖然知道食鹽保質期只有3年,但是看到其他人買了,也就“跟風”囤一些。
超市銷售人員則告訴記者,因為揚州市場上在售的食鹽大部分都是井鹽,而國人食用的食鹽大部分也是井鹽,因此,市民無需過度恐慌,更沒有必要“囤鹽”。
據福州新聞網消息,福州目前永輝部分門店出現食鹽搶購情況,樸樸、永輝生活食鹽賣斷貨。
對此,福州市商務局提醒,將繼續全力做好保供穩價工作,食用鹽貨源充足,市民按需理性購買,不信謠、不傳謠。
部分網店食用鹽顯示缺貨
8月24日中午,記者查看生鮮電商平臺發現,多個平臺的低鈉鹽、無碘鹽顯示“缺貨” “補貨中”。
“盒馬的一款低鈉鹽一分鐘前看還有貨,再一滑就顯示缺貨了。”一位消費者表示。
據報道,目前,海鹽在廣東食鹽市場中占據超三分之一的份額。據廣東鹽業集團負責人介紹,目前,省、市兩級食鹽政府儲備量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共10.8萬噸,百分百覆蓋全省各市縣行政區域,能迅速及時響應,保障廣東人民食鹽獲得充足供應,呼吁市民不必恐慌,更不必效仿他人“囤鹽”。
專家:沒必要囤鹽
據相關報道,近日,韓國海鹽需求量也激增,部分消費者和零售商開始囤積海鹽。韓國政府向市場投放儲備海鹽,以應對海鹽市場的波動。
那么,中國消費者有必要囤鹽嗎?
中國鹽業協會會長王小青表示,對于韓國民眾囤鹽的做法,不建議仿效。中國生產的食用鹽,使用原料有海鹽、井礦鹽還有湖鹽,其構成比例分別為22%、61%、17%。一般來說在進出口這個問題上,中國是大進小出,進口的多一些,出口的少一些,而且進口的原料鹽主要是用在工業上作為化學原料。中國食用鹽產量能夠滿足需求。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原鹽產能和產量最大的國家,鹽產區分為海鹽產區、井鹽產區、湖鹽產區。2022年,中國原鹽產能達11585萬噸,產量達8390萬噸;2022年全國原鹽表觀消費量達到5830萬噸,消費結構:燒堿51.86%,純堿36.85%,其他11.29%;出口原鹽71.3萬噸,進口942.5萬噸。原鹽消費去向中,70%左右的原鹽用于鹽化工,其余則用于食用及其他用途。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教授張金良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很擔心排放核污水的放射性問題,那么消費者購買的時候需要看清楚,盡量避開不選購海鹽;此外,管理部門應加強食用鹽放射性監測,建立食用鹽放射性限值。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日本排放核污水,我們需要囤鹽嗎?
- 【視頻】淮陽區:“開學第一課”--公益電影進校園
- 和評理 | 日本強排核污染水入海 以鄰為壑危害世界
- “摳門”師傅
- 成本低效率高,首套300MW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集成測
- 中信建投:長期來看龍頭酒企的競爭優勢將持續凸顯
- 背靠中科院,獲巨額融資,北京跑出一家氫能獨角獸
- 馬瀧齒科遞表港交所,三年營收12億,平均每名牙醫
- 中信建投:黑電行業利潤空間廣闊 估值具有提升空間
- 各主要網約車平臺均已公告 下調抽成比例或會員費
- 2023七夕節成都各區結婚活動一覽
- 研報掘金丨東吳證券:天味食品Q2盈利能力提升,維
- 光伏治沙 遼寧阜新探索荒漠化生態治理新路徑
- 福成股份:上半年凈利潤9270.27萬元 同比增長13.27%
- 諾輝健康陷財務造假風波,高銷售費下產品價格成謎
- 保姆毆打癱瘓老人把便桶往臉上懟 此前剛給保姆漲
- 惠發食品上半年減虧四成
- 法院調解書簽訂后不履行怎么辦
- dnfpk加速器輔助工具(DNFPK別人用掛我怎么舉報)
- 每天洗頭的好處和壞處(經常洗頭好不好)
- 信達投資4億元債券8月23日付息 利率3.79%
- 炫彩字體制作(炫彩字)
- 寧波祈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寧波祈禧智能
- 菩提·魯克(關于菩提·魯克簡述)
- 國泰環保漲20.00%
- 首創證券股東戶數下降3.06%,戶均持股6.68萬元
- 道恩股份股東戶數下降10.69%,戶均持股19.85萬元
- ST天圣股東戶數下降4.41%,戶均持股8.13萬元
- 證監會:養老金、保險資金和銀行理財資金等中長期
- 連南大麥山鎮依托“開唱節”開展特色禁毒宣傳
- 謙信(荊門)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乙酸項目開
- 廣宇發展審議通過發行最多50億公司債券的議案
- 財政部:不折不扣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財稅
- 南航承運國內首個赴澳大利亞出境旅游團
- 我國發布第四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
- 污水處理能力再提升!三部門:到2025年新增污水處
- 晶科能源:擬以3億元-6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 上市13年,賺4億,虧12億,暴雷3次,兩任實控人套
- 【走進區域看發展】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系列圖解③:
- 中建環能(300425.SZ):上半年凈利潤4823.6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