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公司生存華為打造“備胎”終轉正 為何如此牽動人心?
2019-05-20 16:14:00 來源:人民日報
今天是5月20日,“520”的諧音是“我愛你”。
一大早,就看到朋友圈有重磅消息,說中美貿易戰“?;稹⒅箲?rdquo;。麻辣姐手一滑也轉了,但再仔細一看,消息發布的時間不是今天,是去年的“520”。
雖然是個“烏龍”,但也反映出善良中國人民,總是懷著美好愿望。對于這場強加于我們的貿易戰,中國人從心里不愿打。
不過,中國人也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為了應對這一戰,中國企業甚至“十年磨一劍”。
這些天,華為海思總裁致員工的一封信,引發強烈反響,在國人心中泛起陣陣漣漪:
多年前,還是云淡風輕的季節,公司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
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數千海思兒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
這封信寫得蕩氣回腸,大家看得也心潮澎湃,為華為的遠見和堅韌擊掌叫好。但靜下心來思考,又會讓人無比沉重:一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的科技企業,市場前景好競爭力強,為什么不能一心一意往前奔,反而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打造“備胎”,為企業的“極限生存”做準備?
華為的憂慮,不是對市場的憂慮,而是對其他力量“強行干預市場”的憂慮。
事實證明,這樣的擔心并非杞人憂天。
市場“風云突變”,全球產業鏈遭破壞
也有人感到不解,既然海思的芯片和技術是“備胎”,說明華為一直在用進口芯片。華為有自己研制的芯片,為什么還要每年花上百億美元,進口美國企業的?
放到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這個問題不難理解。
經濟全球化,形成了一個全球產業鏈。在這個鏈條上,每家企業都不能“包打天下”,而只是鏈上的一環。企業之間上下游關系,也是合作關系。
在“云淡風清”的市場,芯片企業專注制造芯片,并不生產手機;手機企業采購芯片生產手機,但未必制造芯片。就連“代工企業”也有市場空間——用他人的芯片生產他人的手機,照樣賺得盆滿缽滿。
這就好比,生產鈕扣的企業,并不做襯衫;生產襯衫的企業,也不自己織布一樣。細化市場化分工,多方合作高效運轉,投入產出比才是最高的。同樣,從生產成本角度,華為自己研制芯片未必劃算。它的主要目也不是進入芯片市場,而是“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時,可以用自己的東西頂上。
然而,市場并非一直“云淡風清”,確實存在“風云突變”。全球市場自發形成的產業鏈條,居然被“外力”強行扭斷了。
美國這樣一個現代化的市場經濟國家,居然會動用各種非市場手段,直接打壓一家正常經營的中國企業。市場的本意,就是交易場所?,F在,美國不準本國企業的產品賣給華為,也不準華為的產品進入美國,甚至不準華為的產品賣到歐洲。企業之間做點正常的普通生意,還被美國百般阻撓,這哪里還有市場經濟的影子?
華為研制“備胎”,可謂“十年磨一劍”。為了一個“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投入這么大的人力財力,凸顯其“悲壯”色彩。而讓這個假設變成現實,則是全球市場經濟的悲哀。
整合國家創新資源,突破核心關鍵技術
數據顯示,近10年來華為的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4800億元人民幣。其中,2018年華為的研發費用達1015億元人民幣,位列歐盟發布的2018年工業研發投資排名第五位。
華為不僅是中國研發投入力度最大的企業,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去年研發投入已經超過了蘋果公司。華為重視研發、舍得投入,得到的回報也相當豐厚:去年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5%,凈利潤5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1%。
正是依靠強大的研發能力,華為在技術上有“過人之處”,產品在市場上受青睞,公司業績持續穩健增長。這樣的良性循環令人羨慕,也遭人嫉妒,甚至遭遇黑手。
美國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打壓,也將使一些美國企業丟失中國市場。除了華為的直接供貨商,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也將受沖擊。沒有贏家,為什么美國還要這樣做?
“近期美國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態度,完全是直接打壓,用國家力量打壓企業,實際意在打壓中國科技力量的崛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說,中美兩國力量對比已經到了一個敏感階段,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加快,相互矛盾沖突也在加劇。
今后的路,不會再有另一個十年來打造備胎然后再換胎了,緩沖區已經消失,每一個新產品一出生,將必須同步“科技自立
華為對此也是相當清醒:
全國政協委員陳左寧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短板問題凸顯”。在全球科技創新加速的趨勢下,我國需要超前謀劃部署,發揮制度優勢,整合國家創新資源,通過自主創新之路補齊短板,實現網絡信息等重要領域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
要把堅持自主創新,作為“補短板”的根本指導思想。涉及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的核心技術,不可能依靠簡單的買他人現成技術或與他人合作一蹴而就,要堅持走自主創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自主創新不等于關門自搞一套,要以掌握核心關鍵技術為前提,盡可能共享世界創新資源和先進技術發展成果。” 陳左寧強調。
全國政協委員潘建偉認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主要依賴勞動密集型產業,科技含量高的創新性產業不多,且主要以模式創新為主。黨中央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持續時間長、競爭力強的新優勢。
“當前我國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核心關鍵技術有限,在諸多領域面臨著“卡脖子”問題。某些產品被‘卡脖子’只是直接表現,更深層次的根源是,我們在創新的環境和機制上被卡住了脖子,影響了創新能力。” 潘建偉建議,科技創新一方面應聚焦于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傳統科技領域,解決此類問題;另一方面應聚焦于量子信息這樣事關國家長遠發展、具有顛覆性的技術領域,掌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特別是后者,我國與發達國家處于同一起跑線上,有更大的機會成為開拓者和領跑者,當然也更需要有長遠的、前瞻性的戰略布局。
推薦內容
- 微紀錄片|戰!在“疫”線
- 更高水平全民健身 未來怎么升級?
- 萬人說新疆 | 來自奇臺黃面的“誘惑”
- 萬人說新疆 | 冰球追夢少年吾拉哈提
- 專家解讀 “3·21”東航飛行事故調查的方式范
- 群毆大象,帶來災荒,非洲“麻雀”泛濫成災,15億
- 今年前兩個月物流運行平穩開局
- 產業布局更優 區域協同更強(經濟新方位)
- 森林草原防火季 | 視頻:杜絕森林火災 保護綠色家園
- 五部門印發通知部署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
- 全球最大電池容量純電池動力船“長江三峽1”交付
- “疫”刻不放松 檢測送船頭
- 銅陵市海事中心筑牢戰“疫”水上長城
- “線上+線下”,泰州港航全力護航春耕物資水上運輸
- 百年糊涂品牌營銷成功出圈,江小白這回有對手了
- 多地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春季農業生產 持續保障農
- 【圖解】防疫保供穩物價 各地聚力“惠民生”
- 光影軍校丨記錄不一樣的熱血青春
- 全國鐵路4月8日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
- 兩部門公告: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 海通策略:A股退市逐步常態化
- 金山辦公去年凈利10.41億 股價自去年6月高點下
- 最強企業家德比:曹德旺側身,“玻璃大王”花落李
- 中國人壽:去年凈利潤509.21億元同比增長1%
- 國盾互聯八仙金花茯茶.助推振興鄉村打造共同富裕
- 京東居家睡眠節智能床墊成交額同比增長414% 床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301例
- 宜信財富:踐行社會責任,推動美好生活
- 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
- 21年研發投入超8億元之后,BOSS直聘22年春季DAU峰
- 平安銀行海口分行因信貸融資相關費用問題被通報,
- 看!這是2022年北極海冰的最大值,真的變化很大
- 恕我直言:均價破8算什么?海珠還會繼續漲!
- “學神”童哲,沒能撐住萬門大學
- 黃崢離任372天之后,陳磊手里的拼多多成了爛攤子?
- 一人,兩狗,騎三輪流浪4年,被嘲弱智的他憑什么
- 宋雨琦的長相真不比她性格差
- 美市尾盤多頭突然加速猛攻金價快速上漲 全日漲
- 凱特一天比一天美啊!穿裹身蕾絲裙出席閱兵禮,可
- 曹德旺輸了,福建人沒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