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重慶)臨空經濟大會現場。 渝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經濟觀察)“臨空之城”如何起飛?
(資料圖片)
中新網重慶6月30日電 (張旭)臨空經濟該如何發展?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6月30日,中國(重慶)臨空經濟大會在重慶渝北舉行,200多位嘉賓齊聚一堂,圍繞臨空經濟發展趨勢深入討論,為“臨空之城”的起飛建言獻策。
中國城市臨空經濟研究中心秘書長馬劍認為,當前,中國航空物流業正處于由航空貨運企業主導向航空快遞企業主導的過渡階段。空港型物流樞紐建設加快,使航空物流擁有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圖為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的城市風貌。 渝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樞紐建設方面,馬劍建議要加強海外網絡的布局,解決“飛機出去時有貨,回來沒貨”的問題,依托“通道+樞紐”建設,發展臨空指向型產業,并通過航空網絡快速參與世界經濟的分工。此外,要促進航空物流的信息化,提升軟實力,解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從航空物流的生態圈的培養、海外朋友圈的建立等方面著力,“港產城”一體化發展產業。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李郁聚焦“助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強調了“提升樞紐能力,強化產業基礎,改革體制機制,創新發展理念”等路徑的重要性。他說,重慶臨空經濟有自身的優勢,包括輻射廣度、制造業基礎雄厚等。李郁提到,臨空產業的發展,要和自身的基礎相結合,找準產業的方向,進而形成產業鏈。
圖為重慶渝北的軌道交通、機場等交通設施。 渝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李郁表示,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愿與渝北區、重慶機場集團深度合作,在智慧安全、智慧運行、智慧機場、智慧出行、智慧安保等方面探索更多可能性,并積極提供高端智庫咨詢和專業技術支持,共同攜手打造高水平臨空示范區,助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作為航空企業負責人,我從臨空產業發展中,看到了企業發展的機遇。”西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科表示,在重慶渝北“臨空之城”的建設中,也計劃進一步加大在重慶區域航空運力的投入,提升航空服務水平,為重慶臨空產業的騰飛做出自己的貢獻。
王科介紹說,西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已開航至泰國曼谷等地的國際航線,目前正在爭取開通更多的中遠程國際航線,助力重慶旅客和商務人士更加方便到達世界各地。下一步,也正在規劃往返東南亞和日韓的更多航線。
圖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臨空產業的產投比等數據,大家都很關注。不僅如此,相關投入的增加,也將大大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王科說,對飛機維修、機庫建設、發動機維修等航空領域的項目十分感興趣,作為企業負責人,正和團隊進一步研討。
“建設臨空經濟區、發展臨空經濟,完善的綜合交通樞紐是關鍵。”陸海新通道運營重慶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鄧倩表示,在推進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時,應把構建完善的綜合交通網絡作為重點,積極爭取航權、增加航班、加密航線,提升空港客貨運和快件集散能力。同時,加快形成航空、公路、鐵路、軌道交通高效銜接、協同發展的聯運格局,強化人與貨物的互動聯動,提高運輸系統的效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