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動態:中國資產將迎系統性重估!對話國海富蘭克林徐荔蓉:從基金經理到公募總經理的變與不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公募基金行業,基金經理出身的總經理不多,而在任職總經理后仍然堅持擔任基金經理的,全市場屈指可數,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的徐荔蓉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6月,徐荔蓉正式任職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總經理一職,與此同時,他還同時管理著5只基金,是市場上一位頗有口碑的基金經理。據Wind數據統計,任職基金經理15年,徐荔蓉憑著超過16%的復合年化回報,長期位居十年以上“長跑基金經理”前十。
對于是否會在升任總經理后陸續卸任基金經理,他在采訪中堅定地表示,“我對自己的職業規劃還是繼續深耕投資方向,做一些短期困難但長期正確的事情。”
什么才是長期正確的事情?徐荔蓉認為,從基金經理層面來說,就是繼續專注于投資,為持有人賺取比較合理的風險調整后收益;而從公司總經理的層面,他希望國海富蘭克林基金成為一家能夠持續為持有人盈利的,且比較受人尊敬的公司。
回顧徐荔蓉的職業生涯,他從1997年開始進入資本市場,一步步從基金經理做到了研究總監、投資總監、副總經理,再到總經理。25年的從業經歷,變的是職位,是更多的責任和擔當,而不變的,則是25年如一日對投資的專注。
選股標準與自我要求
從投資框架來看,徐荔蓉是一位典型的自下而上選股型選手,在他的選股標準中,管理層才能占第一大權重,這和業內同行通常把估值、成長性、護城河等作為第一標準的做法截然不同。
而對于企業管理層的評價,徐荔蓉的第一條是“專注”。他解釋道,“經營企業和我們做投資是一樣的,有太多的誘惑,太多賺快錢的機會,我希望我選擇的企業管理層,是專注在這個行業里的。”
他舉例,自己曾在幾年前投過一家心臟方面的醫療器械企業,從盈利的角度來說,這家企業做的非常成功,如果能專注于心腦血管領域,從支架到球囊,然后再到相關藥物,這將是一個極具潛力的投資標的。但在去年,他決定把這家公司拋掉,主要原因便是在支架、球囊先后集采后,公司開始陸續任命多位副總經理、開設多家子公司,尋找其他賺錢機會,管理層已經不再專注于主業。
這種對專注相對嚴苛的要求,不僅體現在徐荔蓉的選股標準上,也深刻地烙印在他的自我要求上。
從公開履歷來看,徐荔蓉從1997年開始在某央企做股票投資工作,自此便開始25年如一日地站在投資一線。他在采訪中表示,自己的職業生涯主要有兩次大的變化,一次是在2001年進入公募行業,開始追求做更專注、專業的投資;另一次是在2004年前后考取CFA并先后加入了兩家合資基金公司,對海外成熟市場的投資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逐漸形成了“本土智慧+全球視野”的優勢。而即使在升任總經理后,他仍然堅持管理自己的基金,繼續深耕投資。
可以說,徐荔蓉職業選擇的每一步都在努力地精進投資。“大的方向上來說,就是希望自己更專業、更專注。當然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比較喜歡投資,雖然天天‘受虐’,但是比較有樂趣,我就希望自己能專注于投資上,這和我選擇專注的企業家是一個道理。” 徐荔蓉表示。
弱化賽道,公司成長性比行業景氣度更重要
除了管理層,徐荔蓉選股的第二條標準是公司的成長天花板。但他也特意強調,要避免通過行業景氣度來判斷公司天花板,弱化賽道投資概念。
徐荔蓉表示,賽道投資原本是從一級市場股權投資(PE)借鑒過來的一種投資方式,本質上需要更長的時間周期,但到了二級市場上后卻有些變形,大多數的賽道投資者實際上只是趨勢交易者。賽道投資的優點是比較簡單、復用性強,對行業的研究與理解可以做得很深,但缺點是人不可能擁有上帝視角,存在系統性風險。比如教育行業,曾經的優質賽道幾乎在一夜之間反轉。
因此,他認為,相比關注行業或賽道,不如挖掘細分領域有潛力,可以實現重要突破的優質成長企業。如果企業成長的天花板足夠高,就值得投資。其中,冷門的行業意味著估值低,關注的人少,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入。
“比如,我們曾經投資過一家輪胎企業,從行業來看是非常差的,不僅正在遭受‘雙反’調查,而且有很多企業倒閉,行業增速一直為負。但我們當時判斷,這家企業將會在三到四年的維度里大幅提高市占率,其在泰國的工廠將會給企業貢獻豐厚利潤。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家公司的發展比我們當初的預期還要好。”徐荔蓉舉例道。
徐荔蓉表示,這在市場上并不是特例,那么,為什么在行業下滑的時候還有公司逆市上漲?這個問題也可以延伸為,為什么在經濟總量下滑時,很多行業里面的優秀公司卻仍然有“甜蜜的拐點”?
他認為,中國經濟已由過去的高速增長進入相對穩定的增長階段,隨著消費占比上升,GDP增長率的波動隨之降低,企業掙快錢的機會少了。與此同時,許多修煉內功、專注主業的優秀公司,卻能夠實現市占率上升,凈資產收益率不僅沒有受到損害,甚至還能提高,從而進入“甜蜜的拐點”。
牛股引領牛市,中國資產將迎來系統性重估
徐荔蓉不僅立足于本土,由于在中外合資基金公司工作多年,他更是習慣用國際化視野來進行投資。他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全球投資者,目標是成為本土基金經理里最有全球化視野的、投資全球的基金經理里最懂中國本土文化的投資者。
他認為,從全球視野來看,中國資產將會迎來系統性的重估。一方面,今年宏觀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美聯儲加息、中美利率倒掛、日元大幅度貶值……但為什么A股和港股與歐美股市相比仍然比較強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中國股市和全球相關度比較低,而目前又被全球投資者相對低配,與此同時,優秀的公司正在不斷涌出。
“站在一個全球基金經理的角度來看,如何尋找全球市場中有阿爾法的市場?我們曾經做過統計,如果以MSCI Country Index作為各自的業績基準,中國、印度、巴西、韓國、中東……眾多市場中,中國市場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公募基金的中位數大幅度跑贏基準,這樣一個有超額收益又和全球相關度比較低的市場,外資低配的原因可能只是不夠了解。”
他認為,隨著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認知不斷加強,外資的流入,包括本土資金從房地產向股市的轉移,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等。他對未來市場較為樂觀,尤其是基于對許多優秀公司已經走到“甜蜜的拐點”的判斷。
徐荔蓉認為,中國股市已經進入“牛股引領牛市”的新階段,對投資者來說,能不能找到真正代表中國經濟成長的優秀企業,是決定未來投資回報的最重要因素。
對話實錄節選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進入資本市場25年,您對自己職業生涯的規劃、對投資框架的搭建發生過哪些比較大的變化?
徐荔蓉:職業生涯和投資框架上比較大的變化可能有兩次。
一次是2001年,我離開當時任職的一家央企,并進入公募基金行業,希望尋找更專業化的投資方式。雖然在老東家也是做股票投資,但是當時央企在投研架構、考核機制等方面的專業化程度還有所不足,我希望去一個更專業的平臺,以更專業化的方式做投資,所以當時選擇了公募基金,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和挑戰。
第二次是在2004年前后,我從深圳來到上海,加入一家合資基金公司,同時去考了CFA,希望可以讓自己擁有全球視野,了解外資的投資方式。我一共呆過三家基金公司,除了第一家外,后兩家都是合資公司,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覺得自己已經對國內的投資思路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希望去系統性的了解國外資本市場是如何做投資的。
這是我給自己設計的一個方向,也就是錯位競爭,目標是成為本土基金經理里最有全球化視野的,投資全球的基金經理里最懂中國本土文化的。
這也是我后來為什么加入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的原因,因為我們歸屬于富蘭克林旗下的本土投資集團,這個集團的想法就是既要有本土智慧,又要有全球視野,和我當時的想法不謀而合。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2008年來到國海富蘭克林后,您再也沒有跳槽,您覺得這家公司吸引您留下的最大魅力是什么?
徐荔蓉:我覺得有幾個因素,一個是公司整體比較簡單,企業文化寬松融洽,特別我們投資團隊,相對扁平化管理,大家可以就投資觀點充分討論,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
二是作為一家中外合資基金,我們還是一個市場化導向的企業,骨干成員都是市場化招聘或者企業內部逐步成長起來的。這樣溝通成本就比較低,對我來說就可以空出更多時間專注于投資。
最后一個原因是大家的價值觀比較類似,志同道合。我們公司幾位基金經理比我待得時間都長,理念比較接近的人能逐漸沉淀了下來,這可能是吸引我留下來的關鍵。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擔任總經理后,您怎么分配投研和公司經營管理的時間精力?工作重心是什么?
徐荔蓉:其實精力分配沒什么特別大的變化,因為我們公司本身比較扁平化,各塊業務都有相應的分管副總,我自己在總經理這方面主要還是與大家做一些討論和配合,事務性的工作相對來說影響較小。
所以現在手里的5只基金,我還是會一直管下去,我對自己的職業規劃,還是希望能繼續在投資方向深耕。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展望未來,您對國海富蘭克林的規劃是什么?希望它可以成為一家怎樣的公司?
徐荔蓉:我們希望成為一家能夠持續給持有人盈利的,且比較受人尊敬的公司,這是我們的愿景。至于規模,當然我們也希望能夠穩步做大,但是不會為了規模就在高點多發基金,我們公司的產品數量在同等規模的基金公司里應該屬于比較少的。
相對來說,我們的目標不是追求規模有多大,而是做一些短期困難但長期正確的事情,給持有人有一個比較合理的風險調整后收益,而不是一味追求收益。
當然,對規模的克制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比如銷售的挑戰、合作伙伴的挑戰,這些挑戰可能在兩三年前對我們影響比較大,但我覺得這兩年有一些新趨勢,是對我們非常有利的。
一方面,第三方平臺快速發展,比如天天基金、螞蟻財富,這些平臺在用各種量化的方式向投資者推薦好基金,作為專業機構,他們更重視風險調整后的收益,這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優勢,比如螞蟻目前的150余只偏股型金選基金中,我們入選了9只,在全市場基金公司中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
再一個,我們的規模中機構持有人占比較大,尤其是在非貨規模占比中,而隨著機構投資者擴容,比如理財子的快速發展,對我們這種機構客戶比較多的基金公司,總體也是比較有利的。
最后,從風格上來看,我們雖然短期很少跑在最前面,但是長期收益比較穩健,可以作為大部分投資者偏底倉的配置。隨著機構投資者、平臺型投資者的增加,我們這種風格也會越來越受歡迎。
關鍵詞: 中國資產
推薦內容
- 天天新動態:中國資產將迎系統性重估!對話國海富
- 世界熱文:“私募一哥”徐翔妻子應瑩開號發股評,
- 世界要聞: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標的證券名單調整 世
- 【環球速看料】A股“最坑”女婿炒生豬期貨虧掉半
- 【焦點熱聞】先達股份:上半年凈利潤同比預增229.
- 天天熱消息:愛司凱: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 當前快看:招商策略:A股未來可能會發生幾個關鍵
- 今日關注:楚天科技:擬購買楚天飛云49%股權
- 天天快看點丨19天!航路拓寬近一倍!宜昌海事局助
- 天天即時看!天津海事局聯合多家單位舉辦2022年“
- 世界新消息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營口航標處聯合多家
- 前沿資訊!天津港焦炭碼頭“主動安全監控云平臺”
- 世界觀焦點:天津南疆海事局開展水上安全知識進校
- 全新里程碑!采埃孚日照新工廠助推亞太區被動安全
- 【天天報資訊】大賣150億!熱門新基結束募集,重
- 【熱聞】連收4張罰單!這家券商遭責令改正,兩任
- 當前視點!又一P2P案告破!神秘券商員工被揪出
- 【環球熱聞】溫州海事用愛護航孩子們水上安全
- 環球觀察:港航警方啟動“百日行動” 海域凈港聯
- 全球最新:西部陸海新通道新增欽州-北美西直航航線
- 焦點要聞:慶祝第18個中國航海日 崇左海事處舉行
- 每日熱點:港澳臺青少年在廣州南沙港開展港口文化
- 環球報道: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呼聲漸起 變革或帶來
- 當前熱門:布局鈉電池,傳藝科技遭深交所追問
- 全球滾動:安倍晉三搶救不治身亡 “安倍經濟學”
- 【世界聚看點】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電信行業估
- 當前熱文:儲能又一分支強勢崛起:虛擬電廠應運而
- 焦點觀察:6月中國快遞發展態勢回暖向好
- 信息:天津航標處開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
- 全球簡訊:廈門航標處開展“揚帆·八百里”燈塔夏
- 今日報丨福州臺江海事處持續開展夜間聯合巡航執法
- 全球看熱訊:別樣散學禮 安全迎暑假 聽海事和救
- 富德生命人壽常德中支積極開展2022年7.8保險公眾
- 突患白血病,富德生命人壽長沙中支快速理賠30.7萬元
- “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 富德生命人壽積極
- 中國新汽車超充大合聯盟開啟補能3.0時代
- 藍籌股指的是哪些股?怎么判斷是不是藍籌股?
- 2022年金條價格多少一克?一塊金條的重量是幾克?
- 富德生命人壽積極開展“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
- 香港聯交所是什么機構?香港聯交所和港交所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