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軟件的本質是工業制造業知識的代碼化沉淀,是制造業轉型的必要工具。賽迪顧問認為,受制于領域內的市場需求,許多工業軟件的產品及服務沒有成熟的標準,且領域內的企業都尚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屬于“冷門”領域工業軟件廠商。該類工業軟件具有廠商少、市場規模小、在工業軟件中知名度較低,受到扶持和幫助的力度較弱等特點。賽迪顧問通過分析“冷門”領域工業軟件廠商特點,得到“冷門”工業軟件企業的成長啟示。
(資料圖片)
一、“冷門”工業軟件的重要性一、“冷門”工業軟件的重要性
(一)“冷門”領域工業軟件有望形成“小領域,大產業”的支撐效應
目前,“冷門”領域工業軟件多數尚未成熟,未形成規模化商用,但由于垂直行業的知識、技術及信息壁壘的存在,其扮演的支撐角色不可替代。“冷門”領域工業軟件通過嵌入在制造業特定領域的設計、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中,以行業專業化能力解決系統數據割裂問題,促進產業勞動力成本下降,克服生產過程中大規模流程化管理難度高等痛點,實現及時響應交付,最終整個產業將得以實現降本增效。
(二)“冷門”領域工業軟件提升制造業發展效能
受制于領域市場規模及企業資產規模,“冷門”領域廠商更擅長小批量生產和滿足定制化需求,他們與通用型工業軟件廠商之間的競合或互補關系可以推動各方不斷提升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并通過技術創新和業務模式創新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滿足產業內下游客戶的特定需求,帶動下游市場借助該類工業軟件得以創新性生產出一批中高端產品,提高市場的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進而帶動整個產業鏈上的企業革新工藝、提高質量,跟上整體產業發展的速度,增加產品科技含量。
二、“冷門”領域工業軟件機遇痛點并存
(一)“冷門”領域工業軟件缺少戰略規劃,融資能力不足
其一,受企業規模總體不大、高層次研發人員偏少、研發產出周期較長等因素影響,大多數工業軟件廠商偏重于在產品設計的初始階段開展一些對制造業信息化轉型的“微創新”,以及對傳統制造業的信息化部分進行消化吸收,中長期來看開展高層次的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仍顯不足。賽迪顧問在調研企業時發現,部分“冷門”領域工業軟件廠商雖然目前在細分行業有優勢,但缺少著眼于未來5—10年戰略性研發項目。相對于通用型工業軟件廠商,“冷門”領域工業軟件廠商扮演專業化精細化的角色,針對該類廠商的數字化的工具也存在局限性,因此仍存在“大企業唱戲、小企業圍觀”的現象。
其二,“冷門”領域工業軟件早期主要通過銀行貸款、股權投資、自有資金和民間借貸等渠道取得融資,渠道比較狹窄,獲得的現金流比較有限,具有良好財務結構、收入固定的大企業更容易獲得資金支持。尤其在商業銀行的既有授信模式下,各類銀行主要根據企業的資產規模、抵押和擔保等硬信息作為對企業發放貸款的依據,該類依據對于許多“冷門”領域工業軟件廠商來說難以提供,符合中小企業實際需求的金融產品較少。
(二)“冷門”領域工業軟件有望對通用型工業軟件實現競爭力提升、推動制造業的活力和韌性
其一,隨著制造業發展多點開花,不斷提質增效,“冷門”領域工業軟件廠商有機會實現產品的競爭力提升。“冷門”領域工業軟件廠商在各自專業中通常具有較高的創新性和靈活性,該類廠商通常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專注于特定領域,對行業的了解更為深入,對問題和挑戰有更全面的認識,這使得他們能夠開發出更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滿足行業的特殊需求。且考慮到領域內廠商通常規模較小,組織結構靈活,他們可以更快地調整和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其二,“冷門”領域工業軟件助推補鏈強鏈,對整體制造業的活力和韌性有積極推動作用,保持整個產業的韌性。熱門領域的工業軟件廠商通常更適合進行大規模生產,而“冷門”領域廠商更擅長小批量生產和滿足定制化需求,有些廠商甚至可以通過獨特的技術和交付方式避免上游供應中斷、價格波動等問題,實現了供應鏈的風險對沖,降低整個供應鏈的脆弱性。
三、對“冷門”領域工業軟件的發展啟示
(一)人才引培
人才引培對該類廠商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戰略舉措。人才引培可以幫助“冷門”領域工業軟件廠商應對人才流動、適應業務發展、提高競爭力,并培養未來的領導者和繼任者。通過有效的人才儲備,“冷門”領域工業軟件企業能夠更好地應對人力資源挑戰,實現長期的成功和可持續發展。工業軟件“冷門”領域中,許多企業通過招引“理學背景”+“工科計算機技能”的多技能應屆人才,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增強人才競爭力。
(二)競爭戰略
“冷門”工業軟件廠商借助組織靈活等優勢,靈活調整產品策略。“冷門”領域工業軟件廠商通過在特定的領域或行業進行專業化工業軟件產品研發,最終建立自己的專業形象。廠商緊密關注市場趨勢和技術發展,依托組織靈活性,及時調整業務策略和產品定位,靈活應對市場競爭和變化,保持業務的競爭力。在調研過程中,賽迪顧問發現許多該領域企業往往非常注重與客戶的密切合作和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及時了解客戶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并及時響應客戶的反饋,及時解決客戶的問題,促進口碑傳播和客戶推薦。
(三)產學研合作
以高校合作的模式,降低業務成本,增加產品的影響力。例如,某衛星工業軟件企業通過與高校建立合作,將自研的軟件以成本價提供給高校使用,培養學生用戶群體的使用習慣,充分挖掘未來衛星互聯網產業參與者市場;某材料基因工程工業軟件企業通過與科研院所的深度聯系,獲得新材料產業試驗中成功或失敗的試驗數據,豐富自身數據庫“測試集”,其數據基礎領先于同類其他廠商,在真實場景下響應客戶需求時,測試結果更加準確迅速。
(四)融入生態
認準自身定位,借力生態實現企業有效發展。“冷門”領域工業軟件廠商密切關注新興技術和行業趨勢,積極探索其在自身業務中的應用,及時調整企業戰略,結合新興技術和趨勢,尋找新的增長點和商機。廠商通過設計和開發開放式的接口和API,使自己的產品可以與其他企業和系統進行集成,提升與其他企業的互操作性,提供更加綜合和完整的解決方案,增強客戶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廠商在發展過程中會擇機將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整合到平臺中,借助平臺的用戶基礎和品牌影響力,能夠更快地接觸到更多的潛在客戶,提升知名度和銷售渠道。廠商領導者還會積極參與行業協會、專業社區或技術社區,與同行和專業人士建立聯系,通過參加行業活動、講座和研討會,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和趨勢,與其他領域專家進行交流和合作,拓展自身的影響力和合作機會。
(責任編輯:徐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