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不增利,蒙牛上半年營收破511億,凈利潤下降超16%
今年要破千億的蒙牛,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半年成績單。
30日晚間,南都灣財社記者從蒙牛方面了解到,該公司已披露2023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蒙牛收入達到511.2億元,同比增加7.1%,與此同時,按照該公司對外披露口徑,其經營利潤達到了32.7億元,同比增29.9%。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過,南都灣財社記者翻閱蒙牛半年報中注意到,該公司凈利潤(本期利潤)錄得30.59億元,同比下降16.03%,而歸母凈利潤為30.2億元,同比下降19.48%。對于蒙牛上半年凈利潤下跌原因,31日南都灣財社記者向蒙牛方面進行采訪了解情況,但截至發稿前,對方未就相關問題進行回復。
半年報數據顯示,蒙牛今年上半年凈利潤錄得30.58億元,同比下降超16%。(截圖來源:公司半年報)
據南都灣財社記者了解,蒙牛上半年凈利潤下降,或者與控股公司和并表合資公司業績下降有關。目前蒙牛控股子公司有奶酪企業妙可藍多,后者今年上半年已與蒙牛并表;蒙牛與中國圣牧聯合出資組建的圣牧高科,蒙牛擁有其51%股權也并表,圣牧高科擁有包括奶牛養殖等所有資產;而現代牧業方面則是與蒙牛聯營,蒙牛擁有60%的股權。
根據前述企業半年報數據顯示,現代牧業凈利潤為2.179億元,同比下降58.97%;中國圣牧凈利潤為2127萬元,同比下降91.25%;而妙可藍多錄得2856.71萬元,同比下降78.36%。控股子公司凈利潤下跌,一定程度上對蒙牛的凈利潤帶來影響。
另外,此前蒙牛控股的奶粉上市公司雅士利,因在今年7月初正式退市,退市前該公司并未披露上半年業績,但是從2021年和2022年錄得的凈利潤來看,雅士利分別虧損8100萬元和2.31億元。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今年蒙牛的半年報中,奶粉業務方面也未再提雅士利相關業績。
根據半年報數據顯示,蒙牛奶粉業務上半年錄得18.94億元,并無增加和下降。南都灣財社記者了解到,除了嬰幼兒配方奶粉外,蒙牛還對中老年奶粉進行布局。
作為國內排名第二的乳業巨頭,蒙牛的奶粉業務一直被認為是“短板”,雖然旗下擁有或曾擁有雅士利、貝拉米、多美滋(達能已回購)等品牌,但規模方面卻一直徘徊不前。與同類有奶粉業務或專營奶粉的企業相比,距離被拉大,今年上半年,控股澳優后的伊利奶粉業務達到135.21億元,同比增長12.01%;營收與去年同樣持平的飛鶴,營收規模也達到97.35億元。有行業人士認為,私有化雅士利之后,蒙牛或可能重新盤整奶粉業務布局,但要在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收縮、成人奶粉市場尚未打開的情況下,蒙牛要在奶粉方面作進一步突破“難度不小”。
除了凈利潤下降外,南都灣財社記者留意到,蒙牛的費用也有所增加。今年上半年,蒙牛的業務經營費用總額達到163.533億元,其中用于開拓市場的銷售和經銷費用錄得139.062億元,同比增加9.4%,在該費用中,蒙牛方面稱由于線下推廣活動增加,產品和品牌宣傳費為51.197億元,同比增加13.4%。
不過蒙牛方面也表示,由于毛利率提升38.4%,毛利錄得196.302億元(去年同期為174.588億元),經營利潤(毛利減去業務經營費用總額)達到32.7億元,由于今年上半年毛利與費用差大于去年同期(去年為25.203億元),因此蒙牛的經營利潤相比去年同期大增。
當然,作為今年要沖千億規模的乳業巨頭,蒙牛今年上半年其他板塊增長較為亮眼。
從半年報披露的業務板塊來看,蒙牛多個業務板塊在收入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增長,例如“壓艙石”的液態奶業務,收入達到416.4億元,同比增加4.9%;冰淇淋業務錄得43.08億元,同比增加10.37%;而奶酪業務方面,得益于與妙可藍多并表,今年上半年錄得22.56億元收入,同比大增313.94%。
根據今年初蒙牛管理層給出的預期來看,2023年收入增長在中到高個位數,利潤率上繼續實現30-50個基點的擴張,當時蒙牛總裁盧敏放提及了蒙牛的五年規劃,他表示,今年很關鍵,即如何從純粹的規模累,轉變為有規模、有利潤的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有意思的是,在半年報披露后,盧敏放再度放話表示:“真正的世界領先不光是看規模和銷量,還要看給行業、給消費者、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價值與貢獻。”
受半年報業績影響,31日蒙牛乳業高開26港元/股,截至當日15:06,該個股股價報26.35港元/股漲5.4%。
對于蒙牛今年沖千億的情況如何,南都灣財社記者將持續關注。
南都灣財社記者 貝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