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家收跌!今年火爆的中藥板塊回落,抄底機會來了嗎?
曾持續走強的中藥板塊大面積回落,發生了什么?
3月28日,中藥板塊收跌1.10%,18家企業股價收漲,50只個股下跌。
萊茵生物(行情002166,診股)、貴州百靈(行情002424,診股)、盤龍藥業(行情002864,診股)依舊漲停,華森制藥(行情002907,診股)、益盛藥業(行情002566,診股)一字跌停,新天藥業(行情002873,診股)、佛慈制藥(行情002644,診股)等跌超5%。
股價再迎大漲行情
2021年12月,中藥板塊指數短短1個月大漲22.87%,走出了一波行情。
今年以來,中藥板塊在1月單月回調14.2%后,在2月和3月再次走強。
公開資料顯示,近日中藥板塊接連大漲的原因,主要或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消息面上,據上海市衛健委介紹,在上海新冠“防、治、康”全過程中,中醫藥全程深度參與,3月1日至今,本土新冠感染者中醫藥治療實現全覆蓋。在具體遣方用藥上,中醫醫療隊靈活應用連花清瘟顆粒、宣肺止咳合劑、六神丸等中成藥,配合使用中藥湯劑,著力解決患者發燒、頭痛、咳嗽、咽痛等癥狀,取得了較好療效。
其次,國家衛健委近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金花清感顆粒、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等多款中藥繼續被推薦。
再次,藥監局審批推進力度加大,奠定了中藥經典名方、驗方、民族藥的大發展,助力了中醫藥的騰飛。據統計,2021年,國家藥監局緊急批準3款抗新冠病毒中藥新藥,同時批準了益腎養心安神片等8款中藥新藥上市申請,數量為近5年來獲批中藥新藥最多。
對此,德邦證券指出,中醫藥板塊景氣行情有望貫穿2022全年,第九版新冠診療方案重點納入多種中藥產品,充分肯定了中藥對新冠治療效果。中醫藥板塊將持續受政策利好催化,對中藥的支持將陸續體現在公司收入和利潤增速上。低估值和政策大力支持是未來中藥行情持續向上的重要基礎,建議重點關注中藥創新、品牌OTC、配方顆粒、抗新冠中藥等方向相關標的。
此外,有機構分析稱,中藥在多次公共衛生事件中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中藥行業走出低點,呈現邊際改善趨勢。在政策推動和市場需求的疊加下,中醫藥行業迎來發展機遇。
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中藥板塊走勢開始不斷走強,其指數已經從2021年12月初的1188.10上漲至2022年1月的最高點1594.02,漲幅達到25.46%,截至今日收盤,中藥板塊報收1488.79,相比去年12月份仍舊高出20.19個百分點。
調整還是沖高回落
近3個月內,中藥板塊歷經幾輪上漲,目前呈現出高位震蕩的走勢。
這究竟是短期調整還是強弩之末?市場上出現不同的觀點。
醫療戰略專家史立臣表示,近期中藥板塊大漲,一方面是季度性中藥材價格上漲所致,另一方面是因為《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的發布,與疫情關系不大。去年的漲停潮也與各種成本上升、國家支持政策利好有關。
而對于中藥價格上漲,有投資者認為,游資炒作是背后一大推手。很多商家看重中藥材具有保值屬性,因此通過大量囤積的方式來助推價格上漲。早在2010年,康美藥業就曾因囤中藥而被“點名”,在2008年及2009年累計囤積三七近2000噸,成本僅為100多元,在三七價格暴漲以后,獲利或超過8個億。
但需要注意的是,過度提價也會堆積庫存,進而反噬利潤。
公開資料顯示,東阿阿膠(行情000423,診股)自2000年至2021年間不斷提價,阿膠價格從80元/公斤,上漲至6000元/公斤。由于提價后下游承接能力下降,進而渠道庫存壓力增加,導致公司歸母凈利潤在2018年達到20.85億元后,2019年出現了上市以來首年虧損,虧損金額為4.44億元,經歷“至暗時刻”。如今雖積壓的庫存趨于良性,但也沒有逃掉“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命運。
國盛證券認為,中藥行業出現短期內較明顯上漲,與市場環境、情緒擾動、政策催化、中藥板塊低估值、部分企業基本面改善有關,但不意味著行業全面轉暖,建議對短期熱點題材股保持適度謹慎。
市場還有多大空間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國內中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為2.8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逾14%。據預測,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4萬億。
雖然廣闊的市場有待挖掘,但也少不了利好政策的出臺。
據統計,2015年至2019年,中成藥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速僅為6.8%。除了片仔癀(行情600436,診股)因稀缺漲價特性備受關注外,其他中藥企業很少走出獨立的趨勢性大行情。
但目前隨著“十四五”時期我國把中醫藥振興發展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以及近年來扶持政策密集出臺,分別從支付端和藥品審評審批端給予實質性支持,成為此輪中藥板塊行情重要的支撐因素。
其中以中藥創新為例,2016年到2020年,我國中藥創新藥年均申報380件,年均獲批僅2.6件;在政策支持下,2021年顯著提速,當年申報1371件,獲批13件,超過此前五年的總和。
中藥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國際市場。根據ISO官方網站數據,截至2022年2月15日,ISO/TC249已發布77項中醫藥國際標準,35項在研標準,中醫藥正快步融入國際醫藥體系,提升國際影響力。
光大證券(行情601788,診股)表示,中醫藥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掘金產業鏈投資機會。長期來看,在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遷以及國家頂層政策扶持、力推國際化等發展背景下,中醫藥行業成長空間巨大。2022年中醫藥行業在政策和醫保支持下有望迎來上行拐點。
但也有分析認為,從實際行業和企業業績判斷,中藥板塊的短期股價仍然以資金驅動為主,中長期業績尚未有所體現,市場熱度很難持續。
推薦內容
- 50家收跌!今年火爆的中藥板塊回落,抄底機會來了
- 內幕交易?9天9板的北玻股份被“重點監控”!股價
- 中谷物流業績持續增長,高分紅轉增回報投資者
- 一封感謝信
- 張家港海事靠前服務解決企業“燃煤”之急
- 疫情阻斷買藥路 有心人送來救命藥
- 星夜部署、逆行出征 洋山港海事局確保海上
- 長江航道測量中心開展大數據基礎知識培訓
- 九江市港口航運管理局召開疫情防控工作調度視頻會
- 【同心抗疫】哈爾濱市:抗疫一線閃動“志愿紅”
- 謝謝你,那些疫情期間的暖心鄰居
- 謝謝,你們是守護孩子們的“大白”英雄
- 國資委:這些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當年6個月房租
- 一組圖帶你了解“3·21”東航航班飛行事故調查最
- 港股全線飄紅!美團低點反彈40%,重回9000億!?
- “i茅臺”上線,茅臺差點跌去1000億!經銷商:不
- 中信證券:2021年實現凈利潤231億元,擬10派5.4元
- 證監會出手!讓這類“歪嘴”永遠閉嘴→
- 興通股份成功登陸滬市主板
- 海南海事局開展“海事開放日”水上安全知識宣傳教
- 船舶碰撞發生糾紛 桐鄉港航青年“老娘舅”
- 揚州海事局開展“三大專項行動”集中核查整治
- 寧海海事部門收緊小型船舶防污監管
- 太倉海事局緊急救助船員送醫
- 緊扣安全防范之弦 扎實開展水路交通安全檢查
- TradeLens貿易透鏡?任命新首席執行官
- @中小學生 請查收這份“安全叮囑”
-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 | 多措并舉 推
- 數據圖解丨前2月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利潤11575.6億元
- “天宮課堂”:中國科普新高度
-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知危險會避險” 這
- 三大周期板塊逆市爆發,煤炭龍頭破新高!光伏裝機
- 明年底前建成,智慧城市細分產業加快建設,住建部
- 茅臺大消息!官方電商平臺將上線,可申購4款產品
- 秉持務實的企業發展硬道理,中誠國達開啟奮進之路
- 疫情防控不放松 各地因地施策積極促進復工復產
- 僅1家規模“正增長”!ETF市場“最艱難”的時刻來
- 深圳大學一研究生寫絕筆書,控訴導師無良:此類事
- 一所縣城初中招聘一名語文教師,有個條件令人費解
- 貝克漢姆投資電競俱樂部,虧了7千萬!中國迎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