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氪獲悉,9月6日晚,深交所受理了一家創業板的IPO申請,為優邦科技。
(資料圖片)
優邦科技是一家主營電子裝聯材料及其配套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企業。產品最終廣泛應用于智能終端、通信、新能源及半導體等領域。子公司蘇州優諾已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發展歷程
招股書披露,近年來公司主營收分別為4.18億元、5.86億元、8.4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47億元、0.49億元、0.77億元;而來源于智能終端領域的營收占比分別為85.10%、82.17%、79.45%。
今年上半年主營收達3.87億元,凈利潤達0.35億元,智能終端占比76.66%;由此可見,智能占比主營收總和較大。
隨著宏觀經濟形勢向好,預計 2025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回升至 13.09 億臺,2022-2025 年復合增長率約為 2.7%。
收入構成
但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呈現一定波動性,分別為 33.84%、26.27%、26.69%,今年上半年為 29.91%。公司對此表示,毛利率受原材料價格、產品結構、市場供求關系變化、行業競爭情況等因素綜合影響,需及時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
從規模上看,國內電子裝聯材料行業企業規模同比國外企業如德國漢高、美國愛法、日本千住等,普遍偏小,公司規模及資本實力相對較弱,對公司未來業務拓展和規模擴張形成一定的制約。內資企業仍在努力追趕外資步伐。
而從國產替代角度來看,公司已拿下富士康、臺達、和碩、明緯電子、D公司、億緯鋰能、晶科能源等企業的穩定合作訂單,產品最終服務于蘋果、D公司、索尼、惠普、戴爾、亞馬遜、通用汽車等客戶;優邦科技逐步實現國產替代。
從研發上看,近三年研發占比分別為5.06%、3.88%、4.42%;研發占比不算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曾任職公司董事的劉揚輝,其兄長劉揚偉是鴻海(2317.TW)董事長,而優邦與鴻海及富士康集團的關聯交易額較多,呈逐年上升趨勢。鴻海及富士康集團為五大客戶之一。
國內電子裝聯材料企業逐步涉足中高端產品及應用領域,公司仍需提高核心競爭力,方能與海內外企業相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