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高齡孕婦逐漸增多,妊娠并發癥和合并癥相比以前也增加了,如妊娠期高血壓,是很多高齡產婦面臨的風險。天津市人民醫院產科主任于芳提示,對于一般的高齡、高危孕產婦,要積極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并做好早期排查和篩選風險因素,做到早診斷、早干預、早處理。
妊娠期高血壓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如:既往子癇前期史、高血壓家族史、孕婦高齡、妊娠前超重、合并腎臟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非孕期血壓達到臨界值,也是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甚至子癇前期的高危因素。預防和干預妊娠期高血壓,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
按時建冊規范產檢
孕婦懷孕6周應到戶口所在地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孕婦健康手冊》,按時規范產檢。包括評估有無相關高危因素,定期監測血壓,化驗尿常規了解有無尿蛋白,化驗血常規了解血小板、血紅蛋白情況,眼科會診了解眼底情況,檢查體重增長情況以及胎兒生長趨勢等。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血壓波動過大,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孕中晚期以左側臥位姿勢最佳。除戒煙戒酒、低鹽飲食(每天<5g)以外,建議所有的孕婦孕早期(孕13周以前)進行醫院孕期營養門診咨詢,以指導孕期足夠的飲食營養管理,保證蛋白質及熱量的攝入充足。適度鍛煉,合理控制體重,對低鈣攝入人群(每日<600mg),建議每日口服鈣劑至少1000mg。
學會居家監測血壓
測量血壓前,被測者至少安靜休息5分鐘。測量取坐位或臥位。注意肢體放松,袖帶大小合適。通常測量右上肢血壓,袖帶應與心臟處于同一水平,必要時同一手臂至少測量2次。孕婦可以居家每天監測血壓1-4次,并列表記錄,若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則為異常,要盡快就診。每周至少監測體重一次,清晨空腹排空大小便,穿同樣多的衣服來監測體重,若出現體重突然增加(孕晚期每周體重增長>1kg)或者出現下肢過度水腫以及面部、手、足的嚴重腫脹,要及時就診。
若未能及早識別和及早發現,使其發展為重度,或孕婦已經有靶器官受損,需要轉診到三級綜合醫院,進行多學科聯合救治,嚴重的臟器損害及孕產婦死亡大多是可以避免的。(記者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