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周五晚上,我看了開學第一課,感受很深。
這次開學第一課講的是中華文化。首先講的是漢字,有甲骨文轉化成現在的漢字,我知道了每個字都有自己的意義,也是由這個意義創構的甲骨文。我還知道漢字的具體轉化。最早的字就是甲骨文,然后依次轉化成: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然后就是現代簡文了。
還有圍棋、鋼琴。我知道了世界上科技的發達。有戰勝世界圍棋冠軍的機器人“阿爾法”,和有52根手指彈鋼琴的機器人“特奧”,他們很牛,但我發現他們沒有感情。他們贏了,不會歡呼,不會激動。也許 ,這就是人與機器人的差距吧。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外國人,在中國學習漢字、研究漢字45年,被我們中國人稱為“漢字爺爺”。他的這個精神很讓我感動。一個外國人都這么熱愛中國文化。我身為地地道道的中國人,說著純正的中國話,寫著漂亮的中國字。我要更熱愛它呀!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令我驕傲!
金色的九月,又是新的一學年。在漫長的小學六年中,我已經度過了五個難忘的學年。然而每次9月1日晚上,我就會準時收看《開學第一課》。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是的,中國確實有許多地方讓中國驕傲,讓中國自豪。就拿中國的漢字來說吧,它就有幾千年的歷史,從甲骨文到隸書,又從隸書到了我們現在的楷書。漢字不只是中國的漢字,還是世界的漢字。理查德,被稱為“漢字叔叔”,他為了學習漢語做了一萬五千張紙片,正面寫著漢字,背面寫著英文,每時每刻都把它帶著,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了四十多年!現在,他又建立一個網站,它,幫助了許多人了解漢字。
當然中國的詩詞也讓人贊嘆不已。從《詩經》到《楚辭》,從唐詩到宋詞,從元曲到明代小說,它們就仿佛是一盞盞燈火照亮了多少雙眺望遠方的眼睛。詩詞的意境往往寄托著,一個詩人的追求和精神。就像北宋的大詩人蘇軾,“失意也罷,坎坷也罷,無人問津也罷,被貶到了天涯海角也罷!永遠都不能改變的那樣一種豪放的英雄本色”這是董卿對蘇東坡的高尚評價。許淵沖老先生說:“中國古詩詞有三美——意義美、形式美、音美。”他把中國古詩詞改寫成英文、法文,讓全球更多人民了解了中國古詩詞。
中國,為我們的漢字而驕傲;中國,為我們的詩詞而自豪,中國,更為我們少年而感到驕傲、自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