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豬企合虧上限達160億?下半年準備“過冬”還是靜待“回暖”?
2023-07-28 11:16:08 來源:金融界
今年上半年,多數豬企出欄量實現同比增長,但受生豬價格影響,絕大部分豬企利潤端承壓,面臨巨大的虧損壓力
上半年,生豬養殖行業集體走向“虧損”。
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37548萬頭,同比增長2.6%;豬肉產量3032萬噸,同比增長3.2%。截至二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3517萬頭,同比增加461萬頭,增長1.1%;環比增長1.0%,行業供給端持續過剩。與此同時,生豬價格已經在14元/公斤附近橫盤超半年。據中國養豬網數據顯示,7月20日生豬價格報14.09元/公斤,豬糧比為4.82:1,行業依舊處于虧損區間。
(資料圖)
在供給端不斷增量、生豬價格持續處于低位的情況下,國內各大豬企紛紛陷入“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的境地。
日前,A股上市豬企陸續披露上半年銷售業績情況。根據各家公司公告發布的相關數據,《投資時報》研究員對已披露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告的21家企業,及已披露上半年生豬銷售情況的16家企業分別進行了統計分析。整體來看,上半年多數豬企出欄量實現同比增長,但受生豬價格影響,絕大部分豬企利潤端承壓,面臨巨大的虧損壓力。
進入三季度,生豬價格仍保持低位震蕩。日前,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了今年第二批中央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并指導各地同步收儲。對于下半年的走勢,行業仍寄望于四季度傳統旺季需求拉動市場回暖。
21家上市豬企僅1家盈利
截至目前,除溫氏股份(300498.SZ)未披露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外,已披露相關數據的21家上市豬企中,有20家豬企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均預計虧損。對于業績虧損原因,多家公司在業績預告中表示,主要是市場消費不振,豬價整體處于低位。
從虧損額來看,20家上市豬企上半年合計最低虧損133億元,最高虧損160億元。僅牧原股份(002714.SZ)、新希望(000876.SZ)、*ST正邦(002157.SZ)、天邦食品(002124.SZ)4家豬企最高虧損就已累計近百億元。
按不同情況,《投資時報》研究員將上半年虧損的20家豬企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同比由盈轉虧的豬企,分別是天邦食品、龍大美食(002726.SZ)、鵬都農牧(002505.SZ)、順鑫農業(000860.SZ)以及禾豐股份(603609.SH)5家。
其中,龍大美食是同比降幅最大的一家,上半年該公司歸母凈利潤預計同比下降1711%—2044%,預虧5.8億元—7億元。龍大美食表示虧損原因有兩點,首先,由于期內生豬出欄量較上年同期增加,但豬價持續低迷及生物資產處置損失,因此養殖板塊虧損較大;其次,期內公司對存欄的生物資產及庫存肉類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2022年上半年盈利5.83億元的天邦食品,今年上半年則預計最低虧損12億元,虧損金額同比擴大305.83%—357.29%。此外,牛欄山母公司順鑫農業也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半年度虧損。順鑫農業在預告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虧0.55億—1.1億元,主要因國內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房地產項目銷售及回款緩慢,以及國內生豬平均價格持續低位運行,豬肉產業虧損較大。
第二類是虧損同比縮小的豬企,分別是牧原股份、新希望、*ST正邦、傲農生物(603363.SH)、正虹科技(000702.SZ)5家。
上半年,牧原股份預計虧損25.5億元—32.5億元,盡管該公司較去年同期虧損66.84億元同比收窄超5成,但從絕對值上看依然是上半年虧損最多的豬企。牧原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生豬出欄量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生豬銷售均價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且生豬養殖成本有所下降,因此公司2023年上半年虧損金額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新希望也表示,期內公司同比減虧是由于養殖成本穩步下降,使生豬養殖業務同比減虧。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上述5家公司虧損同比收窄,但從虧損金額上看,牧原股份、新希望、*ST正邦3家預虧均超過10億元。此外,*ST正邦、新希望、傲農生物、正虹科技4家企業的歸母凈利潤已在2021、2022年連續兩年出現虧損,虧損金額合計約452億元,其中僅*ST正邦一家就虧了322億元。*ST正邦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縮減出欄量,導致現有產能與實際出欄規模之間出現了階段性不匹配,整體產能利用率較低,折舊、攤銷費用較高。
第三類是虧損同比擴大的豬企,分別為大北農(082385.SZ)、唐人神(002567.SZ)、天康生物(002100.SZ)、華統股份(002840.SZ)、神農集團(605296.SH)、金新農(002548.SZ)、羅牛山(000735.SZ)、東瑞股份(001201.SZ)、巨星農牧(603477.SH)及新五豐(600975.SH),共10家。羅牛山表示,期內公司生豬銷量同比增長近60%,再疊加生豬市場銷售價格下降的影響,畜牧板塊業務虧損。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唯一一家預計盈利的豬企,京基智農(000048.SZ)上半年預計盈利額度介于12.5億元至13.5億元之間,同比扭虧為盈。不過,該公司上半年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房地產項目大幅交付結轉銷售收入,并非生豬養殖業務。
同時《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業績虧損之下,部分上市豬企面臨巨額的債務壓頂境況。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述上市豬企的資產負債率大多已達到60%以上。其中,正處破產重整的*ST正邦資產負債率高達156.99%;天邦食品達83.15%,為該公司歷史新高;傲農生物為83.12%。此外,新希望、新五豐資產負債率也均超出70%。從資金壓力看,牧原股份賬面資金達202億元,與流動負債相比尚存653億元資金缺口。
業內有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豬企連續虧損之后,行業資金相對緊張,部分企業還具備再扛1—3個月的能力。而隨著二季度虧損的持續,預計上半年末豬企負債率將進一步上升,現金流持續流出,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大,或倒逼豬企加速去產能。
21家上市A股上市豬企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16家豬企中僅3家出欄量出現下滑
2023年以來,雖然生豬養殖行業集體遭遇虧損,但整體來看,各家上市豬企的增產力度仍未縮減,生豬市場出欄量仍在大幅增加。
《投資時報》研究員粗略統計注意到,上半年已公布數據的16家A股上市豬企共計出欄生豬6906萬頭,較去年同期漲幅超10%。其中牧原股份出欄總量3026.5萬頭,占總量的比重達43.82%;另一家出欄超千萬量級的豬企是溫氏股份,上半年累計出欄1178.57萬頭,這2家豬企合計出欄量就占到總量的60%。
從出欄量增幅程度來看,16家A股上市豬企中有13家上市豬企的出欄量均實現了兩位數同比增長。其中,唐人神、立華股份上半年分別出欄165.94萬頭和36.6萬頭生豬,同比增長分別為92.28%、87.98%,較去年幾近翻倍;京基智農、羅牛山、神農集團、東瑞股份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出欄量級較大的溫氏股份、天邦食品、天康生物、大北農出欄增幅也達到了40%以上;新希望、正虹科技增長幅度則在30%左右。
而牧原股份、*ST正邦和金新農3家豬企上半年出欄量較去年同期有所縮減。其中*ST正邦出欄量較上年同期縮減185.61萬頭豬,降幅最高,達到38.31%;牧原股份較上年同期減少102萬頭豬,降幅為3.24%;金新農同比去年減少12.51萬頭豬,降幅為18.68%。
在上半年出欄量整體增多的情況下,15家上市豬企(不含傲農生物)合計生豬銷售收入約10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8%。其中13上市公司生豬業務收入實現同比增長,只有金新農和*ST正邦銷售收入出現同比下滑。
同時《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在行業寒冬下,各家上市豬企在產能上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一部分豬企盡管業績陷入虧損,但仍堅持產能擴張。如頭部企業牧原股份今年6月末能繁母豬達303萬頭,創歷史新高;溫氏股份則計劃今年年底能繁母豬數量增至170萬頭。華泰證券表示,在行業負債率高、現金流弱的背景下,持續的養殖虧損或將帶動全國能繁母豬產能去化的持續甚至加速,從而支撐2024年豬價。
此外,今年6月,神農集團、羅牛山、唐人神等上市豬企紛紛發布定增計劃。據悉,羅牛山計劃募資額不超過17.96億元,部分資金用于豬場建設;神農集團募資不超過11.5億元,部分資金用于生豬養殖建設類項目。東瑞股份募資10.33億元、唐人神計劃募資3億元,為未來擴產未雨綢繆。7月,華統股份宣布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19.4億元,其中的12.94億元將用于生豬養殖建設項目。
還有一部分豬企則選擇減產。二季度以來,傲農生物、天邦食品、大北農、天康生物均下調了今年的出欄目標。其中,傲農生物將出欄目標從800萬頭下調至600萬頭;天邦食品將出欄目標由800萬—1000萬頭下調至650萬頭;大北農從600萬頭下調至500萬—550萬頭;天康生物從500萬頭下調至280萬—300萬頭。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傲農生物、天邦食品、天康生物分別調減了200萬頭、150萬頭、220萬頭,但這些公司依然未達成半年度目標。2023上半年,除大北農出欄進度達50%以上之外,其余15家企業的目標完成率均在45%上下波動。
業內有分析指出,從豬企上半年出欄完成度及近幾個月出欄量走勢來看,部分企業或存在二次調整出欄規模的可能性,不少企業或難完成全年目標,部分豬企下半年出欄量將少于上半年。
16家A股上市豬企2023年上半年生豬銷量、營收情況
注:傲農生物未公布上半年養豬營收數據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下半年走勢如何?
進入2023年下半年,豬價還會一直下跌嗎?
對此,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王祖力判斷,受前期出欄意愿增強和近期國家凍豬肉收儲等因素影響,預計近期豬肉價格將觸底反彈,但市場供需雙弱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短期豬肉價格漲幅或較為有限。
從機構層面來看,申港證券指出,預計豬價將在四季度迎來上行拐點,生豬養殖企業的虧損周期還將延續一個季度。隨著商品豬低價持續,仔豬價格回落,產能去化將會加速。中金公司也表示,第三季度生豬供強需弱的基本面較難改變,生豬市場消費支撐不足,價格大概率維持弱勢,8月后節日效應或小幅提振豬價,但上行空間有限。四季度消費趨勢有望在節日旺季支撐下,進一步改善,但今年基本面仍沒有大的矛盾,價格上行空間有限,謹慎看多。
7月3日晚間,國家發改委發布信息顯示,6月26日至30日當周,全國平均豬糧比價低于5:1,進入《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確定的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
為推動生豬價格盡快回歸至合理區間,繼一季度開展年內第一批中央豬肉儲備收儲之后,7月14日,發改委、商務部、財政部啟動今年第二批中央儲備豬肉收儲工作,完成收儲數量2萬噸,并指導各地同步收儲、共同“托市”。
7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副司長李慧在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生豬價格繼續低位運行,從供給看,國內生豬產能總體處于合理水平;從需求看,夏季過后天氣逐步轉涼,加上高校陸續開學、中秋國慶等重要節假日陸續來臨,根據往年情況,豬肉消費將逐步增加,可能推動生豬價格有所回升?!?/p>
同日,農業農村部也表示,將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優化完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壓緊壓實生豬穩產保供責任,指導生豬主產區落實好現有各項政策資金。
在政策引導下,市場情緒有所提振?!锻顿Y時報》研究員注意到,伴隨下半年密集年節帶來的消費增量預期,生豬養殖行業上市公司股價近日整體出現回漲。市場普遍認為,四季度年底需求增量,加之供給壓力明顯緩解,豬價上漲預期較強。
從企業來層面來看,雖然業績不佳,但豬企信心猶存。多家豬企表示,下半年將進一步強化管理降本增效,靜待行業回暖。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20家豬企合虧上限達160億?下半年準備“過冬”還
- 六成核心人員曾任職于同一公司?依賴阿里云的易誠
- 活躍資本市場須從多端發力綜合施策
- 碳金融潛能加速釋放 銀行業如何“碳”路未來?
- 工商銀行上半年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3.5萬億元
- 國家開發銀行上半年發放逾2500億元貸款支持制造業
- 6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63377.8億元
- 信創概念股震蕩反彈 太極股份漲超7%
- 洛江: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 全力保障群眾“菜籃子”
- 農行樂分訴訟申請書(樂分惠)
-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浙江省分行簽
- 4000噸全回轉起重船“海峰2001”交付
- 中小企業發展瞄準專精特新
- 京津冀協同發展碩果累累
- 700TEU江海直達純電池動力集裝箱船出塢
- 焦作市馬村區馮營街道:擰緊“安全閥”守護“煙火
- 科普圖解|新型催化劑助煤化工產業綠色高效發展
- “杜蘇芮”加速 預計明晨在東山莆田一帶登陸
- 黎城農商銀行城關支行積極宣傳“晉享e付”掃碼支付
- 好產品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所在 阿維塔不負眾望
- 27日20時起 漳州地區各火車站列車全部停運
- 預警:杜蘇芮登陸,狂風暴雨!
- 預告:交通運輸部召開2023年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 極目銳評|候車室按摩椅別只是舒服了收費者
- 兩臺鄂產吊機同步進行 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
- 國寶畫重點丨三星堆“搬新家”了!
- 三維視角 | 穿越古今,看蜀道千年變遷
- 東方甄選漲近5% 機構給予“買入”評級
- 芯片半導體板塊震蕩下挫 北京君正大跌9%
- 證券板塊再度沖高 太平洋4天3板
- 不只是快樂:“村超”給中國西南小城帶來了什么?
- 京津研發在河北“開花結果”(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 重慶路橋:不涉及老破小及舊城改造
- 穿越古今,看蜀道千年變遷
- 多部門多地全力應對臺風“杜蘇芮”
- 國寶畫重點丨三星堆“搬新家”了!
- 美邦服飾收監管函:財務資助未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披
- 買百萬醫療險的條件是什么?一年多少錢?
- 上海痔瘡醫院排名?上海看痔瘡醫院哪家好?
- 湄洲灣港港口生產實現“半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