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來,樂亭縣向473個行政村全覆蓋選派鄉鎮科級干部和骨干力量擔任第一書記。473名駐村第一書記扎根鄉村振興一線,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心用情描繪鄉村振興美麗新畫卷。
(資料圖)
抓黨建強根基,當好組織建設“主心骨”
汀流河鎮劉石各莊村第一書記張進到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與村“兩委”干部、黨員群眾促膝長談,傾聽訴求,了解困難,明確了強支部、建機制、搭平臺工作思路。他從規范黨支部建設入手,與村“兩委”干部、后備干部結成幫扶對子,積極推行黨員先鋒指數管理,開展“三亮一評”活動,引導黨員當先鋒、作表率。他協調“手拉手”共建單位與村黨支部建立黨建聯盟,共同組建手拉手黨員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走訪慰問、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為群眾辦實事好事。
到村任職以來,廣大駐村第一書記堅持將抓班子帶隊伍作為首要任務,與村“兩委”干部結成幫扶對子,實行結對學習、捆綁辦公、一體考核,在一起學、一起干中,幫助村“兩委”干部補短板、強弱項、提素質。以基層黨建示范引領三年行動和基層黨組織全面創A為抓手,指導村黨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四議兩公開”等制度,協調313個“手拉手”共建單位黨組織與任職村黨支部結成黨建聯盟,簽訂共建協議,開展黨建共建。先后幫助轉化軟弱渙散村黨組織12個,發展黨員328名,培養后備干部946名,新建改造黨群服務中心102個,創建市縣級黨建示范點209個,不斷夯實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
定調子謀路子,當好強村富民“帶頭人”
“這下好了,在家既能照顧孩子老人,還能通過刻皮影掙錢了。”姜各莊鎮前鄭莊村村民談及村內皮影雕刻產業,喜不自禁。為破解村集體收入微薄問題,前鄭莊村第一書記王瑩與村“兩委”班子從皮影雕刻非遺文化傳承入手,組織村內婦女組建皮影雕刻隊伍,成立瀅影文化傳媒工作室,開發皮影文創產品,通過網絡平臺銷往香港等地,在帶動群眾增收的同時,村集體增收達15萬余元。
產業興則農村興。廣大駐村第一書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村“兩委”干部一起,緊緊圍繞做精做優“土特產”文章,深挖村內資源優勢,發展生態種養、民俗文化、鄉村旅游等鄉村產業,千方百計找準致富法子、蹚出發展路子。同時,將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總抓手,探索“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以集體資產、資源和資金入股,吸納農戶抱團發展,共同致富。馬頭營鎮南趙子村第一書記畢作云,針對村內土地撂荒現象嚴重的問題,指導黨支部領辦全縣首家村級供銷社,采取“黨支部+村供銷社+農戶”模式發展集體經濟,吸納社員66余戶,吸納土地入社180畝,2022年村集體分紅達10.4萬元,入股農戶每畝地分紅達822元。毛莊鎮公關營村等16個村第一書記,依托跨村聯建的村集體經濟項目“櫻桃小鎮”,建立第一書記聯盟,開展“我為家鄉農產品代言”等活動,共同解決櫻桃產業發展中遇到的技術、銷售等問題,今年各村集體增加收入達5萬余元。
辦實事解難題,當好服務群眾“貼心人”
這幾天,大相各莊鎮王燒紙莊村第一書記蘇建芳,一直在為村里更換大棚區老化電線奔波忙碌著。入戶走訪中,她了解到溫室棚區電線老化嚴重,斷裂打火是常有的事,成了群眾的一塊心病。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及時協調縣農業農村局、縣供電公司等部門,籌措資金10萬余元,幫助村里更換了溫室棚區4500米的低壓線路,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贊許。
到村任職后,廣大駐村第一書記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工作落腳點,帶頭開展以黨員聯系到戶、民情走訪到戶、精準服務到戶、政策落實到戶、產業對接到戶、矛盾調解到戶、環境治理到戶為內容的“七個到戶”行動,走訪群眾6.2萬余戶,撰寫村情報告473份,征集并點亮群眾微心愿1200余個,幫助村內修建道路150余公里,維修田間路180余公里,安裝路燈1.2萬盞,讓小村莊實現大變樣。
“全覆蓋選派鄉鎮科級干部和骨干力量到村擔任第一書記,是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提速增效的有效抓手,也是在鄉村振興一線培養鍛煉干部的重要舉措,我們將管好用好駐村第一書記,竭盡全力為群眾辦好事實事,不遺余力為鄉村全面振興賦能增色。”樂亭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付征如是說。
(作者:樂亭縣委組織部,姜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