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宏觀郭磊: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屬于2020年6月以來最高
來源:郭磊宏觀茶座
報告摘要
第一,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基本符合預期。在前期報告中,我們假設1-2月7.5%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對應GDP增速6.0%左右;假設3月GDP全國占比8%的省市影響幅度為15%(3月影響并非全月),其他區域為2%,則一季度合并GDP同比為4.7%左右。3月3.5%、一季度5.0%的用電量增速和GDP數據亦大致匹配。用這樣一個框架去粗略遞推,則4月疫情的延續會導致二季度GDP繼續存在壓力。
第二,從3月單月數據來看,拖累因素之一是疫情影響下的廣義消費,社零、服務業生產指數分別為-3.5%、-0.9%的同比增長;拖累因素之二是地產系,地產銷售、新開工、地產投資單月增速分別為-17.7%、-22.2%、-2.4%;支撐因素之一是出口,工業表現大致中性,其中出口交貨值10.8%的同比可能形成一定帶動;支撐因素之二是基建,一季度基建增速高達10.5%,其中3月單月應該在11.8%左右。
第三,我們再進一步看各個分項領域。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5.0%,高于去年四季度月均的3.9%,這其中可能包含著基數低的貢獻;從環比看,3月為0.39%,略低于去年四季度均值的0.41%、今年1-2月均值的0.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同比來看,水泥、粗鋼繼續負增長,但降幅有所收窄;有色金屬產量由負轉正;原煤、化纖等同比加速;微型電子計算機在負增長區間持平,智能手機略有加速;金屬切削機床、工業機器人(行情300024,診股)等同比增速回落;汽車同比由正轉負,回落幅度較大。
第四,3月社零環比季調為-1.9%。2020年以來,社零出現過四次環比負增長。第一次是2020年1-2月湖北疫情,1月和2月環比季調分別為-9.4%和-4.5%;第二次是2021年1月冀黑吉三省疫情,消費環比季調為-1.4%;第三次是2021年7月,南京等地疫情、鄭州等地汛情,消費環比季調為-0.1%。本輪疫情算是對于消費的影響幅度較大的一次。從限額以上商品看,預防性儲備的影響下糧油食品、藥品增速反而有所加快;社交距離縮短,服裝鞋帽、金銀珠寶、化妝品是降幅最大的領域;在基本面和渠道雙約束下,汽車和地產系可選消費品亦回落明顯。
第五,3月固定資產投資單月同比6.6%左右,其中基建、地產、制造業估計分別在11.8%、-2.4%、11.9%左右。基建投資繼續走高是主要亮點;但地產投資的拖累亦逐漸明顯。站在全年GDP目標的角度來看,由于疫情影響下消費比預期要弱,經濟均衡所需要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略高于前期理解;但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的9.3%比預期要高,客觀來看,這會減輕后續壓力。以全年固定資產投資5.5%作為目標倒推,后續三個季度投資要完成同比4.7%。這一增速在基建后續平均增速6%、制造業7%、地產-1.5%的中性假設下大致能夠實現;如果地產后續投資增速更低,比如-4.5%,則基建和制造業后續投資增速分別到7%和8%才行。由于地產仍在下行趨勢中,基建數據會受財政節奏影響,制造業會受庫存周期影響,不易持續高速,這一目標仍需付出努力。
第六,3月地產數據在結構上有待進一步清晰。1-2月地產投資增速偏高,除原材料價格影響外,我們可以理解為施工端的影響,比如保障房;或是偏高的土地購置費增速的影響(1-2月同比是11.3%),它是現金收付制而非權責發生制。3月施工面積亦進入雙位數負增長;那么地產投資-2.4%的增速可能是繼續受土地購置部分的影響,這一點有待3月土地購置費數據公布后驗證。不過純從邊際趨勢來說,3月銷售、新開工、施工、竣工、土地購置面積均落在雙位數負增長區間,PPI亦在同比回落中,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同比為-23.0%,跌幅進一步擴大;如果將地產投資理解為量、價、資金三部分的影響,目前的地產投資增速并未完全反映現狀,后續較大概率會有一個增速中樞的繼續下修。
第七,就業壓力短期明顯加大。3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同比為-18.1%,低于1-2月的10.1%。這一同比在去年三四季度逐步下行,今年年初穩增長背景下反彈明顯,3月疫情沖擊下再度回落。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屬于2020年6月以來最高。其中16-24歲調查失業率絕對值較高(16.0%),部分反映今年畢業生就業壓力;25-29歲調查失業率同比變化較為明顯,主要是3月以來疫情的影響。
第八,回看一季度以來的宏觀面,全球無風險收益率上行、俄烏沖突、區域疫情、中國經濟穩增長是四大主線索。從WIND全A走勢來看,1月的權益市場調整包含第一條線索的擾動;2月底至3月中旬的調整包含第二條線索的擾動;4月初以來的調整包含第三條線索的擾動。當前疫情走勢仍是影響宏觀定價的關鍵因素,如后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則經濟再度進入常態化階段;同時3-4月將大概率形成企業盈利的谷底之一,宏觀面將過渡為第四條線索主導。從調查失業率已經高于年度目標來看,政策毫無疑問將繼續布局穩增長。屆時“疫情底+穩增長”的宏觀定價邏輯將較目前更為清晰,它對于股債都將帶來廣泛影響。
正文
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基本符合預期。在前期報告中,我們假設1-2月7.5%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對應GDP增速6.0%左右;假設3月GDP全國占比8%的省市影響幅度為15%(3月影響并非全月),其他區域為2%,則一季度合并GDP同比為4.7%左右。3月3.5%、一季度5.0%的用電量增速和GDP數據亦大致匹配。用這樣一個框架去粗略遞推,則4月疫情的延續會導致二季度GDP繼續存在壓力。
2022年一季度名義GDP同比9.0%,實際GDP同比4.8%。其中一二三產業實際GDP同比分別為6.0%、5.8%、4.0%。
在前期報告《3月BCI數據及本輪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中我們曾對GDP做過一個估算,2022年1-2月工業增加值同比7.5%,2021年四季度以來工業增加值增速/實際GDP增速波動在119-134%之間,我們按其均值的125%,則一季度GDP同比為6.0%。對于3月,我們假設8%的GDP所涉及的區域對GDP的影響幅度為15%;其它區域影響幅度為2%,則一季度合并GDP為4.7%左右。如果按照同樣方法,則二季度GDP會繼續受到影響。4月深圳疫情已基本控制;但上海所受影響可能較3月更大。
從3月單月數據來看,拖累因素之一是疫情影響下的廣義消費,社零、服務業生產指數分別為-3.5%、-0.9%的同比增長;拖累因素之二是地產系,地產銷售、新開工、地產投資單月增速分別為-17.7%、-22.2%、-2.4%;支撐因素之一是出口,工業表現大致中性,其中出口交貨值10.8%的同比可能形成一定帶動;支撐因素之二是基建,一季度基建增速高達10.5%,其中3月單月應該在11.8%左右。
2022年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為-3.5%、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為-0.9%。
2022年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0.8%;同期出口同比增長14.7%。
2022年3月房地產銷售、房地產新開工、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分別為-17.7%、-22.2%、-2.4%。
2022年3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6.6%,低于1-2月的12.2%,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為9.3%。
我們再進一步看各個分項領域。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5.0%,高于去年四季度月均的3.9%,這其中可能包含著基數低的貢獻;從環比看,3月為0.39%,略低于去年四季度均值的0.41%、今年1-2月均值的0.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同比來看,水泥、粗鋼繼續負增長,但降幅有所收窄;有色金屬產量由負轉正;原煤、化纖等同比加速;微型電子計算機在負增長區間持平,智能手機略有加速;金屬切削機床、工業機器人等同比增速回落;汽車同比由正轉負,回落幅度較大。
3月水泥產量同比-5.6%,較1-2月的-17.8%降幅收窄;粗鋼產量同比-6.4%,較1-2月的-10.5%降幅收窄。
3月有色金屬產量同比為3.1%,高于1-2月的-0.5%。3月原煤產量同比為14.8%,高于1-2月的10.3%;化纖產量同比5.8%,高于1-2月的3.0%。
3月微型電子計算機產量同比-3.9%,持平于1-2月;智能手機產量同比3.1%,高于1-2月的0.8%。
3月金屬切削機床、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為3.6%、16.6%,低于1-2月累計的7.2%和29.6%;汽車產量同比-4.9%,低于1-2月的11.1%。
3月社零環比季調為-1.9%。2020年以來,社零出現過四次環比負增長。第一次是2020年1-2月湖北疫情,1月和2月環比季調分別為-9.4%和-4.5%;第二次是2021年1月冀黑吉三省疫情,消費環比季調為-1.4%;第三次是2021年7月,南京等地疫情、鄭州等地汛情,消費環比季調為-0.1%。本輪疫情算是對于消費的影響幅度較大的一次。從限額以上商品看,預防性儲備的影響下糧油食品、藥品增速反而有所加快;社交距離縮短,服裝鞋帽、金銀珠寶、化妝品是降幅最大的領域;在基本面和渠道雙約束下,汽車和地產系可選消費品亦回落明顯。
消費的同比受基數影響較大,縱向不太可比;以環比來觀測相對更為合理。統計局會隨樣本量的擴張,不斷滾動更新環比季調結果,我們在此統一用原始公布時候的數據版本:
[1]2020年1月和2月消費環比季調分別為-9.4%和-4.5%;[2]2021年1月消費環比季調為-1.4%;[3]2021年7月消費環比季調為-0.1%;[4]2022年3月消費環比季調為-1.9%。
2022年3月糧油食品、藥品同比增速分別為12.5%(1-2月為9.3%)、11.9%(1-2月為9.1%)。
2022年3月服裝鞋帽同比增速為-12.7%(1-2月為4.8%);金銀珠寶同比增速為-17.9%(1-2月為19.5%);化妝品同比增速為-6.3%(1-2月為7.0%)。
2022年3月家具同比增速為-8.8%(1-2月為-6.0%);家電同比增速為-4.3%(1-2月為12.7%)。3月汽車同比為-7.5%(1-2月為3.9%)。
3月固定資產投資單月同比6.6%左右,其中基建、地產、制造業估計分別在11.8%、-2.4%、11.9%左右。基建投資繼續走高是主要亮點;但地產投資的拖累亦逐漸明顯。站在全年GDP目標的角度來看,由于疫情影響下消費比預期要弱,經濟均衡所需要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略高于前期理解;但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的9.3%比預期要高,客觀來看,這會減輕后續壓力。以全年固定資產投資5.5%作為目標倒推,后續三個季度投資要完成同比4.7%。這一增速在基建后續平均增速6%、制造業7%、地產-1.5%的中性假設下大致能夠實現;如果地產后續投資增速更低,比如-4.5%,則基建和制造業后續投資增速分別到7%和8%才行。由于地產仍在下行趨勢中,基建數據會受財政節奏影響,制造業會受庫存周期影響,不易持續高速,這一目標仍需付出努力。
在報告《投資率在中期如何打平》中,我們曾經做過一個粗略的測算:在同比增速制造業5.7%、基建6%、地產2%的假設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以到5.0%。在制造業7%、基建6%、地產2%的假設下,固定資產投資可以到5.5%。當時理解這個式子的主要難點在地產投資。
從一季度情況來看,開年9.3%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預期要高,可能一則是因為2021年絕對值基數的影響被低估;二則是因為基建、地產都比預期增速要高。
但同時,消費數據比預期壓力要大,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只有3.3%,疫情在繼續影響4月。所以對于固定資產投資來說,要達到經濟均衡增速所需要的增速要高于前期理解的最低5.0%。
我們以全年5.5%的固定資產投資倒推,則后續三個季度需要完成4.7%。
我們的粗略測算顯示,在后續基建平均增速6%、制造業7%、地產-1.5%的假設下,4.7%的固定資產投資可以實現;但如果地產投資更低,比如-4.5%,則基建和制造業投資分別需要7%、8%才能夠成立。
3月地產數據在結構上有待進一步清晰。1-2月地產投資增速偏高,邏輯上,除原材料價格影響外,我們可以理解為施工端的影響,比如保障房;或是偏高的土地購置費增速的影響(1-2月同比是11.3%),它是現金收付制而非權責發生制。3月施工面積亦進入雙位數負增長;那么地產投資-2.4%的增速可能是繼續受土地購置部分的影響,這一點有待3月土地購置費數據公布后驗證。不過純從邊際趨勢來說,3月銷售、新開工、施工、竣工、土地購置面積均落在雙位數負增長區間,PPI亦在同比回落中,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同比為-23.0%,跌幅進一步擴大;如果將地產投資理解為量、價、資金三部分的影響,目前的地產投資增速并未完全反映現狀,后續較大概率會有一個增速中樞的繼續下修。
3月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7.7%(1-2月-9.6%);地產新開工面積同比-22.2%(1-2月-15.6%);地產施工面積同比-21.5%(1-2月1.8%);地產竣工面積同比增長-15.5%(1-2月-9.8%);地產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長-41.0%(1-2月同比-42.3%)。
3月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同比為-23.0%(1-2月為-17.7%)。
就業壓力短期明顯加大。3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同比為-18.1%,低于1-2月的10.1%。這一同比在去年三四季度逐步下行,今年年初穩增長背景下反彈明顯,3月疫情沖擊下再度回落。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屬于2020年6月以來最高。其中16-24歲調查失業率絕對值較高(16.0%),部分反映今年畢業生就業壓力;25-29歲調查失業率同比變化較為明顯,主要是3月以來疫情的影響。
3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22萬人,同比為-18.1%。這一指標在去年二三四季度同比分別為19.7%、3.9%、-22.2%,今年1-2月回升至10.1%,3月同比再度回落。
2022年1-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3%、5.5%、5.8%;其中16-24歲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5.3%、15.3%、16.0%;25-29歲調查失業率分別為4.6%、4.8%、5.2%。以同比消除季節性之后,25-29歲調查失業率在3月上升比較明顯,應主要來自于疫情沖擊。
3月本地戶籍、外來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環比上行分別為0.1、0.7個點。
回看一季度以來的宏觀面,全球無風險收益率上行、俄烏沖突、區域疫情、中國經濟穩增長是四大主線索。從WIND全A走勢來看,1月的權益市場調整包含第一條線索的擾動;2月底至3月中旬的調整包含第二條線索的擾動;4月初以來的調整包含第三條線索的擾動。當前疫情走勢仍是影響宏觀定價的關鍵因素,如后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則經濟再度進入常態化階段;同時3-4月將大概率形成企業盈利的谷底之一,宏觀面將過渡為第四條線索主導。從調查失業率已經高于年度目標來看,政策毫無疑問將繼續布局穩增長。屆時“疫情底+穩增長”的宏觀定價邏輯將較目前更為清晰,它對于股債都將帶來廣泛影響。
在前期報告《年初以來宏觀面四大線索及其邊際變化》中,我們對這樣一個分析框架做了詳細闡釋。從最新的情況來看,四條線索都仍有不確定性,有待于進一步明朗化。
其中疫情是目前階段最主要的定價線索,它同時影響經濟基本面和資金風險偏好。如后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將再度進入常態化階段,市場對于企業盈利的下修也會有一個結束,宏觀面將過渡到穩增長邏輯的主導的階段。
關鍵詞: 經濟數據
推薦內容
- 廣發宏觀郭磊: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屬于20
- 天下秀2021財報發布 營收45.1億元 研發費用同比
- 龍頭6連板!預制菜概念再度走強 萬億藍海市場
- 全線回暖!復工復產引爆汽配產業鏈 負面傳聞意外
- 興業證券配股申請獲證監會審核通過 預計再融資
- 比亞迪:預計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174%-300%
- 安琪酵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29.3%
- 步步高:擬減持已回購的1.456%股份
- 保利發展:2021年凈利潤同比降5.39% 擬10派5.8元
- 三個熱搜霸榜,機構奪路而逃?以嶺藥業近5個交易
- 銷量創歷史新高!7000億新能源車龍頭一季報預告出
- 機構4月以來密集調研“四大賽道” 工業機械等行
- 史上第六輪破發潮來了?4月新股破發率超80%,行業
- 周小川:數字貨幣的目標是零售市場 無意成為“武
- 大牛股秒成“變臉王”!預盈變虧損上億,機構漲停
- 證監會:滴滴自主退市系特定個案與其他在美上市中
- 基礎化工:周期或逐步向上,同時重視新材料
- 人民銀行決定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
-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與中央結算公司合作拓展外幣回購
- 勝龍牛業李希:反哺鄉村 講好肉牛全產業鏈高質量
- 澳門人想到橫琴創業興業 “足不出境”就能落戶合
- 央行:引導金融機構擴大貸款投放、向實體經濟合理
- 比亞迪發布2022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凈利同比增長174%
- 碧桂園創投接連終止投資多家家居企業 資本對家居
- 廣東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穩步擴大 房地產貸款
- 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微漲 增速連續回落
- 深圳跨境電商企業加快布局海外倉 穩住深圳外貿基
- HPV疫苗真的只用只打一針了?國內尚未有單次接種
- “香江美人”逆天改命史
- 中食安泓愛心公益基金會關愛一線,積極投身羊城抗
- 搖號進牛校后悔了,寧波一家長建議學校開設慢班,
- 為何華晨宇總被嘲弄個沒完?他只是為華語樂壇的沒
- 蕪湖,起飛的安徽經濟第二城,離長三角第一方陣還
- 87歲老人去世靈堂飛來“仙鶴”:不要逼家屬,在這
- 上海累計感染超30萬,上不了熱搜的他們,活該被拋
- 國家開發銀行一季度發放交通行業貸款1761億元
- 莆田海事部門進一步加強內貿船舶疫情防控工作
- 佛山海事局船員安全教育“云課堂”全新上線
- 驚險! 長江常熟段一海船強行橫越,常熟海事迅速
- 為電企紓困解憂 南通港航服務在“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