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大省青海的綠色之變
2023-06-30 22:17:35 來源:杭州網
中新網西寧6月29日電 題:中國生態大省青海的綠色之變
【資料圖】
作者姚占山 李江寧
“青海戍頭空有月,黃沙磧里本無春”“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蕭蕭風卷蓬”,在文人墨客的詩詞里,青海這片土地曾是荒涼和風沙的代名詞。然而,如今的中國生態大省青海早已舊貌換新顏,綠色和生態成為青海的新標簽,“中華水塔”“三江之源”“中國濕島”等名稱越來越響亮,國家公園示范省的名片也越來越耀眼……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
這里是青海湖北岸的克土沙區,“克土”,蒙古語意為寒冷的地方。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這里全是黃沙,經過4代治沙人歷經40年的不懈努力,黃沙地已經變成了綠洲。眼前綠意盎然的景象,讓身為林業站工程師的石德榮很是驕傲。克土沙區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占青海湖沙漠化總面積的57.6%。全境是維系青藏高原東北部和河西走廊生態水系安全、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被列入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和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
生態責任之下,地處青海湖北岸的海晏縣黨委、政府一直把防沙治沙作為首要工作來推進,自1980年開始便對縣域內0.4萬公頃的沙區實行了常年禁牧封育和工程治理,采取“以封為主,封造結合”的方法,逐步調整樹種結構和固沙方式,全縣沙漠化土地總面積從9.9萬公頃減少至6.62萬公頃。
截至目前,青海全省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74.86萬公頃,其中“十三五”期間完成57.4萬公頃,2021—2022年完成17.46萬公頃,全面建成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12個,封禁保護面積達58.26萬公頃,沙化土地年均減少2.12萬公頃,沙化程度指數從3.17下降到2.94,重點沙區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根本性轉變,防沙治沙機制不斷完善,沙區植被得到有效保護,沙區生態實現系統治理,生態工程帶動產業富民,治沙成效贏得各界認可,沙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發展空間穩定拓展、綠色屏障更加牢固。
寒旱地帶的“綠色奇跡”
寒旱地帶的“綠色奇跡”創造者段國祿,是青海省金融系統大寺溝綠化區護林員,1973年生于西寧市湟中縣維新鄉(今湟中區共和鎮)。30年前的段國祿還是個毛頭小子,初中畢業后當了幾年放羊娃,隨后跟隨“省長爺爺”尕布龍加入南北山綠化工作的隊伍當中,那年,他18歲。“那時候的北山真的是寸草不生,風沙特別大,一到晚上,我們幾個人都要攥著帳篷四個角,一不留神,帳篷就要被掀翻,實在堅持不下去,好幾次跑回家,后來還是回到了山上。”當時的段國祿怎么也不會想到西寧城竟然還有比湟中老家更艱苦的地方。
據查證,北山的主要巖體為紅色泥巖、砂巖,其間還伴生大量“羊腦石”(石膏巖),山勢陡峭、巖石密布、土壤貧瘠是北山最基本的地貌特點。土壤類型為栗鈣土,結構疏松,保水性差。有人曾經斷言:在這個地方植樹造林簡直就不可能。
為了改變南北兩山的生態環境,1989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啟動了西寧南北山綠化工程,并成立西寧市南北山綠化指揮部。1993年,從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崗位上退下來的尕布龍背起行囊,一頭鉆進荒山溝,擔任西寧南北山綠化工程專職副總指揮。尕布龍帶領工人們一邊修路,一邊引水,為了改善土質,他們用背篼把黃土背到山上,用尖鎬鑿“羊腦石”,為了這一片綠色,他們吃盡了苦頭。
現在,林子長起來后,山上已經形成了小氣候,降水多了,風沙也少了,樹木的成活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形成了良性循環。為了守護這片綠色,段國祿和妻子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全部貢獻在了山上。如今的北山早已不是當初的模樣,一條硬化路直通山頂,一根根引水管道交錯成網,一棵棵挺拔的樹木在他們的悉心照料下生機盎然……經過30多年的艱苦奮斗,南北山綠化工程一、二、三期建設共完成西寧周邊荒山綠化3.44萬公頃,栽植青海云杉、祁連圓柏、油松、青楊、河北楊、山杏、山桃、沙棗、暴馬丁香等喬木8728余萬株,同時混交檉柳、檸條、沙棘、白刺等灌木,建成了生態功能較為穩定的混交人工林。工程核心區森林覆蓋率由工程建設前的7.2%提升到79%,西寧南北兩山經過綠化由童山濯濯轉變為郁郁蔥蔥,生態價值、生態效益和社會服務功能極大提升,西寧地區生態環境和城市景觀極大改善,實現了構建城市山地森林、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最初目標,為西寧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北”筑起生態安全屏障
“三北”筑起生態安全屏障在綠色環繞的龍羊峽庫區兩側,大地上零散分布著黃色塊狀地,這便是多年受風沙侵襲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沙珠玉、木格灘沙漠化土地。沙珠玉、木格灘,隔河相望。經過無數人的努力,這里沙漠蔓延的步伐得到控制,展現在眼前的是綠樹蔥蘢的喜人景象。
近年來,隨著青海省統籌推進“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牧還草、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數據顯示,近10年來,全省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續呈現“雙縮減”態勢,累計完成防沙治沙89.13萬公頃,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達30%。最新監測數據顯示,青海省“三北”防護林工程區林地總面積達到1102.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目前的6.3%,改變了局部地區的氣候條件。
根據《青海省三北六期工程規劃》,2021年至2035年,西寧、海東、海北、海南、海西、黃南6州(市)的31個縣(市),還將完成總面積42.99萬平方公里的“三北”防護林建設任務,占青海省國土總面積的59.6%。
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
“要致富多種樹”,這是新中國成立早期對國土綠化事業和群眾增收致富兩者關系最樸素的描述。
近年來,青海省聚力打造產業“四地”和生態文明高地,經濟社會發展迅速,林草產業也取得了突破性發展,為青海生態文明建設、減碳增匯、脫貧致富、鄉村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青海省枸杞種植面積近4.66萬公頃,其中有機枸杞基地面積1.33萬公頃,年綜合產值達到50億元,帶動20萬群眾致富增收。由于青海枸杞分布區主要在海拔2500米左右,光照充足、土壤富含硒元素、面源和大氣污染少,果品產量多、質量高,因此這里也成為全國重要的枸杞種植區和有機枸杞生產基地,是名副其實的有機枸杞之鄉,更是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生動實踐。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中國生態大省青海的綠色之變
- 環球焦點!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積極行動 助力畢業
- 美股三大股指小幅低開
- 愛馳汽車拖欠工資超3個月,近2000員工發文討薪
- 又一家銀行大額存單利率跟降 “一單難求”的火熱
- 全球視訊!互動| 宣亞國際:OrangeGPT V1.0版本
- 要聞速遞:九人排球火爆“鄉村” 村民的熱情為鄉
- 各地多措并舉為高校畢業生拓崗位、促就業
- 每日觀點:格力未來1-2年將有大的資本開支?董明
- 網傳華泰柏瑞投資總監被帶走 公司澄清:傳言不實
- 書記區長談貫徹二十大精神 | 北京密云:打造科
- ELLA自曝小時候遭遇性騷擾,臺娛這是怎么了,怎么
- 全球觀點:霍雨之回憶 FGO篇 與玄奘爭真
- 歌迷高價回收演唱會門票?警方提醒:小心有詐!
- 當前通訊!守護人民健康底線!廣東省衛生監督所榮
- 預售時宣傳的“前庭后院”,交付后說好的院子卻不
- A股重磅!"抄底"資金來了:超270億大舉流入
- “鼠鼠鴨”玩具遭淘寶下架,創作者:初衷是給食品
- 湖北出臺《十條措施》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環境|世界
- 航天彩虹(002389.SZ)財務總監周穎辭職 今頭條
- 廣州市工會第十九次代表大會閉幕
- 世界快報:退休6年后,譚曉林主動交代問題
- 增城警方開展“夜鷹2023”第五次統一行動,查獲酒
- 正寧縣 嚴查酒駕醉駕及其背后的“四風”問題
- 這家公司火了!弱市中飆升超110% 世界速看料
- 央行最新問卷調查結果來了
- 全球通訊!蘭州大學今年強基計劃招生校考入圍分數
- 微動態丨特寫:匯率變動下港人北上消費熱情更旺
- Polygon《皮克敏 4》前瞻:更有深度,對新手更加
- 《寂靜嶺2:重制版》或于2024年初發售
- 全球快看點丨鱷魚牌男裝 鱷魚牌
- cruntimelibrary 娓告垙 c runtime library
- 王慧文病退后 美團收購他創辦的光年之外-世界資訊
- south korea south
- 友情煽情的句子-焦點播報
- 小容量冰箱怎么調整溫度_小容量冰箱|世界快看
- 黼黻怎么讀_黼黻-每日時訊
- 紅蟲怎么養殖教程(紅蟲怎么養殖)
- 湖人主場戰勝太陽后取得了2連勝同時也重新回到了
- 森松尼SM-3100鼠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