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太和街道認真落實區委關于開展“七爭當七整治”專項行動的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以作風提效能、以效能促落實,馳而不息將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引向深入,實現作風效能新轉變、服務水平新提高、經濟社會新發展。
(資料圖片)
突出“早”字抓籌備
提前謀劃打基礎
第一時間動員部署。及時召開太和街道“七爭當七整治”專項行動安排部署會議,傳達學習上級有關要求,對街道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讓干部職工及時掌握開展“七爭當七整治”專項行動的主要任務、時間安排和工作要求。第一時間成立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街道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統籌謀劃、指揮調度和督促落實各項工作,確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讓作風革命工作抓出成績,管出成效。第一時間制定實施方案。制定太和街道配套實施方案,對工作內容進行任務分解,明確牽頭領導、牽頭科室和責任科室,壓實責任,為有序推進“七爭當七整治”專項行動打下良好基礎。第一時間開展專題研討。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時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七爭當七整治”專項行動學習討論,切實把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區“全力拼經濟、全面爭第一”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上來。
突出“查”字抓轉變
自查自糾強整改
圍繞領導班子、科級干部、一般職工三個層面,聚焦七類病癥,通過自己找、群眾提等方式,深入查找作風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和薄弱環節,針對性制定整改措施,確保問題真改實改。截至目前,共查找問題56個,制定整改措施68條,把羅列出的問題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目標化、監督具體化,推動整改落地見效。把警示教育作為“源頭工程”來抓,通過參觀警示教育基地、觀看警示教育片的方式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做到常打“預防針”、常敲“警示鐘”、常筑“紀律墻”,確保干部作風和隊伍建設展現新面貌。
突出“考”字抓落實
形式多樣顯特色
以深入開展“七爭當七整治”行動為抓手,對40名街道、社區年輕干部職工開展綜合能力提升培訓,聚焦產業發展、樓宇經濟、工業上樓等,分專題舉辦“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太和“開講啦”系列活動,解決部分干部職工政策不熟悉、業務不規范、履職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完善社區月評表考核項目,細化分解市考街道、區考街道各項指標任務,每季度開展“太和之星”評選,常態化舉辦青年大講堂等活動,綜合一季度大競賽相關成績,識別“七正當”干部8人,選樹“太和之星”10人,配齊中層干部4人,指導8個社區補選兩委委員4人,同時在“和潤太和”微信公眾號開設“七爭當七整治”等專欄,全過程全覆蓋宣傳報道全街道各社區、辦公室(中心)“七爭當”典型案例,刊登相關案例10余例,相關主題文章10余篇。針對考評結果靠后的社區、科室,及時開展蹲點調研,全面了解思想政治建設和工作運行情況,重點查擺是否存在“七整治”的相關情形,為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奠定堅實基礎。
突出“實”字抓轉化
真抓實干見實效
切實把“七爭當七整治”專項行動成果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推進中心工作的能力水平,實現服務水平有新提高、經濟社會有新發展。
歷史遺留問題化解穩妥推進。積極推進百富琪商業廣場、興杰現代城、兆豐陸芊城、晶采100項目結構安全鑒定及消防整改工作,為業主辦理1000余本不動產權證。
科教文衛事業亮點頻出。打造“星光雅苑”社區文體新地標,完成從歇腳地到公共文化空間更新微改造。率先掛牌成立8個社區公共衛生委員會,推動衛生健康政策落實落地。鏈接轄區愛心企業、公共單位、黨員志愿者,以藍花楹之名打造“和禮”“和閱”等六個主題在內的“微光愛心公益市集”“愛衛+”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活動。
社會保障見質見效。持續“打造全市首家關愛困境兒童初星咖啡屋,實現“特殊孩子”就業實踐微心愿。以區級五星社工站為載體,圍繞“五夢為民”幫扶計劃實現“一老一小”微心愿。依托物資大院的黨群服務中心打造老年幸福食堂,推行“黨建+幸福食堂”養老服務模式,讓惠民服務直達“家門口”。采用“1把折扇作宣傳、8支隊伍走企業、N個網點齊發力”的工作舉措,全面推進城鎮新增就業人員登記工作,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96 人,靈活就業登記 7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182人。打好“政務+宣傳+服務”組合拳,街道及社區全覆蓋完成便民服務大廳便民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