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諸城市人民法院今年上半年結案率全省第一——
案件速裁提升群眾司法獲得感□記者 張 鵬 報道
本報諸城訊 今年上半年,諸城市人民法院結案率列全省法院第1位。而去年,該院結案率取得的最好成績,也僅是排全省法院第10位。成績躍升,有什么奧秘?
不久前,諸城法院統計了全面改革速裁機制以來兩名速裁法官的業績,從今年2月改革至6月底,兩名速裁法官結案2227件,結案率為100%,服判息訴率為95.61%,平均辦案天數為9.86天,同比縮短5.37天。
“辦案效率直接影響著群眾公平正義的主觀感受,為了提高辦案效率,我們對速裁機制進行了全面改革,以高效率帶動提升群眾司法獲得感。”堅守司法工作崗位近30年,諸城市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同文始終致力于案件速裁的突破。
為激發工作活力,諸城法院建立“速裁先鋒崗”,面向全院青年業務骨干發出“招募令”。“今年,我們以每名法官每年辦案1600件為目標發出‘招募令’,并為法官配備最優團隊,得到青年干警的積極響應。”張同文說。該院成立的兩個速裁工作室,按“1+2+3+3”模式配備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送達人員,確保團隊有經驗、有能力、有戰斗力。同步優化配套機制,特邀調解員并入速裁工作室,簡單案件“前置過濾”、復雜案件“二次分轉”,全力保障簡案速裁。
對于具體的速裁模式,立案庭速裁一工作室負責人李慧認為團隊有可供參考的辦法。李慧說:“我們根據案件審理需要,工作室內部進行合理分組,各組人員分工明確,銜接有序;在具體辦案過程中,深度融入訴前調解、提前了解案情,調解不成的,‘零銜接’轉入訴訟程序;同時簡化送達、保全、審理程序,實行‘調審一體化’‘門診式庭審’‘令狀式、表格式判決’,真正做到快調、快審、快判的簡案快審要求。”
從辦案效果來看,推進訴源治理和多元解紛工作,可更好做到定分止爭,實現案結事了,還能實現多贏共贏效果。諸城法院推動完善“黨委+法庭+社區+網格”四級聯調機制,還構建起“特邀調解+公證調解+仲裁調解”的“三員調解”格局。2022年以來,全院訴前分流化解糾紛4744件,成功率達到37.51%。
不久前,該院調解的一件重大建設工程糾紛,極有借鑒意義。原告濰坊某建設集團訴被告諸城某房地產公司建設工程糾紛,案件標的額高達1.7億元,且原告依法申請查封121套房屋。此案涉案標的額巨大,原告申請查封121套房屋關乎社會民生,稍有處置不當,可能造成被告企業經營驟停,進而導致工人失業乃至部分工程項目“流產”。原告即使勝訴,被告也可能失去實際償還能力。
“鑒于此,我們接過案件時,第一想法就是能否通過調解盡快解決爭端。”張同文說。針對可能出現的困局,諸城法院將調解確定為該案的審理方向,經過反復溝通,雙方最終對工程款數額及償還方式達成一致意見,原告主動放棄對違約金的主張,并主動解除對房屋的查封措施,被告根據自身實際經營狀況提供了切實有效的還款方案,為建設工程糾紛重大案件辦理樹立了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