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聯盟檔案(國際聯盟調查團)
發布時間:2023-08-22 00:00:07
來源:華南科技網
(資料圖)
想必現在有很多小伙伴對于國際聯盟調查團方面的知識都比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編就為大家收集了一些關于國際聯盟調查團方面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會喜歡哦。
[拼音]:Guoji Lianmeng Diaochatuan
1932年1月21日國際聯盟為調查“九·一八”事變真相而成立的組織。因其團長為英國人李頓爵士,又稱李頓調查團。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后,蔣介石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幻想通過國聯制裁日本,請求國聯組織調查團來華調查事變真相。英、美等國控制的國聯為維持各國在華均勢,于1932年1月21日成立了以李頓為團長,美國麥考益、法國克勞德、德國希尼、意大利馬柯迪(即阿爾德羅萬迪-馬雷斯科蒂)為成員,中國顧維鈞、日本吉田為顧問的調查團。
調查團于3月14日到達上海,4月21日齊集沈陽。先后在沈陽、長春、吉林、哈爾濱等城市進行了四十五天的調查,克服了日方的種種阻攔,從不同途徑收集到各界投送的書函一千五百五十余件。6月4日調查團離開東北。10月2日,同時在南京、東京、日內瓦公布了《國聯調查團報告書》。報告書承認東北三省為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否認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是“合法自衛”,確認偽滿洲國是日本違背東北人民意愿而強力炮制的工具,但同時又主張在東北三省建立一種受外國保護的高度自治的特殊制度,企圖以國際共管取代日本獨占,因而受到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國聯調查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日本侵占中國東北三省的真相,但未能制止其侵略活動。1933年3月27日,日本因國聯通過了根據《國聯調查團報告書》起草的《關于中日爭端的決議》,宣布退出國聯。其后,《國聯調查團報告書》和《關于中日爭端的決議》均成為廢紙。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