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財稅中國之二十八】山西:煤炭“富”省與居民收入“窮”省,財政轉型如何蹚新路?
2023-06-27 16:12:58 來源:羅志恒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
(資料圖片)
研究助理:徐凱舟(16601556276)
山西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人文底蘊深厚,自然風光優美,八路軍總部舊址等革命遺址遍布全省,旅游資源極為豐富,有“表里山河”之美譽。作為資源開發利用大省,山西煤炭保有儲量占全國的17.3%,居全國第三位,煤炭(原煤)產量位居全國第一,為全國16個省區市保供煤炭。經歷2012-2016年和2019-2020年兩輪煤炭市場低谷后,山西經濟近年來整體回暖,2022年全省GDP達到2.56萬億元,人均GDP為7.37萬元,在31個省份排名第13,較“十三五”期間大幅進步。
由于“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山西受益于煤炭開采帶來的大量財政收入,但也面臨傳統產業附加值不足、居民收入整體偏低、高新產業發展緩慢等挑戰。總體上,山西財政具有“兩高六低”的鮮明特征:資源稅規模和采礦業貢獻雙高、個稅規模和居民收入雙低、財政對中央貢獻及獲得中央補助雙低、債務規模和債務風險雙低。
1、煤炭開采業是山西的關鍵“財源”,資源稅尤為重要。山西把握住國內煤炭需求劇增的機遇,形成了典型的煤炭經濟,煤炭開采一直是工業領域第一大行業。這也導致了山西財政的“財源”與眾不同。1994年分稅制改革后,各省份地方財政收入普遍以增值稅、營業稅(營改增后取消)、企業所得稅以及房地產相關稅收為主力,資源稅僅占2021年全國地方級稅收收入的2.7%。但是,煤礦業發達的山西獨攬全國20.4%的資源稅,資源稅規模占山西地方稅收收入的23.6%,從體量上看甚至遠高于山西企業所得稅的地方分享收入,資源稅對地方財政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2、山西個稅規模和居民收入較低,一定意義上體現了煤炭的“資源魔咒”。2020年,山西創造的個人所得稅僅占全省創造全部稅收收入的3.4%,遠低于全國平均的7.1%。這也能在山西居民收入上得到印證。2022年,山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全國第21位,明顯低于同年人均GDP排位(第13位)。在上述現象背后,或能看到“資源魔咒”的影子:一方面是經過長期開采,優質煤礦逐步耗竭,現有煤礦成本升高、競爭力下降,煤礦業工資提升乏力,明顯低于陜西和內蒙古;另一方面是非煤新興產業發展受到“一煤獨大”擠壓,難以提供更多的高薪崗位。與煤炭開采業的工資掛鉤的全省平均工資也難以提升。
3、山西財政收入對中央貢獻較低,獲得中央補助也較低。山西財政對中央貢獻及獲得中央補助雙低,一定程度上與資源稅比重較大、人口等占比偏少有關。煤炭資源稅收入全部屬于地方財政,意味著山西貢獻的中央財政收入相對偏少。山西擁有36個原國家級貧困縣,占全省縣級區劃比重達到30.8%,該比例在中部地區僅次于湖南,高于東部、東北地區所有省份;雖然山西能夠獲得按照貧困縣計算的財政補貼,但由于不屬于西部地區,無法享受到西部大開發相關的差別化財政轉移支付;山西人口等偏少,按因素法計算的轉移支付也偏少。從凈補助看,2020年山西省收到中央財政的凈補助為1101億元,在23個獲凈補助的省份中位列第19,為中部地區獲凈補助最少的省份,放在西部地區也僅多于重慶和寧夏。
4、山西債務規模和債務風險較低。山西煤炭開采帶來財政收入較多,財政運行較少依賴于一般債,且煤炭產業發展對政府投資及專項債的依賴性較低,同時山西各級政府發行地方債券的意愿并不強,整體債務規模相對較低。2021年山西省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5414億元,排在倒數第6位,顯性負債率、廣義負債率也處于全國中下游水平。
一、山西財政體制與稅源結構概況
根據《中國稅務年鑒2021》《山西稅務年鑒2019》分析山西省財政體制和稅源結構,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第一,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來看,山西省以下財政體制相對集權,省本級收入留存占到全省財政收入的三成。由于自然資源分布差異,山西省多數地區以煤炭為主導產業,但部分市縣煤炭資源較少,省內發展不平衡,省級財政統籌一定財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具體而言,除特定行業企業外,全省創造的增值稅在中央、省級、市縣的分配比例為50%、15%、35%,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在中央、省級、市縣的分配比例為60%、12%、28%,煤炭資源稅在省級、市縣分配的比例為65%、35%,其余資源稅和環境保護稅在省級、市縣分配的比例為30%、70%,城市建設維護稅、車船使用稅、土地增值稅等其他稅種均歸市縣所有。2017年,將襄垣縣、原平市、介休市、侯馬市、孝義市、永濟市等縣市設為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次年起市級不再參與分享試點縣市的財政收入(2021年底 “山西綜改區”納入省直管縣財政改革試點)。分級次來看,2021年山西省省本級、市本級、區縣及以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比分別為30.4%、23.3%和46.4%。
第二,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來看,省本級承擔了全省財政支出的兩成,區縣政府承擔六成支出責任。2021年山西省省本級、市本級、縣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占比分別為20.8%、19.8%和59.4%。從支出結構來看,2021年山西省社保、教育、農林水、一般公共服務、城鄉社區、衛生健康支出占比居前,分別為17.6%、15.4%、10.2%、9%、8.7%、8.3%。
第三,從產業結構來看,山西“一煤獨大”特征突出,傳統產業創稅能力較強。山西煤炭產業歷史悠久,東周時期史料已記載山西盛產煤炭,改革開放后山西把握住國內煤炭需求劇增的機遇,形成了典型的煤炭經濟,這也導致了山西財政的“財源”與眾不同。2020年,山西采礦業創造稅收比重達到36.8%,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制造、批零、房地產、金融、建筑等五個行業創造稅收比重分別達到15.6%、10.2%、8.4%、7.2%、6.4%,六大行業占比接近85%。雖然采礦業占全省GDP不到20%、占全省就業人數不到15%,但創稅能力十分突出,尤其是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占采礦業創稅的95%)貢獻了較多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而這也導致了山西財政形勢與煤炭市場價格走勢高度相關。2015和2020年煤炭開采PPI同比增速兩度探底,山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出現明顯負增長,而2017、2021年煤炭PPI同比走強,山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大幅增長;2022年山西的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增速更是領跑全國。
第四,從稅種來看,山西煤炭帶來的資源稅規模較大,導致地方分享收入占全省創造稅收收入的比重高居全國第2位。2020年山西創造稅收的前5大稅種是增值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個稅、消費稅,分別占山西創造稅收收入的46.2%、19.1%、12.5%、3.4%、2.7%。
二、山西財政形勢:財力集中于省會,各地市財政自給能力主要取決于煤炭開采規模
第一,山西財政收入保持在全國中游水平,區域結構呈現省會太原“單極化”態勢。疫情以來,山西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明顯提升,2021年規模達到2834.47億元,同比增長23.4%,兩年平均增長9.9%,排全國第14位,較2019年提升3位。分地市看,山西打造“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城鎮化格局。省會太原努力建設產業高地和區域中心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3.4億元,占全省比重為14.9%;太原都市區內的晉中、省域副中心城市大同、長治、臨汾三市以及呂梁、晉城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介于150至250億元之間,忻州、朔州、運城略超100億元,最低的陽泉為56.2億元,11個地市中有6個地市兩年平均增速超10%。分區縣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30億元的區縣有4個,分別為晉城的澤州縣、高平市、陽城縣和呂梁的孝義市,有1個縣不足1億元,為呂梁的石樓縣(0.7億元)。
第二,山西整體財政收入質量位居全國中上游,省內分化程度不高。2021年山西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3.9%,排在全國第11位。分地市來看,朔州稅收收入比重為85.4%,財政收入質量領先;太原、陽泉、運城、呂梁、長治、臨汾、大同、忻州8個城市介于70%至80%之間;晉中稅收收入比重為69.9%;晉城則由于非稅收入類別中的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等明顯高于周邊城市,稅收收入比重全省最低,僅為56.4%。
第三,山西財政自給能力位列全國上游,各市財政自給能力分化較大,主要取決于煤炭產業規模。2021年山西省財政自給率為56.2%,在31個省份中排名第9位。從地市來看,經濟相對發達的太原財政自給率為67.3%;晉城、長治、呂梁、朔州4個城市煤炭開采規模較大,全市資源稅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財政自給率分別為68.9%、57.7%、57%、56.1%,均超過50%;晉中、大同、陽泉、臨汾作為老牌礦業城市,煤炭開采后續相對乏力,稅收收入不及前述城市,財政自給率介于40%至50%之間;忻州財政收入端與其他城市相差不大,但社保、節能環保、農林水人均財政支出則大幅偏高,導致支出端負擔較重,財政自給率僅為30%;運城農業發達而采礦業占比低,產業創稅能力弱,財政收入端相對吃緊,自給率僅為26.4%。從區縣來看,財政自給率超80%的區縣有6個,分別為孝義市、汾陽市、柳林縣、沁水縣、中陽縣、襄垣縣,多為煤炭產業基地,汾陽憑借“汾酒”亦躋身前列;財政自給率低于15%的區縣有22個,主要集中在大同、忻州和臨汾。
第四,山西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處于全國中下游水平,對土地財政依賴度不高。2021年山西省政府性基金收入為980.45億元,位列全國第22位。以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近似衡量山西全省及各地市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程度,山西省依賴程度僅為25.7%,全國排名倒數第5,對土地依賴程度較低。分地市來看,11個地市中除運城土地財政依賴度高達52.6%外,其余城市均低于40%。省會太原作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政府性基金收入263.6億元,相比其他城市遙遙領先,其后是運城、長治,分別為116.5、105.8億元,臨汾、晉中、晉城、大同、忻州介于50至80億元之間,呂梁、朔州、陽泉低于40億元,其中陽泉政府性基金收入僅為17.2億元。
三、山西債務形勢:債務余額總量小,債務風險可控
第一,從總量看,山西地方政府債務余額、負債率均處于全國較低水平,經濟對債務依賴程度及債務風險化解壓力相對較小。2021年山西省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5414億元,僅高于甘肅、海南、青海、寧夏、西藏,其中一般債余額為2759億元,專項債余額為2655億元。將地方融資平臺有息債務納入考慮后,以(地方政府債務余額+融資平臺有息債務)/GDP測算地方廣義負債率,山西顯性負債率、廣義負債率分別為24%、51.2%,位列全國第22、第26位,表明相較其他省份,山西省的政府債務和融資平臺有息債務規模均較小,債務風險化解壓力不大。
第二,分區域看,地方債的省本級占比約兩成、太原地方債務規模高于其他地市,城投債七成以上集中在省級平臺。政府債務方面,省本級地方債務規模為1172億元,占全省債務規模的21.6%,太原、晉中、大同、臨汾、呂梁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較高,分別為799、464、456、454、403億元,合計占到全省債務規模的47.6%,其中太原、晉中、大同主要是前期政府基建投資力度較大,臨汾、呂梁則分別體現為下轄的堯都區、孝義市為償還歷史債務而舉借再融資債券。其余地市的地方債務規模介于200至360億元之間,其中朔州債務余額最低,為213.3億元。從區縣來看,在116個公布數據的區縣中,有2個區縣的地方債務規模高于50億元,分別是臨汾市堯都區(131.4億元)和呂梁的孝義市(79.4億元)。有44個區縣地方政府債務余額低于10億元,其中太原市萬柏林區地方債務僅為0.7億元。城投平臺有息債務方面,山西城投債務主要集中在省級平臺,2021年末山西省省級平臺有息債務規模達到3306億元,占全省的67.4%,各地市中除太原市城投平臺有息負債達823.8億元以外,其余城市最高不超過300億元。
第三,考慮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后,各地市顯性負債率均低于30%,債務風險可控。截至2021年末,11個地市按照地方債負債率可劃分為兩個梯隊,太原、長治、晉城、朔州、運城、呂梁屬于債務壓力較小的一個梯隊,顯性負債率介于12%至20%之間,其中晉城最低,為12.6%,大同、陽泉、晉中、忻州、臨汾屬于債務壓力較大的第二個梯隊,負債率介于23%至29%之間,所有地市負債率均低于30%。再考慮城投平臺有息債務,由于山西城投債務集中于省級平臺,各地市廣義負債率也相對較低,長治、朔州、運城、呂梁廣義負債率仍低于20%,其余7個城市介于26%至32%之間,其中太原廣義負債率31.7%,為全省最高。
四、未來怎么辦?
從“十四五”來看,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已處于新的歷史關頭。破除“一煤獨大”勢在必行,轉型之路需要爬坡過坎。
需要注意到,山西轉型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并存,二者甚至是相互交織。例如,能源安全的要求需要實現傳統能源的穩產,但低碳革命則需要傳統能源實現轉型;能源供應的優勢有利于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但“一煤獨大”的背景下非煤產業缺乏良好發展土壤;實現居民收入的普遍提升需另辟新路,但地方財政短期內仍有賴于能源產業。在此背景之下,山西的財政轉型更要兼顧多重目標:發展與安全的平衡、改善民生福利和財政可持續性的平衡、抓短期窗口和把握長遠航向的平衡、經濟社會穩定和轉變發展方式的平衡。
展望未來,山西需要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落實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統籌發展與安全等重大戰略,堅定不移推進經濟轉型、民生改善、制度改革以及風險化解,不斷增強發展動力活力。一是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一流的產業創新生態,挖掘低電價等關鍵要素優勢,打破煤炭“資源魔咒”,力爭在非煤產業中鑄造區域經濟和公共財政新的支柱。二是實施技能富民戰略,聚焦新興產業推進產教融合,培育更多高質量技術人才,逐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及個稅納稅人群體。三是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煤炭綠色智能安全開采和高效清潔深度利用,建設電力外送基地,同時要合理控制和穩定原煤生產,為全國能源安全及全省財政運行提供有效保障。四是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健全長效化的政府債務管理制度。
附錄:
1、山西省經濟及產業概況(圖表1-圖表3)
2、山西省財政體制與稅源結構概況(圖表4-圖表8)
3、山西省市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圖表9-圖表13)
4、山西省市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圖表14-圖表15)
5、山西省市縣政府性基金預算情況(圖表16-圖表17)
6、山西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情況(圖表18-圖表19)
7、山西省債務情況(圖表20-圖表22)
1、山西省經濟及產業概況(圖表1-圖表3)
2、山西省財政體制與稅源結構概況(圖表4-圖表8)
3、山西省市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圖表9-圖表13)
4、山西省市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圖表14-圖表15)
5、山西省市縣政府性基金預算情況(圖表16-圖表17)
6、山西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情況(圖表18-圖表19)
7、山西省債務情況(圖表20-圖表22)
免責聲明:《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觀點和信息僅供粵開證券的專業投資者參考,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粵開證券研究院發布的完整報告為準。本公眾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您并非粵開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關注、接收或使用本公眾號中的任何信息。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粵開證券不會因為關注、收到或閱讀本公眾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戶。本公眾號中所載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粵開證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公眾號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風險提示及法律申明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法律申明:本公眾號為粵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開證券”)研究院依法設立、運營的研究公眾號。
本公眾號不是粵開證券研究報告的發布平臺,本公眾號所載內容均來自于粵開證券研究院已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本公眾號所摘錄的研究報告內容經相關流程及微信信息發布審核等環節后在本公眾號內轉載,本公眾號不承諾在第一時間轉載相關內容,如需了解詳細、完整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參見粵開證券研究院發布的完整報告,任何研究觀點以粵開證券發布的完整報告為準。
本公眾號旨在交流證券研究經驗。本公眾號所載的全部內容只供參考之用,投資者須自行確認自己具備理解證券研究報告的專業能力,保持自身的獨立判斷,不應認為本公眾號的內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公眾號并不構成對投資者的投資建議,并非作為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請或保證,粵開證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公眾號發布的任何內容所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公眾號所提及的任何證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風險,投資者需自行承擔依據公眾號發布的任何內容進行投資決策可能產生的一切風險。
本公眾號所載內容均反映的是所摘錄的研究報告的研究觀點,粵開證券可以發布其他與本公眾號內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結論的研究報告,亦可因使用不同的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而與粵開證券其他部門、單位或附屬機構在制作類似的其他材料時的觀點不同或者相反。粵開證券并不承擔提示本公眾號投資者注意上述其他材料的責任,亦不對因投資者使用本公眾號內容而導致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如需尋求投資咨詢意見的,應咨詢其獨立投資顧問。
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的版權歸粵開證券所有,粵開證券對本公眾號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投資者對本公眾號發布的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復制、轉載,均需注明粵開研究的出處,且不得對本公眾號所在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鑒于各方反饋《財稅中國系列》較好,希望我們能集結成冊,現計劃近期整理后出版《行走財稅中國:省市縣財政全景》,從體制、形勢到問題,從收入、支出到債務,從經濟結構到稅源結構,從省、市到區縣,共計60萬個節點數據,全面展現我國各省的財政體制、形勢與債務特征。敬請期待,后續相關情況會在公眾號發布。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新視野】【財稅中國之二十八】山西:煤炭“富”
- 環球微動態丨【詩詞】詠史組詩‖袁宗才
- 瑞典最古老游樂園發生過山車事故 致1人死9人傷
- 視點!張雪峰曾稱每年僅講課就能掙幾百萬 坐擁三
- 環球熱頭條丨二氧化碳電還原反應機理有了新認識
- 財經作家、大V吳曉波被禁言
- 京東物流CEO余睿辭職,胡偉接任 世界播報
- 防火涂料耐火2小時噴多厚
- 每日短訊:持續做強養老“第三支柱”(財經眼·創
- 鄭薇:首先要確保奧運會資格賽名額 通過小組賽磨
- 張雨綺的球風到底有多神奇?穿上羽絨服,又酷又質
- 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一餐飲店發生液化氣爆炸
- 2023天津津南區生源地助學貸款流程
- 實時:一個月交3000養老金30年后拿多少?不同險種
- 富德生命人壽江西分公司開展“黨委書記講黨課”活
- 6月27日 11:23分 普邦股份(002663)股價快速
- 6月27日 11:22分 中航重機(600765)股價快速
- iPhone 15 系列面板訂單透露蘋果秘密,Pro 機
- 天天動態:2023廣州中考成績查詢入口
- 中考首日丨沖鴨!少年|全球報道
- 通訊!尼山論“見”丨沈陽話元宇宙:人類走向虛實
- 浙村超有料:湖州長興顧渚村的流量密碼 是于細節
- snoop dogg 科比,絕對真愛!著名湖蜜snoopdogg
- 結局的個人觀點
- 乳液和精華的正確使用順序是什么? 世界今日訊
- 和美城鄉 四大行動丨聯山街道:摘掉“藍帽子”露
- 每日消息!腦癱小伙用指縫夾筆作畫 10年創作了近3
- 誰能帶領交大昂立更好發展?復盤新舊實控方5次關
- 網約車進入發展新階段 合規仍是監管重點
- 熱點在線丨番禺區人才公寓管理辦法出臺,具體政策
- “東數西算”新進展:威星智能、摩爾線程、貴安新
- 多舉措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月”活動開展|今日熱訊
- 即時看!武漢大學幼兒園2023年秋季招生公告來了
- 黃平:讓我們破“墻”而出 全球微速訊
- 天津外國語大學是985還是211 天津外國語大學排名
- 煙雨江湖大昭寺勢力怎么解鎖 煙雨江湖大昭寺勢
- 第二大股東被訴索償超16億,天音控股:相關債務糾
- 富德生命人壽新余中支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暨應急
- 應對南方高溫、暴雨和水稻揚花 農業農村部派出6
- 工商銀行好運錦鯉金條100克價格今天多少一克(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