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即時:以基層為重點 適應鄉村特點 眉山洪雅健全優質高效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
2023-06-26 15:43:03 來源:本站原創
眉山市洪雅縣把鄉村醫療衛生工作擺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以基層為重點,加快縣域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健全適應鄉村特點、優質高效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讓廣大農民群眾能夠就近獲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
縣衛健局組織開展“百醫聯百村”志愿服務活動
(相關資料圖)
醫療技術資源下沉村衛生站 打通老百姓就醫“最后一公里”
5月10日,洪雅縣衛健局組織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100名執業醫師以“1對1”的形式,與全縣100個社區(村)衛生站(室)結對,開展為期1年的“百醫聯百村”志愿服務活動,將縣級優質醫療衛生服務資源進一步下沉。
以“百醫聯百村”活動為契機,洪雅縣不斷推動醫聯體建設??h級醫院醫療力量下基層,聯合“醫療次中心”、鄉鎮衛生院開展包括“以教帶學”義診等活動,指導村衛生站開展醫療服務活動,打通老百姓就醫“最后一公里”,在讓群眾享受到便利的醫療衛生服務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同時,為提升基層群眾就醫獲得感,助推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該縣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加強“一鎮一站”示范打造,持續完善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和裝備配備,為當地群眾提供更便捷、更系統的醫療衛生服務。
6月25日,在瓦屋山鎮炳靈社區群賢村衛生站內,村民看病后直接進行醫保結算。標準化改造后的村衛生站干凈整潔,基礎藥品充足,各功能用房規范明確。
炳靈社區居民趙朝富表示,衛生站標準化改造后,各個區域劃分明確,看著就很規范,在家門口看病也可以享受城里醫院的醫療服務,更加放心。
群賢村衛生站在今年5月進行了標準化改造,設置中西醫科、治療室、公衛室、檢查室等功能用房,并配備與開展診療科目和出診所需的相關設備設施。下一步,瓦屋山鎮衛生院將依托該院中醫特色科室,進一步改造群賢村衛生站,引進新技術,在站內打造“中醫閣”,成立康復理療工作室,同時推動衛生院與村衛生室一體化運行,將群賢村衛生站康復理療轉為衛生院延伸醫療服務點,更好地滿足當地群眾醫療需求。
縣中醫醫院聯合東岳鎮衛生院在東岳鎮八面村開展義診活動
以醫療次中心為著力點 建強村鎮公共衛生體系
建設縣域“醫療次中心”,是加強縣域內醫療衛生資源統籌和優化布局的工作要求之一。洪雅縣提升資源布局,全面構建“縣級醫院為龍頭,醫療衛生次中心、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鄉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在探索“醫療次中心”改革建設過程中,逐漸構建起“縣級醫院+次中心+分院+村衛生室”的醫療衛生服務新格局。
自“醫療次中心”創建以來,余坪中心衛生院在上級醫院的協助下,已能完成相對難度較高的手術,新設兒科、皮膚科等科室,門診診療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29.2%,住院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2.79%,例均住院費用下降3.16%;東岳中心衛生院,床位從建設前的80張增加到95張,率先在全縣鄉鎮衛生院中安裝CT機,今年以來,已為196名慢病患者申請了門診特殊疾病補助,報賬比例除自費藥外達90%,讓當地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
這樣的改變正是該縣探索“醫療次中心”改革,建強村鎮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一個縮影。如今,全縣基層醫療機構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運行管理進一步規范,讓群眾在基層就能享受縣級醫院水平的診療。
瓦屋山鎮炳靈社區群賢村衛生站
推動“醫養結合” 促進鄉村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洪雅縣依托片區“醫療次中心”改革,提優醫養特色,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深化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擴大老年群體覆蓋面,探索建立醫療機構托管鎮敬老院和運營管理鎮日間照料中心模式,切實提升基層醫療、養老服務能力。
東岳鎮衛生院是四川省首批成功創建“縣域醫療次中心”的鄉鎮衛生院,成立“醫養服務中心”,受委托運營了東岳養老院,成為眉山首家托管敬老院的機構,并與縣域內8家養老機構簽訂了醫養救治協議,內設養老部、醫療部、日間照料中心。
東岳鎮衛生院“醫養服務中心”的有效運行,只是該縣基層醫療機構創新服務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為了切實做好養老服務,該縣深入挖掘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不斷完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促進基層醫療機構轉型發展。各鎮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服務模式。比如:槽漁灘鎮推出“雙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醫防融合模式;瓦屋山鎮推出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模式。
同時,該縣圍繞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堅持政府主導,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持續創新增效,不斷促進基層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48家,建制鎮衛生院覆蓋率、行政村衛生室覆蓋率和中醫館覆蓋率均為100%,基本實現農村群眾30分鐘內就近就醫。
(魏蘭 四川經濟網記者 常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