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邱清月
(資料圖)
6月30日,由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指導的“愛衛新征程 健康中國行”主題活動在蘇州舉辦。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健康險”)成為“愛衛新征程 健康中國行”健康細胞建設主題推進活動的重要行動方,并發布推動社會健康保障體系建設三大行動。行動聚焦提升重點人群保障程度、關注健康促進與管理,以及健康專業可持續發展,通過少兒健康保障方案、企業健康保障方案、《商業健康保險用藥管理共識》研究課題啟動這三大具體行動路徑落地。
健康險成社會健康保障體系建設有效抓手
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離不開多方合力。傳統意義上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包括基本醫療保險、社會救助,和商業醫療保險參與的政府、企業和個人付費的補充醫療保險,核心聚焦于是事后的就醫治療。而“社會健康保障體系”,是在就醫治療保障的基礎上,將保障關口前移至健康促進、健康管理以及疾病治療康復全過程,保障更加充分。
社會健康保障體系的建設需要多方參與。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會長周華提出,構建多層次社會健康保障體系要以健康保險為重要抓手,健康險具備的五個機制和屬性,與健康城市建設需求相匹配:第一,它是健康促進和健康管理的唯一成體系的支付方,是公共衛生管理服務的促進力量;第二,它是醫療費用的第二支付方,通過廣泛的籌資為患者提供更多醫療醫藥費用補償;第三,健康險公司是服務提供方和需求方的中間服務力量;第四,它能提供跨醫療機構的長期和連續性的健康服務;最后,健康險建立的醫、患、保三方合作,在健康評估方式、支付方式、服務方式、健康促進方式等方面都可以設計更多創新。五個方面加起來,不但與健康城市、健康細胞建設的需求痛點契合,更可以實現深度嵌入,在實現支付結構優化調整的同時,構建起多層次社會健康保障體系,推動健康促進、健康管理能落到實處。
三大“平安特色”行動 助力夯實社會健康保障體系建設
在此次主題活動上,平安健康險發布三大“平安特色”行動,探索保險保障與醫療衛生融合新模式。
首先在提升重點人群保障程度方面,推出平安健康險的少兒健康保障方案,在商保起付線和個人支付年度封頂線上集中提高了保障程度。此外,少兒健康保對社區醫院和綜合醫院設置了不同起付線,并提供了充分的健康管理服務。通過產品創新突破了原有百萬醫療險的設計,優先應用到門診住院和健康管理服務需求較強的少兒人群上,后續積累數據經驗后,還將不斷擴展到其他重點人群的保障上。
第二在保障關口前移方面,平安健康險推出企業健康保,為企業提供健康促進服務、健康體檢、檢后管理、費用報銷和就醫服務。根據運動和體檢結果達標情況,企業健康保設置了職工保險方案的健康激勵,同時針對保險理賠疾病情況,設置個體化體檢篩查和健康管理服務。一站式健康管理與醫療保障服務,不僅讓企業和職工享受到全周期服務,也讓保障方案更加個體化精準化。平安健康保險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友剛表示,新征程下的愛衛和健康細胞建設要做實做透,就需要將健康促進和健康管理滲透進每個健康細胞。企業健康保方案是具體落實社會保障+醫療健康服務的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細胞工程建設的工具。
此外,在健康專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平安健康險積極參與到《商業健康保險用藥管理共識》課題啟動及聯盟倡議中,積極參與社會健康保障體系建設。由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司原司長熊先軍與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朱銘來教授團隊以及來自相關領域的專家共同組成該課題組,并聯合發起健康保障清單建設聯盟倡議,與行業更多保險公司達成研究和應用共識。課題組將開展為期半年左右的課題研究,課題成果擬于2023年底正式發布。
保險參與社會健康保障體系建設,需要在落實社會保障體系+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方面,發揮保險籌資和支付、服務優勢,積極參與健康城市建設和健康細胞建設的社會治理,將健康管理和健康促進與保險融合,走進企業、社區、家庭等健康細胞內。朱友剛表示,平安健康險將承擔起中國式健康險創新的重任,以此三個行動為起點,探索保險保障和醫療衛生融合新模式,呼喚多方合力以多層次健康醫療保障護航健康細胞建設,助力夯實中國式現代化健康之基。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