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條措施發布 餐飲服務消費迎新利好
中國商報(記者 賀陽)7月3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其中提出,擴大餐飲服務消費。今年上半年,餐飲消費持續恢復,行業收入同比增長21.4%。
措施發布后,業內人士認為,措施將利好餐飲行業,并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海底撈、西貝餐飲集團等企業代表說,將采取更多措施開展業務創新、強化供應鏈建設、減少餐飲浪費,以更好滿足當前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介紹,新疆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南湖北路東社區所開設的百姓社區食堂,由社區通過引進第三方餐飲企業,每天提供十余種菜品和主食、水果等,并根據就餐老人不同年齡,收取不同的優惠餐費,90歲以上免費就餐。圖為在周邊居住的老人在食堂就餐。(圖片由CNSPHOTO提供)
上半年餐飲強勢復蘇
措施提出,擴大餐飲服務消費。倡導健康餐飲消費、反對餐飲浪費,支持各地舉辦美食節,打造特色美食街區,開展餐飲促消費活動。因地制宜優化餐飲場所延長營業時間相關規定。培育“種養殖基地+中央廚房+冷鏈物流+餐飲門店”模式,挖掘預制菜市場潛力,加快推進預制菜基地建設,充分體現安全、營養、健康的原則,提升餐飲質量和配送標準化水平。推廣透明廚房,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上半年,商務部舉辦了十城聯動共享美食佳飲、中華美食薈等系列活動,推動餐飲業加快恢復發展。
據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介紹,在消費領域有“四大金剛”之說,就是汽車、家電、家居、餐飲。今年上半年,餐飲在所有品類消費之中是增速最為亮眼的,高達21.4%。
餐企自發開展經營創新
今年以來,餐飲企業自發開展了一系列促銷活動,其中包括產品創新、場景創新等,以帶動業績提升。
西貝餐飲集團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自7月起,第二屆西貝暑假兒童美食節活動相繼登陸全國10座城市。8月19日、8月20日,西貝兒童美食節將走進北京。參與者不僅能在現場聽營養學專家答疑解惑,還能參加親子搓莜面等寓教于樂的活動,并進行現場品鑒?!?/p>
該負責人表示,西貝希望通過親子活動讓家庭顧客了解西貝獨特的美食文化與“綠色、天然、有機、趣味”的美食理念。同時,通過美食加深家長與孩子的情感鏈接。近5年來,西貝的兒童親子活動已經連續舉辦10萬余場,有80余萬組家庭報名參與,深受家庭顧客的喜愛。
作為火鍋行業的龍頭企業,海底撈則通過持續推出新品、革新菜單、深挖夜間消費潛力等方面增強與消費者的互動。
據介紹,從今年年初開始,海底撈下放了產品上下架的權限,店長和大區可以根據本地化需求去調整產品和服務,從而賦予區域更大的自主權,以便區域門店能夠深入洞察市場,緊抓消費者需求,助力整體經營水平持續提升。
在春夏全國產品上新中,海底撈推出涵蓋鍋底、葷菜、素菜、甜品和飲品五大品類的九款產品。此外,各區域門店根據本地顧客的多元化需求,進行服務和產品上的個性化創新。例如上海區域的黃燈籠椒鍋底、鮮切牛上腦,鄭州區域的胡辣湯、武漢區域的熱干面,區域化產品煥新加速,強化顧客的本地化體驗。
在場景創新方面,今年3月,海底撈利用生日月系列活動,進行聚會場景的多元化升級,在抖音平臺開啟“320生日嘉年華”官方直播,邀請何廣智等脫口秀演員分享與品牌的故事?;顒悠陂g,官方直播間曝光1.4億,銷售額破億元,成為首個正餐官方直播破億品牌。
隨著各地促消費、夜經濟的持續升溫,海底撈也推出全新的夜宵菜單,通過熱門IP聯動、演唱會第二現場深夜安可Party等舉措,將門店打造成消費者深夜聚會的好去處,持續釋放夜間消費活力。
供應鏈建設是“重中之重”
值得注意的是,餐飲業是一個受上游原料質量、功能和產品性能影響較大的行業。
對此,措施提出,要培育“種養殖基地+中央廚房+冷鏈物流+餐飲門店”模式。事實上,供應鏈的強化建設一直是連鎖餐飲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記者了解到,“中央廚房”已被廣泛運用于餐飲行業,尤其是連鎖化、標準化程度高的大中型餐飲企業。
西貝方面表示,借助集團各大央廚與生產基地,西貝能夠保障產品源頭的供應穩定,進一步加強對產品質量和核心技術的控制。另外,央廚和供應鏈端自建設以來每年都在進行迭代和創新,實現數字化管理,提升供給效率,降低要素成本。
以武川有機莜面基地為例,目前西貝有機基地認證面積近17萬畝,其中有機莜麥種植面積達5萬畝,每年可收割近萬噸有機莜麥,西貝有機莜面加工廠每年可產出數千噸高品質、精細化的有機莜麥粉。早在2019年,西貝就實現了有機莜面的全門店供應。
目前,西貝擁有華北央廚、華東央廚、華南央廚、泰安央廚、呼和浩特兩大工廠以及武川有機莜面基地、正藍旗奶食基地,實現了“生產基地+工廠+門店”的全產業鏈閉環模式建設,建立起圍繞餐桌的餐飲生態鏈條。西貝相關負責人表示:“在35年的發展歷程中,西貝打造了強大的供應鏈能力,供應鏈側的創新和改革為西貝實現中餐現代化提供了支持?!?/p>
同樣重視供應鏈建設的海底撈,在門店端,央廚直配菜“一菜一碼”、門店菜架信息化、IKMS管理系統等應用和推廣,正在推動后廚的智能化發展,減少人為操作帶來的潛在風險。
為減少供應鏈環節的浪費,海底撈推行的“中央大廚房+凈菜配送”模式,減少門店粗加工食材廢棄量;在物流配送上,則將產品由大包裝調整為小包裝發貨,節約運力和包裝,降低門店庫存,減少過期浪費。
平安證券研報提出,該措施將直接利好餐飲產業鏈。擴大餐飲服務消費,下游餐飲業的回暖將有效帶動上游食品飲料行業的B端需求恢復,尤其是速凍食品、預制菜、冷凍烘焙、調味品、啤酒等餐飲產業鏈上的子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