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濕度手機都看得出,大學生的改造真好用。”“大熱天不用來回去大棚,真是省心不少!”一聲聲的贊嘆和感謝來自于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多個鄉鎮的村民。他們為寧波財經學院的大學生們豎起了大拇指,“那么熱的天,大學生們真是能吃苦。”
這個暑假,寧波財經學院“數智賦能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了海曙區各村鎮的田間地頭,他們在深入了解了當地農業生產的情況下,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長,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各式各樣“私人訂制”的數智化改造方案。
大學生在田間地頭檢測設備。寧波財經學院供圖
(資料圖)
“00后”大學生們利用暑假,深入鄉村,利用所學,為“數智”鄉村建設添一份力:小到教老人使用手機操作相關軟件,大到幫村里的精準灌溉系統調試。
“設備調試好之后,拿泡沫膠把設備‘粘’整齊,在保證效率和質量的前提下,也要保證產品的美觀?!痹撔V笇Ю蠋煆堄蟾苯淌诿刻於家獛е鴮W生們深入田間,頂著酷暑高溫,挨個對流量監測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
汗水早已濕透衣衫師生們卻渾然不覺,這已經是張育斌帶學生“下田地”社會實踐的第四個年頭了,烈日高溫早已習以為常。
今年實踐團的主要任務是維護和檢修水肥一體化灌溉裝置的前置數據源——超聲波水位計,這也是張育斌團隊開發研制并負責安裝的設備。
在寧波市海曙區古林鎮的數字農田里,這樣一套設備成本約在5萬元,在自然條件和人為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設備里面的電子元件損壞和失竊不可避免,后期的維護和檢修自然也成了師生們的工作重點。
“水肥一體化灌溉裝置提供前置數據基礎,通過測量斷面從底層到表面的不同層面的流速,能有效跟蹤、測算、分析有效利用系數變化情況,提升農田灌溉用水的效率?!睆堄笳f,每年的檢修他都會帶著學生過來,順便調試設備看看還有什么地方可以改進升級。
檢修的過程對實踐團來說,也是一堂深入農田的教學實踐,問題設備成了真實的教具,雖然烈日當空,汗如雨下,師生們依然沉浸其中。
“以前一直以為農村很‘土’,其實農業現代化也需要很多高科技?!睂嵺`團負責人陳子堅同學感慨說,在鄉村這段時間的實踐,讓他看到了未來就業的新方向,農業機械化、農業數智化的大趨勢給學生專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據了解,實踐團成員主要來自寧波財經學院數字技術與工程學院工科類專業,他們除了為當地村民提供了相關農業技術支持,還給當地老年人講解智能手機APP部分功能使用、電子醫保使用、智能手機乘車、網上買菜等方面的知識,填平了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幫助老年人也享受到了智能科技帶來的便利。
“我們這次社會實踐的初衷,就是希望發揮我們青年一代的力量,助推鄉村數字化建設。暑期社會實踐將課程育人和實踐育人有機融合,讓同學們更近距離地了解到了數字農業的現狀和未來,親身體驗到了科技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睆堄笳f。
大學生在田間地頭檢測調修。寧波財經學院供圖
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業現代化,他希望廣大學生能夠俯下身子做學問,積極將所學所長用于鄉村、服務鄉村,將論文寫在廣闊大地上,真正做知行合一、勇擔時代使命的新生代青年,用實際行動賦能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