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尋常人家的故事,讓我們重新看到那個熟悉的上海
2022-04-05 22:02:21 來源:群眾新聞網
上海市民高小姐的鄰居,是一位高齡老人。
三月底,小區封控,高小姐寫了一張紙條貼在老人家門口:“我家還有一些儲備,有需要給我打電話。”
結果老人也貼出一張紙條,字跡工整漂亮,言辭溫文得體。
一起掛出的,還有幾根竿子。上面是老人家準備的各式蔬菜:“隨意取,感謝你的關愛。”
后來高小姐才知道,這位老人已經90多歲了。
她說:
這一來一回,突然覺得將至的大雨、倒計時的封控也沒那么可怕。
明朝站在陽臺,還會聽見阿婆的收音機里傳來的越劇聲,對面關停的全家還會再開。
夜會過去,燈再亮起來。
高小姐與九旬老人的鄰里互助,讓人倍感溫暖。與這兩張紙條的故事一樣,這座城市中還有許多溫暖點滴。
他們源于最普通、最大多數的尋常人家,讓我們重新看到了那個熟悉的上海。
超市開門后的關愛專場
還記得新一輪核酸篩查開始前,大家忙著搶菜囤貨。一封倡議書,在朋友圈刷屏了:“我們呼吁,把超市開門后的第一個小時留給我們所想要保護的老人,留給行動不便的殘疾人。”
倡議提出后,真的有超市積極響應,提前半小時營業,開設“關愛購物專場”。
總是塞滿的共享小推車
居住在上海的一位小姐姐MissWhyyy,自稱“囤貨星球人”。
她把兩個小推車放在電梯口,放了許多面條與零食飲料,讓大家免費自取。
幾小時后,小車“升級”成三輛。
到第五天,小推車還是滿滿的。
小姐姐說:
當我主動釋放一些善意后,收到的是大家被感染一起釋放的善意。隔壁叔叔阿姨一開始怕我吃虧,第一天堅持在樓道里幫我守了六小時到凌晨12點。結果很多年輕人怕他們冷和累,勸他們早點休息。
這是我的真實經歷和感受。相信美好會被傳遞。
薅光奶奶菜地的小伙
4月3日,家住上海浦東川沙鎮牌樓村的小付,聽說家附近的抗疫酒店缺菜,就從郊區的自家菜地摘了100多斤,分別送了4家。
小付說,菜地是奶奶自己種的,沒想到一薅薅多了。奶奶不僅幫著挖菜,還全部給擇干凈才讓送。
從虹口跑到青浦的小哥
虹口一位居民,老父親住在青浦,還有聽障,不方便買菜。
女兒做了飯菜想送過去,加價100元都沒人接單,情急之下找了之前送菜的叮咚小哥。沒想到,小哥一口答應了下來!
上海時刻,
送菜小哥余中連騎帶走,從虹口到青浦單程27公里、用了4個多小時,為聽障老人送食物,送達后分文不取……4月4日晚上,#新民晚報 記者聯系上了余中和老人的女兒周女士。周女士說:整個過程中每個人都釋放了善意。余中則說:這是應該的,人心都是肉長的。#上海 #關注本土疫情 #正能量
虹口到青浦的距離27公里。加上疫情期間道路很多封控,小哥開著電瓶車19:15出發,23點才到青浦……最后幾公里只能靠走路。
送完菜再回去電瓶車已經沒電了。最后,小哥半夜2點多才找到賓館住下。而且,他還怎么也不肯收錢!
異口同聲的一聲聲感謝
上海疫情,全國馳援。一處處細節中,寫滿了真情實意——
為了減輕上海的分發壓力,河南馳援上海的蔬菜在當地就提前配菜裝箱,每箱有七八個品種。
江蘇援滬大白說,我醫院旁邊有條上海路,正巧上海也有一條南京路,蘇滬一心,共盼花開。
武漢金銀潭的醫護人員也來了!他們說:“上海有我們敬佩的鐘鳴主任,有我們感激的援鄂醫療隊,我覺得上海就是我們金銀潭的一部分,我們是一家人。幫助家人是無條件的,去就是了。”
這些溫暖真情,上海人民銘記在心。
4月3日,一位安徽援滬“大白”用“玉米+牙簽”當作生日蛋糕,過生日。上海民警發現后,悄悄為他送去一個蛋糕。
4月3日,是#安徽 援滬“大白”吳小靜的生日。他用“玉米+牙簽”當成生日蛋糕,發了一條朋友圈,被#上海 浦東民警胡秋淳看到了。于是胡警官多方聯系,買來蛋糕送上門。生日快樂,吳小靜!謝謝你們,馳援上海!@Bund視頻
而上海各個小區里,這兩天都回蕩著一聲聲異口同聲的感謝。
4月4日傍晚,浦東新區三林鎮東方悅耀小區,在結束一天的核酸采樣后,業主們自發喊話表達對南京中心醫院醫護人員的感謝之情。#上海抗疫#南京支援上海
今天全#上海 都在說同一句話:謝謝!你們辛苦了!在完成#核酸檢測 后,居民隔空向#浙江 #安徽 #江蘇 等地援滬醫療人員致敬。#關注本土疫情
得知醫護人員從武漢趕來支援,小區居民們不停返回采樣點,給大白們送吃的。
盡管戰疫的這些日子很艱難
但暖意依然在城市處處蔓延
我們相信
有愛的地方
就有新生的希望
推薦內容
- 出院當天,這個癌癥病人在醫院拍了條抖音...
- 標的超額1400多萬元!法院介入快速化解建筑設備租
- 世界訊息:蘇州電子廠大門難進:訂單縮減不缺人,
- 【天天新視野】速看!?津濰高鐵最新進展!
- 北緯20°13′14″,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浪漫告白
- 當前頭條:極目快評|3胞胎姐妹同日出嫁,只需隨一
- 天天動態:安徽亳州多地市民凌晨聽到巨響,官方回應
- 國網鄂州供電公司推進“鄂電紅馬甲”服務落地,保
- 環球觀焦點:走進湖北大學體育學院 感受沙湖畔
- 世界快看:一盤棋系統化 武漢市加速推進多城環保
- 環保先行,頗爾助力百威實現啤酒無硅藻土膜過濾項
- 請把手機橫過來! 這是一幅長長長長……長的各族
- 焦點訊息:ChatGPT爆火背后冷思考:人工智能落地
- 增額終身壽險持續受熱捧 “富德生命傳世金尊保障
- 怎樣選擇成長股?成長股的股票有哪些?
- 共享共創共贏:恩施神農架襄陽攜手簽約創客協議
- 大亞灣海事局聯合鹽田海事局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
- 【全球時快訊】華中地區最大載重噸原油船“長祥洲
- 西安班列再出發!西部陸海新通道持續助力企業出口
- 瓊州海峽2人騎水上自行車遇險被安全救起
- 世界觀點:滬蘇VTS覆蓋水域船舶 “一次性船位報
- 元培智庫正式更名為元培工匠專家谷
- 燕園人合集團董事長應邀實地考察魯中職業學院
- 全球熱頭條丨桓臺縣召開大整治大提升行動暨全域公
- 當前快訊:臥龍區應急管理局:全面開展2023年備汛
- 世界快看點丨黎黃陂路歷史文化街區入選國家級旅游
- 開往春天的大巴——山東理工大學62名畢業生走進淄
- 【全球熱聞】武漢周末最高氣溫將超過20℃
- 焦點簡訊:對中國負責、對世界負責的現代化新路(
- 當前信息:開局之年“hui”藍圖丨未來農業什么樣
- 全球微頭條丨平凡英雄|我是人大代表
- 環球看熱訊:梁倩娟:加大農產品深加工 讓農產品
- 觀速訊丨年入賬100億、門店超8200家,瑞幸急赴下
- 焦點快播:雙休日天氣晴好,最高溫沖上20℃+
- 好戲連臺迎兩會!這里有個超10萬人看戲的“大劇場
- 天天快看:@太原人!婦女節即將來臨 我省景區專
- 天天熱文:宜賓南溪區發揮統戰資源優勢助力鄉村教
- 環球熱點!武漢樓市回暖?2月新房成交創17年新高
- 指紋支付額度有限制嗎?指紋支付有什么要注意的?
- 如何設置指紋支付?指紋支付到底安全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