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文是什么意思(蝌蚪文)
2023-08-31 23:30:08 來源:互聯網
1、蝌蚪文也叫“蝌蚪書”、“蝌蚪篆”,是在于筆畫起止,皆以尖鋒來書寫,其特色也是頭粗尾細,名稱是漢代以后才出現的,在唐代以后便少見到,在浙江仙居縣淡竹鄉境內發現。
2、 2、據古文字專家考證,蝌蚪文,也叫“蝌蚪書”、“蝌蚪篆”,為書體的一種,因頭粗尾細形似蝌蚪而得名。
(資料圖)
3、蝌蚪名稱是漢代以后才出現的。
4、指是先秦時期的古文。
5、這些文字都屬于古文。
6、古文,是上古時代的文字,也是古代人民陸續造成的文字的總稱。
7、 據《人民日報》報道:目前我國已發現神秘的、有待破解的原始文字或符號共八種。
8、即曾疑為古籍偽作的《倉頡書》、《夏禹書》,貴州的“紅巖天書”、“夜郎天書”,四川出土的“巴蜀符號”,云南發現的“東巴文字”,南岳衡山的《岣嶁碑》文字和浙江仙居的蝌蚪文。
9、除了這8種文字之外,研究人員還陸續發現了四川涼山地區爾蘇的沙巴文,湘西地區的女書等神秘文字。
10、 3、在漢代的文字所采用的是以隸書為主,但漢末產生另一書體,是在于筆畫起止,皆以尖鋒來書寫,其特色也是頭粗尾細,形似蝌蚪所以名為“蝌蚪文”。
11、 這種書體,存在的時間短暫,現已無人使用。
12、從流傳的遺物,可發現風格似西周銅器上的文字,另外商代甲骨及玉片的雕刻與陶器上,都有這種跡象。
13、 蝌蚪文據說在魏時,使用也極廣泛,是運用在小篆的書寫上,其筆畫較細,卻可見入筆有頓挫筆法存在的特色,這種書寫風格,毛筆透過筆畫的運用,仍可利用其彈性,起筆與收筆較尖銳,中間稍前部份則加重線條,充滿表現毛筆特性的趣味,不過在外形而言,如書寫運用。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看了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