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大擁堵”時300人擠在山脊?
2019-05-27 11:37:25 來源:新華網
在海拔8000米“擁堵3小時”很危險
沒想到珠峰也會“堵車”。近日一張珠峰“大堵車”的照片在網上流傳,從照片上可以看到,登頂前的山脊上擠滿了人。26日,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到了在23日剛剛登頂的登山愛好者次仁扎西。他告訴北青報記者,今年珠峰登頂之所以會出現“大堵車”的情況,是和今年登頂的窗口時間比往年短有很大關系。而就他自己而言,因為遭遇“堵車”,在登頂前耽誤了3個小時,這3個小時對于很多登山者而言是非常寶貴的。
新聞
珠峰“大擁堵”時300人擠在山脊?
據新華社報道,網上傳播的這張珠峰“大堵車”的照片和幾段小視頻是由資深珠峰攀登者尼馬爾·普爾亞拍攝的,他表示他在離珠峰不遠的地方拍下這張照片。他估計當時等著登頂的有大約320人。
次仁扎西23日10點左右登頂,在他視線范圍內,大概有30人同時在頂峰
北青報記者26日從多位登頂過珠峰的登山者那里了解到,這張照片的拍攝位置位于珠峰南側登頂路線上。而據新華社轉述尼泊爾當地媒體消息稱,尼泊爾政府派駐珠峰大本營的聯絡官施雷斯塔22日表示,雖然登頂的具體人數還沒有最終統計出來,但各探險公司收集到的信息表明,超過200人已經成功登頂。
2019年,珠峰南坡的春季登山季開始于4月14日,一共有381位登山者獲得了攀登許可,考慮到每一位登山者至少雇傭一位登山向導,估計攀登珠峰的人數多達1000人。而珠峰北坡,5月22日左右迎來登頂天氣窗口,23日上午,123名登山者成功登頂。
西藏登山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春季,西藏登山協會共向142名國際登山愛好者、12名中國登山愛好者,共9支登山組團商頒發了登頂許可,并要求各組團商為每名登山愛好者配備至少一名向導。
悲劇
今年登珠峰已至少有9人遇難
曾經登頂珠峰的浦先生昨日告訴北青報記者,一般來說登頂珠峰只能有南坡和北坡兩條路線,而這兩條路線這些年其實都會遭遇到“堵車”的情況,只是今年會更嚴重一些。“很多人如果遇到‘堵車’,消耗了下撤時間,那就不得不放棄登頂,很多人都是在距離頂峰數百米的地方不得不放棄的。”
另一位登山者26日下午告訴北青報記者,每年的珠峰登頂窗口期,都會有人遇難,但是今年的窗口期死亡的人數卻有所上升。
根據尼泊爾當地媒體報道,珠峰今年已經有9人遇難,另外,不同8000米級別山峰的死亡人數已經達到19人。
據新華社報道,一位名叫帕桑的探險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交通擁堵可能是導致部分登山者在珠峰喪生的原因。
講述
因珠峰“堵車”多耗時3小時
北青報記者26日下午聯系到了從北坡登頂的12名中國登山者中的一人——次仁扎西。33歲的次仁扎西生活在西藏日喀則,平時是一名銀行的工作人員,同時也是一名登山愛好者。
“從北坡,也就是中國一側登頂珠峰,需要提前獲得體育局和登山協會發的相關資質證明,證明自己有過登頂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的能力。”次仁扎西說,“一般來說,北坡的起點是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從大本營到登頂,一般需要5到6天的時間。”
次仁扎西說,從南側或者從北側登頂,各有利弊,從尼泊爾、也就是珠峰南側登頂的話,需要經過“恐怖冰川”,危險系數很高,而且人數多;從北側登頂,身體消耗相對更多一些。
“我們是23日凌晨1點多從海拔8600米的營地出發準備沖頂的,登頂之前,我們需要通過‘一號臺階’、‘二號臺階’、‘三號臺階’這幾個難點。”次仁扎西說,“路途中也會遇到很多歐美團隊,他們一般會提前出發。而在各個節點,有些登山者會遇到恐懼的情況,耽誤登山時間,我們也遇到了‘堵車’,耽誤了3小時。”
次仁扎西告訴北青報記者,各個登山隊在登頂前其實會相互協商時間,但是很多隊伍并不會嚴格執行之前所約定的時間。次仁扎西說,3個小時對于登山者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到了海拔8000米以上就需要吸氧了,增加了3個小時的氧氣消耗,又沒有留足下山時的氧氣,就可能有危險。”
科普
窗口期短或是“堵車”原因
“我們團這次一共有12名登山者,向導有21人。”次仁扎西說,“相對來說,從北側登頂要更正規,我在路途中就看到有很多欲從南側登頂的隊伍的向導對自己的登山隊員并不負責任。”
而英國資深登山者哈里·泰勒也表示,許多“沒有做好準備和能力不夠的”業余登山者花大價錢雇向導帶他們登山,對面臨的風險估計不足。
有網友曾表示,珠峰的登山路途上有很多遇難登山者的遺體。對此次仁扎西說,他在海拔8600米以上,看到了4具登山者的遺體,“當時沒有太多的時間恐懼,只想著能夠登頂。”
次仁扎西告訴北青報記者,一般來說,在每年5月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窗口期會有一周左右的時間,但是今年珠峰地區較往年降雪較多,登頂窗口來臨較晚。“所以各個登山隊都希望能夠搶在這幾天登頂,另外,現在登頂的人也多了起來,所以會出現今年這種‘堵車’的情況。”
此外,隨著尼泊爾越來越多旅行社拓展珠峰登山旅游項目,近年來挑戰登頂珠峰的登山者數量迅速增長。
關鍵詞: 珠峰擁堵
推薦內容
- 當前頭條:極目快評|3胞胎姐妹同日出嫁,只需隨一
- 天天動態:安徽亳州多地市民凌晨聽到巨響,官方回應
- 國網鄂州供電公司推進“鄂電紅馬甲”服務落地,保
- 環球觀焦點:走進湖北大學體育學院 感受沙湖畔
- 世界快看:一盤棋系統化 武漢市加速推進多城環保
- 環保先行,頗爾助力百威實現啤酒無硅藻土膜過濾項
- 請把手機橫過來! 這是一幅長長長長……長的各族
- 焦點訊息:ChatGPT爆火背后冷思考:人工智能落地
- 增額終身壽險持續受熱捧 “富德生命傳世金尊保障
- 怎樣選擇成長股?成長股的股票有哪些?
- 共享共創共贏:恩施神農架襄陽攜手簽約創客協議
- 大亞灣海事局聯合鹽田海事局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
- 【全球時快訊】華中地區最大載重噸原油船“長祥洲
- 西安班列再出發!西部陸海新通道持續助力企業出口
- 瓊州海峽2人騎水上自行車遇險被安全救起
- 世界觀點:滬蘇VTS覆蓋水域船舶 “一次性船位報
- 元培智庫正式更名為元培工匠專家谷
- 燕園人合集團董事長應邀實地考察魯中職業學院
- 全球熱頭條丨桓臺縣召開大整治大提升行動暨全域公
- 當前快訊:臥龍區應急管理局:全面開展2023年備汛
- 世界快看點丨黎黃陂路歷史文化街區入選國家級旅游
- 開往春天的大巴——山東理工大學62名畢業生走進淄
- 【全球熱聞】武漢周末最高氣溫將超過20℃
- 焦點簡訊:對中國負責、對世界負責的現代化新路(
- 當前信息:開局之年“hui”藍圖丨未來農業什么樣
- 全球微頭條丨平凡英雄|我是人大代表
- 環球看熱訊:梁倩娟:加大農產品深加工 讓農產品
- 觀速訊丨年入賬100億、門店超8200家,瑞幸急赴下
- 焦點快播:雙休日天氣晴好,最高溫沖上20℃+
- 好戲連臺迎兩會!這里有個超10萬人看戲的“大劇場
- 天天快看:@太原人!婦女節即將來臨 我省景區專
- 天天熱文:宜賓南溪區發揮統戰資源優勢助力鄉村教
- 環球熱點!武漢樓市回暖?2月新房成交創17年新高
- 指紋支付額度有限制嗎?指紋支付有什么要注意的?
- 如何設置指紋支付?指紋支付到底安全不安全?
- 法獅龍“頂墻一體·才高級”隱形變頻浴霸全國發布
- 全球觀熱點: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一行蒞臨
- 快資訊丨臨沂市體育局黨員志愿者到臨沭縣開展愛心
- 簡訊:先“成人”再“成才” 建立多元評價機制
- 天天視訊!“南粵21式”實在是高!哪招你最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