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9月7日下午,走進文匯街道梅苑社區“長者學堂”,一陣悠揚的歌聲傳入耳朵。一群“高齡”學員正圍著合唱團老師練習發聲的方式以及咬字、斷句、呼吸等。“這是秋季課開班后的第一節合唱班課程,能跟大家伙在一起唱唱歌、聊聊天,老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今年55歲的夏菊奶奶笑著說。
眼下正處中小學開學第一周,經開區文匯街道梅苑社區、花園社區的“長者學堂”和油田社區的“老年大學”秋季班也紛紛開課,沉寂了一個暑假的“家門口老年大學”恢復了生機,已有超過600位老人報名,重拾“背上書包上大學”的樂趣。
“我們通過前期問需于民,對群眾需求走訪摸排調研,開設唱歌、朗誦、書畫、太極、古琴、揚劇、舞蹈、太極、中華傳統健身養生功法等課程,同時對招生人數進行了增加,讓秋季班擴容又擴面。”梅苑社區黨委書記朱云說。
據了解,自9月4日,文匯街道“家門口老年大學”陸續開課以來,多種適合老年人的特色興趣課程吸引老人紛至沓來。“我年輕的時候就喜歡跳舞,現在和這么多舞蹈愛好者一起跳舞,彌補了年輕時候的遺憾,我這晚年生活太幸福了!”家住梅香苑小區的舞蹈課學員王阿姨對“老年大學”開在自家門口贊不絕口。
“‘長者學堂’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活動陣地開展活動,現有學員近百人,每周一到周五正常開課,做到‘大門常開,場所常用,活動常辦,群眾常來’,努力為轄區搭建起促進鄰里感情、增強社區凝聚力的快樂舞臺。”花園社區黨委書記陳娟說。
文匯街道地處主城區,轄區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文化素質、學歷層次、文明程度也較高,老年教育需求迫切。記者了解到,該街道充分發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努力構建“老年大學+長者學堂”的辦學模式,形成全面覆蓋、各具特色的老年教育服務網絡體系。據悉,自文匯街道梅苑、花園、油田三個社區開辦“老年大學(長者學堂)”以來,在結合老年居民需求基礎上,先期開設了京劇、越劇、書畫、樂器、門球等十余門課程,秋學期又增設了瑜伽、攝影、太極等7門課程,成為了老年群體品質生活的精神樂園。
“我們將拿出更多關愛老年人的實招,通過區域互聯、項目互通、服務互享,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教育需求,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讓老人群體‘坐得住、聽得懂、學得樂’。”文匯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