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介編輯宋朝人在一本書中說:“韃靼無文字,每調發軍馬,即結草為約,使人傳達,急于星火。
2、”這是用結草來調發軍馬,傳達要調的人數呢!其他如藏族、彝族等,雖都有文字,但在一般不識字的人中間都還長期使用這種方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中央民族大學就收藏著一副高山族的結繩,由兩條繩組成:每條上有兩個結,再把兩條繩結在一起。
4、 有趣的是,不但我們東方有過結繩,西方也結過繩。
5、看樣子,咱們這個星球早就像個地球村了,只不過那時還沒有電報電話。
6、傳說古波斯王有一次打仗,命令手下兵馬守一座橋,要守60天。
7、為了讓將士們不少守一天也不多守一天,波斯王用一根長長的皮條,把上面系了60個扣。
8、他對守橋的官兵們說:“我走后你們一天解一個扣,什么時候解完了,你們就可以回家了。
9、”回頭我們再來看一件有趣的事情。
10、在我國古代的甲骨文中,數學的“數”,它的右邊表示一只右手,左邊則是一根打了許多繩結的木棍:――“數”者,圖結繩而記之也。
11、所以,數學研究所的門口,最好用木棍打幾個繩結作標“記”,連招牌都不用掛了。
12、和結繩幾乎同時或者稍后的一種記數方法,要算是書契了。
13、書契,就是刻、劃,在竹、木、龜甲或者骨頭、泥版上留下刻痕,留下“記”號。
14、《釋名》一書中說:“契,刻也,刻識其數也。
15、”意思是在某種物件上刻劃一些符號,以記數。
16、我們國家1974年在青海樂都縣發掘的原始社會末期的墓葬中,發現了49枚骨片,大小形狀都差不多,是與小孩的小手指差不多大小,但很薄的一個長方形。
17、在骨片的中部兩側有刻口,有的帶3個刻口,有的帶5個刻口,不少是帶一個刻口的。
18、如果一個刻口代表一個數的話,那么這40多枚骨片大約可表達從一到五六十間的任何一個自然數。
19、當然,這些小骨片也可用來計算。
20、十分有趣的是,公元1937年,人們在維斯托尼斯發現了一根四十萬年前的骨頭,是狼崽子的小腿骨,七?長,上面有55道深痕。
21、這是到2013年為止,最早的刻痕記數的歷史見證。
22、所以今后諸位如果在荒郊野地里撿得幾片骨片,可千萬要仔細,莫錯過了當一次業余考古家的機會。
23、隨著刻痕刻印的發展,漸漸地就出現了純粹的數字符號。
24、這可是一項光輝偉大的成就。
25、[1]2勾股定理編輯在古埃及,結繩計數還被用于制造直角。
26、古埃及人在繩子上打13個結。
27、得到12條線段。
28、使得每段線段長度相等。
29、利用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制造出一個直角。
30、據說這個辦法被利用于建筑。
31、即兩直角邊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和。
32、3數字推理編輯在公務員《行測》考試科目中的數字推理題有時涉及結繩計數原理,比如1212,2122,3211,131221,(311322),幾個幾理解為A個B,2122是說前面的數字有2個12個2;3211是說前面的數字有3個21個1;131221說前面的數字有1個31個22個1;因此按照1-2(正序);2-1(1,2顛倒);3-2-1(前面加上3)的順序,以此類推,下面應該是3-1-2(3不變,仍是1和2顛倒)因此說131221一共有1個3,3個1,2個2。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