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消息!“藥妖股”新華制藥觸頂了?
2022-12-16 17:07:20 來源:證券之星
(資料圖)
近期,市場上“最靚的仔”非新華制藥(行情000756,診股)莫屬了。其股價自11月份以來宛如坐上了“火箭”,從17.5元最高漲到43.43元,不到一個月時間股價漲了2倍多。
在其大漲期間,新華制藥也是先后多次發布異動公告,并且收到和回復了交易所關注函,但依舊并沒有阻止資金的做多熱情。既然公司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新華制藥近期股價飆升的原因何在?新華制藥的未來又該如何分析和判斷?
01
大漲的底氣是什么?
新華制藥能夠收獲多個漲停板的底氣無非是新冠治療,牽涉三大新冠藥物概念。
據界面新聞報道,近期多個互聯網平臺已開始、或即將放開銷售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這款藥物原本是治療艾滋病的,有意思的是最后發現對治療新冠也有奇效。
早在此前4月末5月初,新華制藥便和真實生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其生產銷售國內首個獲批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藥阿茲夫定,蹭上了“阿茲夫定”概念,此番又接連踩中了“熊去氧膽酸+布洛芬”概念。
除了阿茲夫定外,新華制藥還涉及目前“炙手可熱”的“熊去氧膽酸+布洛芬”概念。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雜志發文稱,熊去氧膽酸可用于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由于疫情防控不斷優化,市場走出了一波“囤藥”行情,Nature最新報道把熊去氧膽酸推上了風口浪尖。
而新華制藥的的全資子公司新達制藥剛好于今年6月份取得了熊去氧膽酸片上市許可持有人資格。
如果說熊去氧膽酸治療新冠的概念還有點“虛”,那新華制藥在包括布洛芬在內的解熱鎮痛類藥品的市場地位就是“實打實”的了。
近期伴隨國內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優化,大眾儲備各類抗病毒、退熱等治療藥物的積極性高漲,部分地區存在熱門藥品斷貨的情況,布洛芬就是其中之一。
而新華制藥作為全球重要的解熱鎮痛藥生產和出口基地,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安乃近、氨基比林、安替比林、異丙安替比林、曲馬多、美洛昔康等品種。
無論是原料生產和銷售均處于領先地位,并且實現了產業鏈配套,通過了歐美規范市場質量認證,市場競爭力非常明顯。在最熱門的布洛芬這一單一產品上,市場份額高達近40%!
在布洛芬熱賣的背景下,新華制藥的業績預期已經非常明確,連續漲停實際上也是很正常的。
02
不合理囤藥導致“藥荒”
布洛芬的熱賣甚至缺貨或是新華制藥此番上漲最硬核的邏輯,但實際上中國的布洛芬產能不僅充足且彈性高。
我國是全球布洛芬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大國,占全球產能的三分之一,下游的制劑生產商也很多。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已有558家藥企生產的布洛芬產品獲批,其中不乏華潤雙鶴(行情600062,診股)、哈藥股份(行情600664,診股)、修正藥業等知名藥企。
其中,產能首屈一指的是新華制藥。據悉,新華制藥是全球最大的布洛芬生產企業和原料藥出口企業之一,產能在8000噸左右。如果以 2021 年中國市場 1700 噸原料藥實際需求量來推算,僅這一家公司產能就是中國全國需求量的 4 倍有余,足夠 33 億人用了。
除了新華制藥之外,國內還有多家公司生產布洛芬原料,亨迪藥業(行情301211,診股)已有 3500 噸產能,還新建了 5000 噸產能,總產能也可以達到 8500 噸。
就算其他制藥公司的產能不算,這幾家公司的布洛芬原料產能滿產之后就差不多壟斷全球大部分產能了,供應全球使用都不是問題。
此輪缺貨的原因是多數藥店的備貨都按照正常節奏,遇到幾乎是全民搶購,才會紛紛銷售一空。類似于疫情初期時的口罩、手套股,當十幾億人都去購買一樣東西的時候,搶購情緒與市場炒作情緒蜂擁而上,這都是短期效應。
況且類似布洛芬這類藥物只是緩解癥狀的退燒止痛藥,服用完布洛芬并不意味著新冠肺炎轉陰。消滅病毒還應該依靠自身免疫系統來努力,大多數感染了奧美克隆的人5天左右出現了轉陰的情況,有一小部分人10天左右才轉陰,因此目前的布洛芬概念股更多的是情緒使然。
03
游資頻上龍虎榜%2B股東“離場”
雖然股價上漲,新華制藥的業績上升卻比較微弱。2022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53億元,同比增長10.39%;實現歸屬凈利潤2.93億元,同比增長2.84%。
需要提及的是,截至2022年9月30日,新華制藥短期借款為3.82億元,較上半年末的3.69億元不降反增,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由有上半年末的9.38億元降至9.32億元,長期借款由3.71億元增至5.57億元。
由于股價連續漲停,新華制藥近期也頻頻登上當日龍虎榜。而在買五和賣五的名單中,一線游資“東方財富(行情300059,診股)拉薩東環路第一營業部”和“東方財富拉薩團結路第一營業部”,以及知名游資“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診股)上海分公司”頻頻現身,表現活躍。
更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深交所下發的監管函,公司第三大股東華魯投資,在2022年11月10日至14日,未提前披露減持新華制藥414.32萬股,此舉系華魯投資將手中所有的“流通股”清倉式拋售,涉及金額近1億元。
從長期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新華制藥的長期可持續的上漲可能并不會那么明確,畢竟這種需求從目前來看還是中短期需求,長期來看雖然會有一個增長,但是需求的回落是必然的。
按照歷史經驗來看,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熱門概念再硬也需要回歸基本面。后續市場目光將更多聚焦在上市公司本身的主營業務上,而那些沒有基本面支撐的“妖股”,在遭遇爆炒之后,終究是一地雞毛。
推薦內容
- 世界快消息!“藥妖股”新華制藥觸頂了?
- 實時:剛剛!證監會最新表態
- 【環球時快訊】內幕交易虧損30萬!證監會出手:罰
- 新加坡銀行專欄 - COP27: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 今日熱門!跟拍:表演藝考生開考前的四個小時
- 滬上阿姨鮮果茶再創佳績!斬獲中國餐飲創新大會兩
- 環球動態:山東這家互聯網醫院開設“新冠感染門診
- 每日快播:加強巡查 嚴格執法 湖北多措并舉確保
- 世界觀察:1088塊“立面式”百米標 棗石高速這條
- 世界新動態:“百年巴公房子”煥新啟幕,在蛻變中
- 每日速訊:武船建造24000噸原油船“長吉洲”輪海
- 襄陽最新發布!收好這份新地圖
- 華為Vision Glass AR眼鏡搭配必捷AR00,隨時隨地巨幕觀影
- 當前視點!全球煤炭消費今年將創出歷史新高
- 世界新動態:西藏山南:藏戲第一村 傳唱致富歌
- 焦點速看:烏魯木齊用好“冷”資源 讓冬季旅游熱
- 香港教育局要求中小學本學年起加強國民教育
- 環球熱點評!國際創科高峰會在香港舉行
- 全球快訊:臺灣青年“品”武漢
- 富時羅素多個指數成分股變更12月19日生效
- 荊州海事局強化現場管控嚴防船舶污水直排
- 訊息:荊州海事局開展2022年渡船春運上線前安全檢查
- 最強寒潮來襲?漳州海事筑牢“冬防”安全網
- 平潭海事局聯合多部門開展“碧海2022”專項執法行動
- 焦點短訊!現在還不是高峰,我們該如何應對?未來
- 【天天時快訊】法國柏閣葡萄酒,餐桌上的“座上賓
- 全國財政30強城市:江蘇、浙江各3市,天津遠超青
- 免費讀、拿“雙證”!揭秘德州260名農民工免費上
- 焦點精選!濟寧90后“菌二代”周晴晴:把小蘑菇做
- 環球消息!個人私販抗原試劑最高可判無期!多方發
- 精選!我省前11個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 增
- 百年老建筑煥新商業空間
- 天天視訊!湖北交投集團落實二十大精神“見行見效
- 開足馬力趕生產,咸寧醫療企業全力保障防疫物資供
- 熱推薦:十大理財公司規模縮水超6000億!"到期潮"
- 春節前供過于求局面難變,生豬基本面偏弱
- 天天觀速訊丨部分鋰電材料報價下跌 電池級碳酸鋰
- 【天天快播報】更便捷!江西全面開通門診慢特病費
- 全球今頭條!1-11月茂名下轄各地財政收入:電白區
- 當前通訊!【組圖】戲劇影視表演類專業山東首次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