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6K飛掠過里根號航母的推測圖
日前,美國海軍“里根”號航母打擊群出現在南海附近海域,目的是支持菲律賓與中國的仁愛礁爭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此,中國除了出動至少5艘軍艦,從四個方向實現“包圍”態勢外,解放軍還出動轟-6K戰略轟炸機貼海飛行近300公里,對美軍“里根”號強制進行驅離。據稱,轟-6K在低空飛行接近到“里根”號航母附近30公里時,才拉高升起被美航母發現,但為時已晚。
而此時轟-6K打開火控雷達,逼使“里根”號進行90度大回轉以便脫離接觸,此舉顯示中國在南海地區已經對美軍形成極大軍事威懾。
官方報道的截圖說明了一切
對于轟-6K戰略轟炸機這次與“里根”號航母的“親密”接觸,是伴隨著空軍航空兵某團二大隊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這一榮譽而報道開來的,但是卻沒有細節。
因此,外界的解讀就很紛紜,有的堅持轟-6K飛越了“里根”號航母的上空,并推出了動畫視頻;
有的認為轟-6K在接近到“里根”號航母30公里處就轉向飛離了,兩者并沒有近距離接觸;有的則設法佐證轟-6K近距離接觸“里根”號航母是在4年前,并非是現在。
總之,各路媒體都是以猜測為主,誰也拿不出確實的證據來駁倒對方。
網友分析這次中美軍事親密接觸的地點
但有一個基本的共同點就是,轟-6K在遠距離超低空飛行后,在距離“里根”號航母30公里處開始爬升到正常高度,此刻美國航母才發現,但轟-6K已完成模擬攻擊任務,正快樂返航。
據判斷,轟-6K應該是在距離海面10米以下的超低空飛行,正是因為如此貼近水面靜默飛行,才逃過了美航母和護衛艦艇的探測,最終實現了中國的戰術目標。
那么,美國航母“里根”號是怎么應對的呢?據外媒報道,從“里根號”航跡可以看出,它確實做出90度大回轉,有可能是為了應對轟-6K對“里根”號進行鎖定的危險狀況。
當然,即便轟-6K沒有直接從“里根”號航母的上空飛掠而過,但就是這距離30公里,對于轟-6K這樣的大飛機而言,要實現脫離轉彎,也會有一個巨大的轉彎半徑。
所以,當轟-6K轉彎躍升到正常的巡航高度時,其距離“里根”號已不遠了,有可能美國航母上的官兵已能目視到轟-6K的身影。
而且,因為轟-6K打開了機載火控雷達進行了鎖定,所以美國航母上“雷達室和艦長室立即被刺耳的警報充斥”應該不是推測,而是真實存在的。
可以想定,美國航母指揮官一定氣炸了,這是蘇聯倒臺以來的第一次。
轟-6K攜載高超音速導彈威懾力更強
分析指出,轟-6K戰略轟炸機展示了中國空軍戰略轟炸力量的實力和勇氣,也反映了中國軍隊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方面的決心和能力。
轟-6K這樣近距離的警告,如果在戰時,就意味著敵艦早就被擊沉了。
由此可見,從南海的殲-16攔截到臺海的052D橫切,再加上這次轟-6K對“里根”號的貼近驅離,無不充分說明,解放軍在中國周邊地區已經對美國形成很大的軍事威懾。
這也證明,解放軍將一如既往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堅定維護臺海與南海地區和平穩定,這是一個大國的莊嚴承諾。
(軍評陳光文于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