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小鵬汽車 -W將發行占交易完成后總股本 3.25% 的 A 類普通股,滴滴將成為小鵬汽車 -W的戰略股東,首批股份的鎖定期為 24 個月。
公告還指出,小鵬汽車 -W和滴滴將推出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項目代號為 "MONA",首款產品為定價 15 萬元左右的 A 級車型,并同時面向 C 端和 B 端銷售,預計 2024 年開始量產。
與此同時,滴滴也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該消息,并表示 " 將利用各自優勢資源,攜手推廣智能電動車及相關技術在全球的應用與普及,共同推動交通和汽車產業的變革。"
(相關資料圖)
從表面上看,小鵬汽車 -W與滴滴是合作關系,事實上卻是前者對后者造車業務的 " 接手 "。
市場消息指出,基于滴滴的造車業務連年不順,雙方此番合作官宣后,滴滴內部代號為 " 達芬奇 " 的造車業務將接近尾聲,意味著滴滴將放棄獨立造車。
鈦媒體 APP 了解到,早在 2017 年,滴滴就與比亞迪(002594.SZ)、車和家(理想汽車 -W前身,02015.HK)開始秘密合作研發定制車型。
2018 年 4 月,滴滴發起成立了 " 洪流聯盟 ",并與包括北汽、比亞迪、長安汽車、奇瑞、聯通智網、東風、一汽、廣汽、吉利、江淮、雷諾 - 日產 - 三菱等在內的共 31 家來自汽車制造、零配件制造、新能源、數字地圖、車聯網等領域的產業鏈企業結成首批洪流聯盟成員。
不過,彼時滴滴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程維曾對外表示," 滴滴堅決不造車,不謀求成為未來最大的汽車運營商。"
2020 年 11 月,滴滴發布了與比亞迪聯合設計研發的首款車型 D1,并且深度參與了整車制造,具體包括整車工程 Package、人機工程布置、內外飾造型、整車配置、座椅原型、車聯網軟件架構等的設計。
但值得注意的是,D1 問世后,滴滴曾收獲短暫的喜悅,隨后便陷入艱難局面,而該公司早前與車和家合作的車型 D1 Plus 則已不了了之。
據悉,D1 最初是只針對網約車領域的車型,并不對外發售,而是通過網約車司機向滴滴平臺租賃的方式,對外出租使用。租金方面有兩種方案,半年租每月租金 4399 元,一年租每月租金 4299 元,在租車時還需繳納 1 萬元押金。
統計數據顯示,2021 年,D1 實現了 10176 臺的出租量,但 2022 年的數據則銳減至 994 臺。隨后便有 " 滴滴已戰略放棄 D1" 的傳言流出,并在 2022 年底,比亞迪D1 開始面向個人消費者出售。
與此前跟比亞迪合作的 D1 車型不同,滴滴與小鵬汽車 -W這次合作的 MONA 品牌首款車型,將加強自動駕駛技術能力,并會標配小鵬汽車 -W的 XNGP 智駕輔助系統,并預計首款車型將會在今年第四季度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小鵬汽車 -W與滴滴的合作意義重大,一方面,將推動小鵬汽車 -W正式進入多品牌戰略階段。
另一方面,小鵬汽車 -W也將成為首家獲得滴滴生態體系全面支持的整車企業,雙方將在多個領域探索互利共贏的長期合作機會,包括在滴滴平臺上小鵬汽車 -W車型的運營、品牌營銷、金融保險服務、充電設施建設、Robotaxi 以及國際市場方面的合作。(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陳偉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