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樓市,終于對癥下藥了
2023-08-03 10:21:39 來源:騰訊網
“松綁一線房市”,實際上是給購房者松綁,即降低購房者的交易成本和購房門檻,算是對癥下藥了。
撰稿丨關不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27日夜,住建部發文對房地產調控政策進行了調整。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是三條: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
圖/網絡
7月29日、7月30日,北京、深圳、廣州相繼作出了落實政策調整的積極表態。很多分析和評論都認為,這是一線城市房市“松綁”的明確跡象。
01
住建部這次調整“三件套”,確實是為四大一線量身定做的。
降首付,四大一線之外的大部分城市,都已按照監管部門首套20%的最低標準執行。而北上廣深依然的首付比例分別為40%、35%、30%、30%,要高出很多。
稅費減免的情況也類似,“四大”之外很多城市都出臺類似降稅費的政策。
至于“認房不認貸”,更是針對性地解套。因為原本“認房又認貸”就是針對人口流入量大、改善需求旺盛的熱點城市,和三線以下的房市關系不大。
圖/圖蟲創意
因此,住建部的“三件套”確實有政策風向標意義,此前密集的政策調整或明或暗的“四大一線除外”,算是告一段落了。
而且,這三條都是實實在在為購房者降負降本的政策,不管能不能起到所謂“救市”的作用,都是與民方便、讓利于民的正確方向。
02
多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政策都存在一個矛盾現象。調控的政策目標都設定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惠民方向,但是政策措施卻是大幅增加購房者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風險。
減負的目標用增負的手段去實現,這是不是很矛盾?結果多輪調控下,房價也沒見跌,購房者的交易成本卻是實實在在地漲了。與其說是調控房價,不如說是把房地產蛋糕向強勢的交易方傾斜分配。
比如“認房又認貸”,首付比例提高,無疑是有利于房地產商的資金回籠。而認定為第二套房的利率提高,銀行也增收了。三方交易,銀行和房地產商雙贏,那誰是輸家?
以調控房地產為名的地方政府財政增收,更不需要整花活,簡單粗暴地增加稅費就是了。
即便這類大幅增加購房者成本的調控政策是“抑制投機”的出師有名,其實也是徒有其名。更何況“認房又認貸”能把疑似炒房的標準放寬到十年、二十年前有過貸款記錄的購房者,這樣寬泛的標準真有點匪夷所思。
其實,抑制房價上漲的辦法有很多。最有效的莫過于增加供給。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大量香港移民涌入加拿大,加拿大熱點城市的房價曾經創下了九十天上漲100%的紀錄。
加拿大政府的做法是大幅增加土地供給。你漲100%,我就掛牌300%的土地,僅僅一個月時間就控制住了房價瘋漲。放開供給的市場化操作有效抑制了投機性交易,抑制了投機性交易,也降低了真實購房需求的交易成本。
加拿大是發達國家中少數還有大量公地的國家,正好我們也有。然而,幾乎每輪調控,地方政府都采取了減少土地供給的逆向操作。這是為了抑制房價,還是為了土地保值?
▲加拿大溫哥華(圖/圖蟲創意)
地方政府不愿承擔低價出地抑制房價的成本,取而代之的是增加購房成本抑制交易量。這種做法短期內造成量跌價穩的短期假象,卻不會真正改變房價的上漲趨勢。
這套調控組合拳起不到真正抑制房價的作用,卻可以最大程度地把成本轉嫁給購房者,尤其是剛需購房者。為了解決剛需購房難的政策調控,卻讓剛需購房者承擔更多的政策成本,這比乾坤大挪移神功還要神奇。
因此,多輪樓市政策調控周期呈現出房價“退一進三”的臺階式上漲,反而造成了“房價永遠漲”的錯誤印象。
直到這輪經濟下行壓力下的最強調控,房價是真漲不動了。隨之而來的是政策調整密集出臺,LPR也連續下降,抑制反轉為鼓勵。在此背景下,四大一線的房市也終于有了政策松綁的跡象。再不松綁,中國房地產的最后防線也有失守之虞。
03
四大一線的房市,就是中國房地產的最后防線。
2022年,房企中土儲面積最大的保利和萬科,分別占總土儲的35%、24%。兩家持有的一線土儲占比均為10%。如果按照貨值計算,應不低于25%。
三線以下的土儲價值不穩,二線也在分化,相對穩定保值的一線土儲是這兩家超級房企的壓箱底資產。而土儲面積排名前十的其他房企,一線土儲的占比甚至更高。城建的一線土儲占比75%,越秀近4成土儲位于一線四城。
如果一線房市破防,很多頭部房企將會陷入困境。很多人不關心房企的生死,甚至巴不得房企早死早好。殊不知房企是地方財政、土地金融的節點,牽一發而動全身。
四大一線的房市,也并非歲月靜好、高枕無憂。宏觀經濟形勢的寒風可不是此前多輪政策調控的“一陣風”,四大一線的房市也不能獨善其身。
房價確實漲不動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3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
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1%和0.4%,廣州、深圳環比分別下降0.1%和0.3%。同比方面,一線城市新房價格同比上漲1.3%,漲幅較5月回落0.4個百分點。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7%,降幅較5月擴大0.3個百分點。
雖說國家統計局數字和“體感”照例有差異,但是多項數據下降也看得出趨勢。尤其是二手房銷售價格的降幅擴大,有較強的風向標意義。
在限價、限制交易的市場環境下,交易量比價格指標更能體現市場供需關系。
▲上海寶山永樂路(圖/圖蟲創意)
上半年四大一線的二手房交易量都是第一季度“小陽春”,第二季度交易量大幅回落,二手房的掛牌量均處于高位。
據中原數據顯示,上海市二手房掛牌量已經突破20萬套,創歷史新高。而財聯社報道,北京市二手房掛牌量也已近20萬套。廣州市、深圳市目前二手房掛牌量分別為13.5萬套、5.2萬套。
深圳的二手房掛牌量明顯低于三位老大哥,是因為深圳商品房總保有量不到200萬,與北京的1300萬套、上海的800萬套相差甚遠。因此二手房掛牌量也相應減少了。
一線房市的特點是改善型居住需求占比很高,“一步到位”購買新房很困難,很多購房者都是賣舊換新地逐步更新。因此,二手房市場不旺盛,新房市場很難啟動。
各項指標顯示,一線房市已經出現了“需求不足”的跡象。這就需要釋放更多的購房需求。所以,“松綁一線房市”,實際上是給購房者松綁,即降低購房者的交易成本和購房門檻,算是對癥下藥了。
江湖上流傳一句刻薄話,“房地產是夜壺,需要時就拿出來用用”。其實,購房者才是“夜壺”,現在到了需要用的時候了。這種“夜壺觀”才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根本問題。
市場需求可以被忽視、被抑制,被隨意拿捏,這不是正常的市場機制,也就不會有正常的市場表現。
缺乏穩定的市場環境,政策預期與市場預期的反復對撞,政策成本疊加市場成本,一股腦兒倒在購房者頭上。談何房地產行業長期穩定發展呢?
但愿這次政策松綁,不是“拿出夜壺用用”的救市,而是政策思路的根本轉變,是讓房地產行業回歸正常市場機制的真正松綁、長期松綁。與民方便,讓利于民,才是經濟發展的長遠之道。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一線樓市,終于對癥下藥了
- 河南安陽:2023年第十九屆世界漫畫大會籌辦工作全
- 利好英鎊!英銀加息25基點可能性約為62%,投行稱
- 白酒集體跌價,難道屬于白酒的時代過去了?專家:
- 我借了高利貸,他們先砍了頭息,然后每天200利息
- 農業農村部強化技術指導保障秋糧生產
- 國內期貨夜盤收盤多數下跌 焦炭跌超4%
- 2023會計中級準考證什么時間打印
- 《飛越13號房》第三章回到現實攻略
- 立功!iPhone的衛星功能阻止了一起重大森林火災發生
- 58同城、安居客發布7月樓市數據:一線城市找房熱
- 吉林大學同等學力申碩報名時間是什么時候?
- 2023注會《財管》十大必背考點(下)
- 青島的大專院校有哪些?
- 原來微信可以防拉黑,一起看看!
- 8月1日大公司動向追蹤:京東辟謠全資收購永輝,目
- 均勝電子:上半年新獲訂單總額預計超420億元
- 爭分奪秒護健康 生命“救”在眼前
- 【風口解讀】老板電器IPO前股東擬減持不超26萬股
- 蒙牛構建沙漠綠色產業鏈,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樣板
- 艙門先別關!民警與時間賽跑,要趕在起飛前見到她
- 7速雙離合有哪些車型可以買(7速雙離合有哪些車型
- 這一站是軍營 下一站在遠方 他們用奮斗書寫少年
- 1+1合同!官方:前國米后衛丹布羅西奧自由身加盟
- 今日!臺州-呼和浩特迎來了首航,客座率96%,執飛
- 國學親子大講堂|傳承中國文化,讓中華文明發揚光大
- 大理市鞏固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領導小組第十六次
- 正義聯盟2構想【5】:大戰將至
- 進度再刷新!長太項目七工區主線瀝青基層攤鋪完成
- 戴維營這三人聚首,史無前例
- 棒杰股份于揚州新設光電科技子公司
- BBC記者確認曼城9000萬歐敲定格瓦迪奧爾,曾反駁
- 愛奇藝云影院看電視劇(大片追劇隨意投
- moto(x40怎么樣及motoX40首發評測手機中的SUV)
- 美的置業前7個月合約銷售額約446億元
- 北京新世界商場官網(北京新世界商場女裝品牌都有
- 華為交換機查看鄰居的命令(交換鄰居波多野結衣中
- JINJIN品牌介紹(JINJIN藥品)
- 長期不種牙的危害有哪些(種牙的危害有哪些)
- 電感的作用電容的作用 電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