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亞太業務拆分爭議再起:第一大股東回應支持投資者改革建議
2022-05-01 17:03:19 來源:21財經網
匯豐亞太業務拆分爭議再起: 第一大股東平安回應支持投資者改革建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侯瀟怡 深圳報道 在香港、倫敦和紐約三地同時上市的匯豐控股(0005.HK),于4月29日14時50分許出現股價異動,在倫敦股價一度大漲4.36%。
引起股價異動之原因主要系近日投資者向匯豐股東提議拆分其亞太業務所致。與以往不同,此次匯豐分拆亞洲業務獨立上市的提議,獲得了其第一大股東平安集團(601318.SH)的支持。
4月30日,對于匯豐控股分拆的報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平安集團及相關消息人士進行求證,據了解,近日確有投資者(非平安集團)建議匯豐分拆,讓亞洲業務獨立上市,而大股東平安集團對投資者的這一分拆訴求表示支持態度。
平安集團對此回應21世紀經濟報記者表示,“凡是有投資者提出對于匯豐的經營管理有幫助、對長期價值增長有幫助的改革,我們都是支持的。”針對市場上關于平安集團已向匯豐董事會提交分拆計劃的消息,平安集團則表示不予回應。匯豐暫未回復記者要求置評的郵件。
稍早前,有報道稱,匯豐控股正在被第一大股東平安集團要求進行自我拆分。匯豐控股董事長杜嘉祺(Mark Tucker)回絕了要求該公司分拆的呼聲,并在周五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說,他對該公司的戰略和業績感到滿意。
有股東要求分拆匯豐亞太業務
4月30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近期匯豐控股一名匿名股東提出分拆計劃,希望將匯豐一分為二,成立一家專注亞洲業務的上市公司,總部設在中國香港;匯豐全球其他地區業務則歸匯豐設在英國的公司持有。
也即,上述股東的提議計劃的核心在于是否要將亞洲業務單獨分拆。
匯豐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主要有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工商金融、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三大板塊業務。匯豐于1991年成立了新的控股公司——匯豐控股有限公司,并于1992年收購米特蘭銀行后,將總部設在倫敦。
匯豐控股披露財報顯示,截至2月3日,平安集團通過旗下平安資管持有匯豐普通股約19.39億股,持股比例為7.96%,為匯豐第一大股東。其中,平安集團作為匯豐控股目前的第一大股東,對此分拆建議表示支持。
接近平安集團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匯豐分拆討論由來已久,雖然匯豐總部設在倫敦,但絕大部分利潤貢獻來自亞太地區。在當前較為復雜的國際局勢下,分拆亞洲市場業務有效規避風險的需求更顯迫切。
匯豐分拆亞太討論已久
匯豐總部位于倫敦,但逾六成利潤來自亞太地區。關于匯豐加強在亞太地區存在的呼聲一直未曾中斷,其中包括分拆。
根據匯豐財報,2021年,匯豐除稅前利潤達189億美元,亞洲業務貢獻除稅前利潤達122億美元,占比達64.6%。匯豐近日披露的2022年一季度數據,匯豐銀行首季48%的營收及61%的調整后稅前利潤都貢獻自亞洲。
從投資人角度,匯豐若分拆亞太業務,建立一個獨立的在亞洲的上市實體,將更加符合亞洲投資者的利益。
匯豐分拆的討論由來已久,此次討論之間,最近一次是在2020年4月,因匯豐突然宣布,應英國監管當局要求,取消2019年四季度和2020年前三季度的派息并暫停回購股份,引起部分亞洲投資者不滿。有投資人稱,“此事件引發較大影響,因為很多投資者將匯豐股票視作存折,靠每年獲取高額利潤分紅獲取穩定的可觀回報。”
暫停派息事件,亦引發了一輪對匯豐分拆的討論。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疫情影響之下,歐洲央行與英國金融監管部門希望銀行能向當地中小企業與居民提供更多信貸救助,而銀行要擴張信貸能力的一個前提,就是擁有足夠高的資本金,以滿足信貸規模擴張下的資本充足率要求。暫停銀行派息與股票回購可以令金融監管部門無需出資向銀行輸送資金,就能要求他們擴張信貸,但投資人因此蒙受損失。
而一旦匯豐銀行得以分拆成兩家規模較小的銀行,就意味著銀行需要減少持有的資本以保障存戶,并且基于對亞洲市場的信心,可能會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分拆如何影響估值
據報道,平安集團已經與匯豐分拆亞洲業務獨立上市的想法進行了討論,并認為在亞洲獨立上市將為股東創造價值。
匯豐在香港、倫敦和紐約三地同時上市。分拆消息發布后,匯豐股價一度異動直線拉升。4月29日14時50分許,匯豐在倫敦股價一度大漲4.36%。
據記者了解,平安集團支持分拆的另一重考量,也是作為機構投資人,要求價值釋放和估值抬升。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近日表示,有匯豐股東希望分拆的消息,中期而言分拆對股價具正面效益,因可釋放亞洲區業務之價值。他認為,匯豐控股分拆亞洲業務獨立上市,亦能夠釋放價值,事關匯控的亞洲區業務表現向來較歐洲及其他地方為佳。
以今年第一季業績為例,匯豐控股亞洲業務的稅前利潤占比達61.7%。反觀歐洲業務占稅前利潤僅14.9%。且英國以外歐洲業務虧損。換言之,匯控亞洲業務表現較歐洲業務更佳,前者獨立上市理應享有更高估值。
若以去年全年業績比較,匯控平均普通股股東權益回報率為7.1%,但作為匯豐控股亞洲業務營運主體匯豐銀行平均普通股股東權益回報率為8%,較恒生銀行的7.7%還要理想。所以假設分拆匯豐銀行上市,估值至少和恒生市賬率1.6倍相若。
匯豐管理層仍反對分拆動議
實際上,金融機構分拆上市曾有成功先例。回溯歷史,英國保誠的分拆堪稱成功案例。
2015年10月,與匯豐情況相似,同樣是亞太占利潤大頭的英國最大老牌保險公司英國保誠(2378.HK)研究將總部遷至中國香港。2018年,保誠宣布將旗下英國暨歐洲部門M&G Prudential分拆為獨立公司,在倫敦證交所進行上市。分拆之后,保誠將變成一家專注于亞洲、美國及非洲的企業,總部繼續留在倫交所掛牌。董事會認為,拆分之后的兩個公司,能夠專注于各自區域的特殊策略優先考量,符合集團最佳利益。
2019年2月,保誠對董事會成員進行部分調整以配合分拆進程。時隔半年后,2019年9月,保誠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有關拆分議案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并于2019年10月份獲得批準。2021年9月保誠宣布完成旗下杰克遜金融的分拆,并將戰略重點轉向了對于亞洲和非洲市場的聚焦,重點發力中國內地、印度、印尼、泰國4個市場。
保誠分拆后市場表現不俗。2021年度,保誠實現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增長8%(按實質匯率基準計算為10%)至41.94億美元;新業務利潤同比增長13%(按實質匯率基準計算為15%)至25.26億美元。其中,集團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歐洲內含價值為473.55億美元,剔除剝離美國業務影響同比增長14.5%;營運利潤達32.33億美元,同比增長15.9%(均為固定匯率口徑)。
回到匯豐之分拆,市場人士指出,匯豐作為“大到不能倒”的國際銀行,背負資本要求、監管增加及盈利下降的負擔,匯豐何時可以再為投資者提供值得期望的回報值得討論。
亞洲投資者認為分拆可以使匯豐董事會及管理層專注在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不明朗的機遇和挑戰,可以使匯豐在無包袱的情況下重返其核心市場。
但在此前數次討論中,匯豐管理層均明確提出反對分拆動議,此次管理層再次表示回絕,匯豐能否真正回到亞洲市場,仍待時間給予答案。
(作者:侯瀟怡 編輯:辛繼召)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匯豐亞太業務拆分爭議再起:第一大股東回應支持投
- 圈粉眾多消費者的匯源沙棘汁,竟是這樣的寶藏飲品
- 宜信財富|洞見時代趨勢,把握宏觀大局
- 徐州航務中心印發干部掛職實施辦法 助推綠色航運
- 多部門聯合巡航 全力守護“休漁期”“五一”海上
- 刷新歷史!吃水11.8米大型海輪首靠江蘇鎮江港
- 舟山163艘客船完成安檢
- 舟山海事嚴陣以待迎“五一”
- 用三十年時光和數萬張圖片,續寫大運河的偉大故事
- 冠珠瓷磚×優酷熱播劇《與君初相識》熱度破4.6億
- 生長激素有副作用嗎?聽聽協和專家怎么說
- 護航亞運 寧波多部門聯合開展海上無線電整治
- 學習應急知識 提高救助能力 長江萬州應急救助基
- 浙江海事局完成“五一”節前客渡運船舶安全大檢查
- 江蘇如皋交通綜合執法大隊開展水上應急物資儲備核
- 徐州航務中心徐州航道站聯合多部門開展執法護航行
- 暢通船員“回家路” 曹妃甸海事局12小時高效保障
- 福建出臺商漁共治長效機制 防范化解水上交通運輸
- 泉州晉江海事處聯合海洋漁業部門開展“五一”節前
- 南通海事局“1+6+N”工作法嚴查靠港船舶生活污水
- 船閘大修在即 閥門吊檢先行
- “一證”暢行長三角 浙江發出全國首本《內河船舶
- 長江航運總醫院首創在船船員遠程健康服務
- 堅守外防輸入“哨點” 全力筑牢安全防線
- 京杭運河首家“青年志愿服務站”正式掛牌 24小時
- 中集來福士“3060”系列首艘海上風電安裝船開工建造
- 科技賦能 助力發展—富德生命人壽成功完成AXISTM
- 保險撐起防護傘 綠通護航重生路—富德生命人壽貼
- 志愿者和困境兒童每一次相見 都是世間最美的風景
- “小海豚計劃”十年為愛巡游 富德生命筑夢公益再
- 服務的20項 | 電子照會線上辦,客戶服務“零距離”
- 富德生命人壽海南海口中支快速理賠10萬元
-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召開專家座談會:<br>“金融23條
- 晉控電力:2021年實現營收152億元 構建多能互補
- 瓷磚十大品牌全國開啟黃金計劃,大將軍瓷磚再次升
- 全年支援抗疫4981人次!盈康生命發布2021年社會責
- 2021年凈利潤增長30.57%,名臣健康進入游戲主航道
- 盈康生命2021年報:戰略深化,從腫瘤治療到預診治
- 平安普惠江蘇分公司:拓路致富共“普惠” 鄉村振
- “安行無憂”全新升級 為客戶構筑風險保障“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