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上海稅務干部走訪企業問計問需。(采訪對象供圖)
(資料圖)
下圖:前灘的開發建設過程中,文明創建同開發建設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落實。(陸家嘴集團供圖)制圖:李潔
截至 7 月末,前灘區域開發企業上海陸家嘴集團自持辦公樓中,入市超一年的樓宇出租率達 95%,吸引各行業龍頭或總部機構超 60 家。前灘的建設開發中," 先宜居后宜業 " 的思路從某種程度上折射著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把精神文明創建同開發建設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落實,使得這片土地不斷拔節生長。
在上海,看得見、摸得著的發展成果背后,是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豐潤道德滋養,以此更好服務提振發展信心,把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新成果新亮點展示好。
精神文明創建與現代化建設有了切入點、結合點和發力點,一切積極因素被激發調動,凝聚起自信自強、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
精神文明添力重點產業創新
" 凡是創新成果層出不窮的地方,必定擁有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強的創新生態。"
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既要逆勢而上,在短板領域加快突破,也要順勢而為,在優勢領域做大做強。這就不僅需要智力支撐,更需要精神動力。
9 月 2 日,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將開展第二次試航,眼下整體內裝進度近 95%。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摘取這一世界造船業 " 皇冠上的明珠 " 并不容易:大型郵輪有 2500 萬數量級零件,107 個系統、近 6000 個子區域交叉分布,建造過程集合船舶、酒店、電氣自動化等多個專業領域,是名副其實的巨系統工程,目前全球僅有 5 個工業發達國家有能力建造。
外高橋造船將精神文明創建與本職工作融合,成立黨員突擊隊、示范區、先鋒崗和青年突擊隊,重點突破,攻堅克難。結合關鍵節點開展數輪攻堅計劃,以賽促干,眼下進度已趕超預期。同時弘揚勞動精神和創造精神,在大項目中涌現出全國工人先鋒號、上海市勞動模范、上海工匠等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結合長效選樹機制,建立 400 人以上的工匠人才隊伍,讓榜樣引領成為崗位建功的內生動力。
實現從 " 追趕者 " 到 " 探路者 ",寶鋼股份硅鋼事業部通過黨建引領、踐行 " 寶鋼人的知與行 "、建設硅鋼文化等方式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為技術攻關添一把力:上半年,全球頂級牌號耐熱刻痕 B18HS070 首輪試制成功," 高性能取向硅鋼研發制造與應用 " 項目榮獲中國工業大獎,推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實現產業化全鏈條融合發展。同時實現 3 款無取向硅鋼產品全球首發,超高能效工業電機用硅鋼批量供貨,在綠色化、低碳化新賽道再上新臺階。
作為全國文明單位,上海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上海、浙江等長三角地區率先落地綜合智慧零碳電廠模式,將轄域內部分工商業企業、商業樓宇等用電企業串聯成綜合智慧零碳電廠新業態、新模式,為能源建設注入綠色智慧新動能,先行先試能源保供新范式。
企業家精神標注城市文明刻度
上海民營經濟與城市共同發展成長,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企業家精神成為改革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城市中涌動創新創業激情也從一定程度標注著城市文明刻度。
去年底,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 750 千伏天然酯變壓器通過型式試驗,實現超高壓領域的一項技術突破,為 " 雙碳 " 目標提供有效助力。
勇于創新是企業家精神內核之一。如今,作為松江經開區新能源產業集群頭部企業,正泰電氣以 " 正泰智電港 " 園區為依托,邀請 200 余家企業入駐,并與其中 12 家企業組建上海首家產業集群黨委。同時創設黨員創新工作室,通過與屬地單位結對共建、黨工青婦協同聯動等方式將資源整合,協同共享共建,為產業創新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以其終端智能電器黨員創新工作室為例,組織隊伍與創新人才同成長:僅智能斷路器一個項目,就獲 17 項專利、包括 5 項發明專利,有效支撐了智能電網建設。
德匯集團現控股 9 家高新技術企業,聚焦光電科技等新興產業方向,不乏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國家級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去年,德匯創新中心項目被浦東新區認定為 " 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 ",計劃未來 3 年內投資孵化科技企業 10 到 20 家,并為 100 至 200 家中小微科技企業提供基于技術、生態、空間方面的專業化賦能服務,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承擔社會責任也是企業家精神的底色。緣起于大學生創業的米哈游,眼下不僅把中華文化元素融入數字文創產品,其動漫產業價值、文化價值也扮靚了街區。米哈游與徐匯區虹梅街道聯手,通過 IP 跨界聯動的形式,定制公共休閑設施,參與社區生活場景的營造。以文化鏈接社區,助力城市更新。自商湯科技成立助學計劃以來,資助了數百名學子,不僅提供生活費資助,還提供學習補助和職業規劃等方面的幫助,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發展機會。
良好營商環境化作經濟效益
"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系營商環境 ",文明創建營造出良好的營商環境,成果直接轉化為實在的經濟效益。
上海目前共有 " 專精特新 " 中小企業 7000 余家,深耕專業領域、聚焦關鍵技術。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數量質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市場活力持續迸發。
如何幫扶 " 專精特新 " 企業成長為細分領域 " 單項冠軍 "?近期,市稅務局結合主題教育深入開展,推進 " 文明創建 + 推動發展 "" 稅務黨建 + 稅收業務 " 深度融合,通過座談、走訪等形式問計問需,把脈企業 " 煩心事 ",厚植稅收營商環境沃土。利用稅收大數據為企業 " 畫像 ",實施 " 一企一策 " 服務清單制,通過企業申報習慣、政策適用情況、主要稅種繳納情況、涉稅風險點提示提醒等清單內容,為企業提供差異化、定制式政策輔導和咨詢解答。" 疏通難點堵點,助力我們在競爭日趨激烈的行業賽道上‘輕裝快跑’。" 據統計,今年 1-6 月上海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 513.2 億元。
金融機構也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
結合精神文明創建,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加強服務品牌建設,指導推動打造新金融服務模式典型。譬如在致鋒汽車急需資金之時,連續通過 " 善新貸 "" 善科貸 ",為企業汽車整車設計開發的深度研發及時注入源頭活水。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招商銀行等的信貸投放更看重企業的核心技術力和成長性,甚至成立制造業貸款工作專班,擔當制造業發展 " 助推器 "。
金山海關等也依照 " 一本賬、一條鏈、一張網 " 創新監管思路,通過深入調研、排摸梳理,以《金山海關重點服務企業名單》為載體,充分考慮生物醫藥企業在進出口領域海關監管的特殊要求,將合全藥業等龍頭企業納入重點服務企業名單,以 " 一對一 " 方式個性化地提供海關服務。
作者:王宛藝
編輯:施薇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