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觀察|深港合作“向北”拓展,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如何乘風而起?
2023-07-07 16:37:56 來源:南方Plus
深港合作市級平臺首次布局灣區腹地,位于龍崗中部的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再次迎來發展新機遇。
日前,經深圳市政府同意,由市發改委印發的《深圳市推進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下稱“《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出臺。
這是繼廣東省政府提出“高水平推進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建設“后,深圳從市級層面進一步明確該科教城建設的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
(相關資料圖)
根據計劃,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的三重目標定位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支撐平臺、深港科教產研深度合作區、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新客廳”。到2025年,片區內高校和學科建設水平顯著提升,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和載體加速集聚,優勢產業集群基本形成,國際科創人才梯隊更趨完善,深港科教資源跨境共享、便利流動,建成智慧、創新、活力和開放的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成為深港全面合作的戰略樞紐,代表國家參與新一輪全球科技產業競爭與合作。
深港合作市級平臺再添一子,首次布局灣區腹地。這是繼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沙頭角深港國際旅游消費合作區之后,深港合作在深度、廣度上再拓展,向深圳東北部縱深推進的生動實踐。
從藍圖到“施工圖”,未來三年,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加速繪出高質量發展“實景畫”。
回顧:深圳市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出爐
⊙
深港合作市級平臺首次布局灣區腹地
深港合作縱深推進下
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蓄勢再加速
7月1日,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6周年紀念日。深港一線,西有“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中有“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有“沙頭角深港國際旅游消費合作區”。
這一次,深港合作市級重大戰略首次布局灣區腹地——龍崗,可以看作深港合作跳出地緣相近優勢、向北縱深推進的重要實踐。這意味著,龍崗將在深港全域平臺合作中發揮越發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龍崗一直是深港交流合作的熱土,與香港人緣相親、產業互補。近年來,龍崗布局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深港重要合作平臺,為迎接香港北部都會區機遇,縱深推進深港合作平臺打下堅實基礎。
回顧龍崗與香港兩地交往史,港人在龍崗投資興業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改革開放之初,大芬油畫村、信義玻璃、橫崗眼鏡產業、力嘉產業園都是港人在龍崗創業興業的印證。
龍崗轄區擁有港資企業 5968家,更有包括香港同鄉會、香港總商會、香港青聯會、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等組織和機構長期推動深港兩地交流,搭建起合作交流的平臺體系。
龍崗區具備優勢的半導體、電子信息、大數據、生物醫藥等核心產業,與香港科技園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數據和智慧城市、生物醫學等重點發展方向高度吻合,充分為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承接香港科技科研成果產業化賦能。
同時,《三年行動計劃》的發布,可以看作是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作為深港重要合作平臺的再次確認。
從大運新城到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龍崗區大運片區的發展蓄勢已久。
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的發展備受關注,多次被寫入省、市相關的重要規劃中:
2013年7月,大運新城納入市級重點區域版圖。2021年1月,龍崗區六屆五次黨代會正式提出“一芯兩核多支點”區域發展戰略,明確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為該戰略中的“灣東智芯”。2022年,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高水平推進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建設”被首次寫進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上升成為省級戰略之地;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謀劃的全市實施基礎研究夯基行動也將之作為全市5個主陣地之一,與河套合作區、西麗湖科教城等并列。
近年來,龍崗區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持續推進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建設,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片區內在建和儲備的重點項目約50個,經初步估算,總投資逾1000億元。
今年以來,港中大(深圳)醫學院開建,深圳音樂學院、深圳建筑產業生態智谷總部基地建設加速推進……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的基礎硬件和軟件生態均在日臻完善之中。
這一片區已集聚3所高校、3家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9個重點研究院以及各類科技創新平臺42家;潛力用地和產業用地超過2.2平方公里,到“十四五”末可提供377萬平方米產業空間,具備承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點科研平臺機構以及先進產業項目的空間潛力。
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科創載體豐富、產業基礎雄厚、發展空間充足、對港交通便利,用好這些優勢,片區可為香港高校.企業及科研機構的成果落地轉化提供完善的產業配套和發展空間,拓展深港合作的戰略縱深和腹地,為深港融合發展、深港合作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
三年變化值得期待
總投資980億元
257個年度事項“清單式”推進科教城建設
3年,64項重點任務,257個年度事項,總投資約980億元......
記者梳理發現,《三年行動計劃》干貨多、投入資源力度大,涉及公園、音樂廳、配套高中、總部大樓等多個重點項目。
《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并出臺了配套的《重點任務清單》。清單對重點任務進行分解細化,梳理形成64項重點任務257個年度事項,其中2023年完成86個、2024年完成86個、2025年完成85個,以“一張清單”縱深推進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規劃建設。
可以說,未來三年,不僅是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建設提速的三年,也是龍崗高質量發展變化值得期待的三年。
高水平大學是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主陣地、基礎研究的主力軍、高技術領域原始創新的源頭。
《三年行動計劃》提出,高標準高起點推動高校建設。支持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2025年辦學規模達到1.5萬人;加強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產學研用融合創新,到2025年生物學、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經濟學4個學科納入省高水平重點建設學科;推動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改擴建并升為本科。原始創新的不斷“蓄能”,將助推產業創新“爆發”。
科教城是知識和創新的源頭,大學周邊天然地更具備有產學研的廣泛連接。
《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加快培育一批核心優勢產業,壯大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孵化培育新材料產業集群、打造數字創意產業集群、發展新型儲能產業集群、強化現代建筑產業集群、推進深港共建產業合作園區和服務平臺、加強規劃管理和空間用地保障等7項任務。
作為智力和人才資源的密集區域,高品質城區配套也在加速“上馬”。
《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打造國際化高品質生活社區,2025年新增約15公頃較大連片科研用地;到2025年新增160余萬平方米高品質、低成本的產業空間;到2025年實現深大城際、深惠城際主體工程 區間洞通;到2025年如意路南延接東部過境工程竣工等。
—— 聲音——
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 曲建:
拓展全域深港合作邁出重要一步
將填補深圳東部乃至大灣區東部深港合作的空白
《三年行動計劃》的出臺,這意味著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正式納入深圳科技創新類戰略平臺,繼深圳4大科技創新戰略平臺(光明、西麗、河套、前海)之后的第5個戰略平臺,有助于大運科教城爭取市級資源配置、全力開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
新時期的深港合作是全域、全要素的合作,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在拓展全域深港合作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填補了深圳東部,乃至大灣區東部深港合作的空白,此外,大運科教城聚焦深港科教合作,也符合深圳所長、香港所需、灣區所向,尤其是港中大(深圳)具備策源深港全要素合作的能力與條件。
對于龍崗的區域未來發展來說,龍崗的發展動力正從要素驅動、資本驅動開始邁入要素+資本+科教三維動力時代,這次的行動計劃尤其重視科產教融合,龍崗區乃至深圳、大灣區東部片區更需要科學發展、技術發明、產業發展的均衡發展,尤其是產業發展的訴求更為迫切。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校長 李和章:
積極深度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原創性研究
學校正處于攻堅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學校將根據《三年行動計劃》要求,一方面,繼續以服務國家、省市科技產業發展、基礎研究為己任,依托自身資源和特色,推進計算數學與控制研究中心、放射化學與放射生態學科研中心、化學和材料科學研究中心、現代生物學前沿科學研究中心等基礎研究平臺建設,加快前沿交叉技術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中俄海洋生物觀測站、藝術與科技國際實驗室、消防聯合科創基地、CIM+AI創新研究院等科創平臺建設,為大灣區科技產業發展規劃及經濟布局提供高水平學術成果;
另一方面,學校也將積極深度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原創性研究,在技術轉移中心及孵化器、智能控制與超算研究、多功能材料智能設計和制造一體化研究、人工智能理論與應用研究、信息處理理論與應用研究、計算技術與網絡安全研究與應用、智能感知與情感計算、金融數學等多個領域爭取與市區政府和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科技人才提供展示能力的載體與平臺,加快學校科技成果的轉化落地,為深圳打造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龍崗高質量建設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貢獻“深北莫力量”。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副院長魏建漳:
深港產業合作步入“縱深推進”階段
龍崗創新進入深圳創新體系頂層設計的第一梯隊
《三年行動計劃》首次將深港產業合作推向深圳“腹地”,意味著深港產業合作步入“縱深推進”階段。《三年行動計劃》不僅是對國家戰略和省級戰略的落實,更是對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的落地回應,自此,深港合作將從“臨岸”和“口岸經濟”合作逐步向“全域”和“工業經濟”合作邁進,深港產業合作將從“科研協同”逐步向“成果轉化”及“規模生產”等縱深延伸。
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為代表的龍崗創新,進入深圳創新體系頂層設計的第一梯隊。龍崗的“灣東智芯”不再僅僅是龍崗的“智核”,更是成為深港合作的前沿陣地和試驗區平臺,全市國際化創新生態建設的先鋒。目前全市已經形成了以光明科學城為“源頭創新”、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為“融合創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制度創新”的創新格局,市級層面推動的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將進一步補足深圳“開放創新”功能,為全市完善“源頭創新-融合創新-制度創新-開放創新”的新格局貢獻力量,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貢獻龍崗力量。
龍崗政協委員、香港青年呂子康:
十分欣喜,利于香港有志青年融入大灣區
呂子康是一名在深圳工作已經15年的香港青年,長期關注在深工作香港青年子女的教育、就業、生活住宿問題,除了在龍崗區平湖提供優質的人才公寓房予深港年青人外,通過商會協助聯動深圳企業向香港大學生提供暑期實習工作機會,促進兩地深港企業交融、交流、交往。
在今年的龍崗兩會上,呂子康提出希望把港澳子弟國際學校引進龍崗,讓港澳子弟更好地融入到大灣區的工作和生活中。
《三年行動計劃》出臺,讓他十分欣喜。呂子康說,《三年行動計劃》指出,優質教育將會是重大篇幅陳述、重點是發展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高校發展、片區將加快推動深港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深度對接香港教育、醫療、就業等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是一個很好的深港合作平臺,如果深度對接到香港的教育、醫療等資源,我想,對于深港融合、深港合作來說,是很好的促進,有利于更多香港有志青年融入到大灣區。”呂子康說。
【撰文】劉越亞 張博
【圖片】朱洪波 受訪者供圖
【作者】 劉越亞;朱洪波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南方觀察|深港合作“向北”拓展,大運深港國際科
- 張潔雯寄語師弟: 梁偉鏗亞運加油!
- 特斯拉高級副總裁朱曉彤近一個月以來套現970萬元
- 針對渣土偷倒現象,他們開展聯合檢查行動
- 浙江世寶港股持續下挫 跌超17%
- 常見的葡萄的品種有多少種?如何分類?
- 英偉達宣布三款大作即將發布:7月13日、14日、25日
- 港股異動 | 綠葉制藥(02186)漲超4% 1類新藥LY
- 新書悅覽 |《中國產業鏈韌性:金融的力量》
- 李玟死因并非割腕!死因待法醫公布,生前最擔心鄭
- 商務部:世貿組織投資便利化協定成功結束文本談判
- 上海出臺《指導意見》規范設攤經營活動 嚴管與包
- 誰能攻克抑郁癥?
- *ST新紡被債權人申請重整及預重整
- Chanel 2023秋冬高定系列,漫步塞納河畔
- 陜西省鎮安縣發布高溫黃色預警
- 金融服務提質 企業發展加速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玉蘭綻香”演出季攜8部精品劇
- 智飛生物:公司2023年半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為20
- 探探約有哪些暗語
- 從0到1的創新拼搏——記航天科工203所亮劍必勝黨
- 恒邦轉債上市首日大漲觸發臨停 募投項目落地后將
- 《公共圖書館法》實施5周年 “館長”們探討公共
- 真下鄉 常在鄉 為老鄉——芷江開展2023年文化科
- 博興縣博昌街道錦繡社區舉行老年生命大學啟動儀式
- 氯磺酰異氰酸酯商品報價動態(2023-07-07)
- 城事|列車首次亮相!天津這條市域鐵路最新進展!
- 白電油商品報價動態(2023-07-07)
- 2023年遼陽退休養老金上調最新消息和遼陽退休金上
- 微信拒收消息是什么意思
- 關于美國大選實時動態的一些信息
- 鬼谷子是誰殺死的
-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聞庫:我國5G網絡建設有效支撐
- 還得是中醫!一兩劑藥就能解決小兒肺熱咳喘、腹痛
- 中國女足今日出征世界杯
- 為了爭奪用戶時長,美團向游戲動手了
- 旭輝控股集團1-6月累計合同銷售額419.4億元 同比
- 7月7日福建地區氨綸市場行情暫穩
- 松霖科技(603992)7月7日主力資金凈賣出97.82萬元
- 7月7日國內DBP企業報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