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投資要點:
電子板塊觀點:中報預告頻出,受行業周期影響,多數公司業績大幅下滑。半導體終端消費依然低迷,海外芯片巨頭業績不佳,價格筑底,庫存去化緩慢。目前基本面依然在周期底部,關注Q4變化。
電子行業周報預告陸續出爐,多數企業業績受周期影響下滑較大,下半年或將有所好轉。
目前電子行業中報預告與公告企業超過30家,大約65%的預告企業業績呈現同比下跌或者虧損,多數龍頭企業凈利潤呈現60-90%的下滑。從公告來看,多數企業受到行業周期下行影響,表現為產品價格下跌、庫存累積、開工率下降等原因。目前半導體產業處于繼續筑底階段,價格下跌幅度有所放緩,預計Q4或將有明顯好轉。
存儲芯片價格下跌放緩,市場預期Q4有望見底。全球半導體觀察消息,受終端市場帶來的下行風氣影響,存儲器市場仍處于供過于求,亟待解決高庫存去化等問題。近期,南亞科、威剛等存儲器廠商表示看好整體產業已筑底,第4季供需有望恢復平穩。另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此前表示,預期第三季DRAM均價跌幅將會收斂至0~5%,目前供應商全年庫存應仍處高水位,實際止跌反彈的時間恐需等到2024年。NAND Flash方面,集邦咨詢預估,即便下半年有季節性旺季需求支撐,但目前買方仍持保守的備貨態度,估第三季整體NAND Flash均價持續下跌約3~8%,第四季有望止跌回升。
日本限制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新規正式生效,設備國產化空間進一步打開。繼美國與荷蘭之后,7月23日,日本政府起正式實施新芯片設備出口管制措施,涉及半導體前道制造設備所需的品類,包括光刻、刻蝕、熱處理、清洗、檢測等6大類23種半導體制造設備。隨著美國、荷蘭和日本等國相繼對中國半導體制造設備實施出口限制,半導體、泛半導體代工和IDM相關的企業獲取設備成本提高,進一步導致下游消費電子供應短缺,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替代迎來更廣闊空間與新契機。
電子行業本周跑輸大盤。本周滬深300指數上漲4.47%,申萬電子指數下降0.88%,行業整體跑輸滬深300指數5.35個百分點,漲跌幅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第30位,PE(TTM) 44.18倍。截止7月28日,申萬電子二級子板塊漲跌:半導體(-0.99%)、電子元器件(-0.47%)、光學光電子(-0.73%)、消費電子(-1.01%)、電子化學品(-0.91%)、其他電子(-1.56%)。
投資建議:(1)下半年周期有望筑底的高彈性板塊。關注存儲芯片的兆易創新、模擬芯片的圣邦股份;關注消費電子藍籌股立訊精密;被動元器件漲價的風華高科;面板繼續漲價的京東方A、深天馬A。(2)上游供應鏈國產替代預期的半導體設備、零組件、材料產業,關注中船特氣、華特氣體、安集科技、北方華創、富創精密。(3)中長期受益國產份額提升以及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行業紅利驅動的汽車電子,可以關注MCU的國芯科技、功率器件的宏微科技、斯達半導。
風險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預期;(2)國際貿易摩擦;(3)國產替代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