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生理科創板過會,“微創系”分拆上市第4例!
“微創系”再迎新力軍。
3月31日舉行的科創板上市委2022年第24次審議會議中,上海微創電生理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電生理”)首發申請獲通過。
電生理是港股上市公司微創醫療旗下專注于電生理介入診療與消融治療領域的平臺,隨著電生理順利過會,將成為“微創系”分拆上市的第4個成功案例。
曾在新三板掛牌
電生理股份成立于2010年,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經營與心臟電生理介入診療有關的各類醫療器械和設備,包括消融導管、診斷導管、三維心臟電生理標測系統等系列產品。
電生理曾于2017年8月15日在新三板掛牌,于2018年11月底摘牌。2021年6月科創板IPO獲受理。
業績方面,電生理尚未盈利。2019年至2021年,電生理營業收入分別為1.17億元、1.41億元和1.9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514.02萬元、-1597.55萬元和-2962.59萬元。
電生理表示,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系公司產品上市時間相對較短,已上市產品尚未實現大規模商業化,市場占有率仍較低,產品銷售收入尚不能覆蓋公司整體的成本費用。公司未來盈利主要取決于現有產品營業收入的增長以及在研產品成功上市后的銷售情況。如公司現有產品銷售無法實現快速增長或在研產品研發上市進程緩慢,公司可能存在持續虧損的風險。
產品管線上,為滿足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療需求,電生理已開發了全面涵蓋心臟電生理手術的產品布局。目前電生理已圍繞Columbus®三維心臟電生理標測系統形成24款已取得產品注冊證產品,目前在研產品管線主要擁有6款產品,其中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核心產品包括壓力感知磁定位灌注射頻消融導管、冷凍消融系統及冷凍消融導管,預計將于2023年進行商業化。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數據,2015年-2019年間,在中國心臟電生理器械市場中,以銷售收入計算,國產電生理醫療器械市場份額由11.6%持續下降至9.0%;2020年度國產電生理醫療器械市場份額有所回升,達9.6%。未來隨著國產廠商在三維電生理手術中的競爭力的進一步增強,國產替代進程的加快,國產廠商的電生理醫療器械市場份額預計將進一步上升。
但相比國際巨頭,電生理差距不小。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數據,2020年在中國心臟電生理器械市場中,以銷售收入計算,電生理占有約2.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五,國際行業巨頭強生、雅培、美敦力合計占據超過85%的市場份額,電生理的市場占有率與國際行業巨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本次IPO電生理擬募資10.12億元,擬用于電生理介入醫療器械研發項目、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營銷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補充營運資金。
微創系再添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電生理是港股上市公司微創醫療旗下專注于電生理介入診療與消融治療領域的平臺。微創醫療依靠冠脈介入領域起家,目前有心血管介入、骨科醫療器械、心律管理、大動脈及外周介入產品、神經介入、心臟瓣膜、手術機器人(行情300024,診股)、外科醫療器械、輔助生殖等業務板塊。
微創醫療被業內稱為“創造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2019年曾分拆心脈醫療(行情688016,診股)在科創板上市,2021年又分拆心通醫療(2160.HK)和微創機器人(2252.HK)在港交所上市。如電生理成功上市,其將成為“微創系”分拆上市的第4個成功案例。
股權結構上,電生理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持有電生理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東為嘉興華杰、微創投資、毓衡投資,分別持有41.11%、38.49%、7.32%股份。
招股書顯示,電生理曾在商標使用和關聯交易上,與微創醫療淵源頗深。
電生理原為微創醫療單獨出資設立的下屬企業。出于微創醫療對下屬企業的標識統一要求,在作為微創醫療下屬企業期間,電生理與多個其他微創醫療下屬企業均向微創醫療取得商標使用許可,以微創醫療所有的“MicroPort”、“微創”等商標作為統一對外標識使用。微創醫療許可商標的許可使用期限至2021年12月31日屆滿。
電生理表示,為進一步增強獨立性,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已全面在經營場所、互聯網網站、對外宣傳材料、產品包裝等中啟用自有商標作為對外標識。
關聯交易方面,報告期內,電生理向微創醫療關聯采購金額占同期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16.45%、15.90%和17.17%;電生理向微創醫療的銷售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1.93%、2.55%和4.01%。
電生理表示,向微創醫療下屬企業進行采購,系基于對材料或服務可得性和供應穩定性的考慮,向微創醫療下屬企業進行銷售,系基于利用其現有銷售渠道快速擴大境外銷售規模的考慮,均具有商業合理性。報告期內,電生理與微創醫療下屬企業的關聯交易定價公允,不存在利益輸送的情形。
關鍵詞: 電生理科
推薦內容
- 電生理科創板過會,“微創系”分拆上市第4例!
- 國美零售財報看點:撬動下沉市場 全零售持續發力
- 他們,為引航保駕護航
- 2060輛!天津港高效完成今年最大批量商品車外貿出
- 紹興市三部門開展港口碼頭污染防治聯合檢查
- 貨暢通、人管住 蘭溪市交通部門筑起水上疫情防線
- 長興加強船舶動態管控
- 山東對服務區核酸檢測工作車輛暫免征收高速公路車
- 湛江海事開展清明節前涉客船舶安全大檢查
- 國美零售發布2021年財報 全零售集聚發展勢能?
- 廣汽傳祺憑借過硬實力深受用戶青睞,華南自主市占
- 高送轉行情來了,逾百家公司推出送轉方案,兩股20
- 市場風格大轉向,市場青睞“宇宙行”,“大象起舞
- 房地產股票連續上漲!市場回暖跡象增多,但銷售端
- 股價腰斬!浮虧4700萬!水井坊被“水井坊”套牢!
- 國美零售發布2021年業績報告 全零售和娛樂化戰
- 抗原檢測、核酸篩查異常別慌!專家傳授五字口訣
- 700公里星夜馳騁!安徽亳州80噸生鮮蔬菜抵達上海
- 上海市區兩級已啟用一批集中隔離場所 多個大型
- 同心抗疫 全國多地緊急調集蔬菜等物資馳援上海
- 農村小伙發現暴利冷門生意!加工一噸毛利潤1000,
- 業績爆發!“三桶油”2021年日賺6.4億元,將會師A股
- 蒙牛2021成績單:營收881億元、冰淇淋業務漲幅明顯
- 鐵路等部門積極部署強化清明小長假出行安全
- 福州羅源灣港區南北航道連接水域正式通航
- 南通公布市域航道維護尺度信息
- 南通港航海安分中心組織汛前航道巡航
- 長航局印發重大風險分類防控指南 指導航運企業
- 中國外運2021年營收1243.46億元 同比增長47.09%
- 執法、防疫兩不誤 “不見面處罰”神助攻
- 中國船級社與武漢長江船舶設計院開展清潔能源船舶
- 長江宜昌航道局:航道更暢 尺度加深 服務提優
- 落子上海丨易選易酒打造沉浸式體驗店破圈新零售
- 數字化助力高質量發展——中韓人壽打造“智能團險
- 新華全媒+|疫情之下,生命至上——“疫”線醫護工
- 主要搜救任務基本完成,調查工作最新進展→
- 國臺辦誠邀臺青登陸:“大而全”的大創新讓人澎湃
- 罕見!證監會盤前發聲
- 全零售新局面開啟 真快樂APP聚焦Z世代需求
- 萬門大學CEO童哲疑似跑路!涉及學費或達1.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