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以下內容從上海證券《醫藥生物行業周報:配方顆粒集采文件出臺,頭部企業長期受益》研報附件原文摘錄)主要觀點行情回顧:過去一周(日,下同),A股SW醫藥生物行業指數下跌%,板塊整體跑輸滬深300指數,跑贏創業板綜指。在SW31個子行業中,醫藥生物漲跌幅排名第12位。港股恒生醫療保健指數過去一周上漲%,跑贏恒生指數,在12個恒生綜合行業指數中,漲跌幅排名第1位。本周觀點:配方顆粒集采文件出臺,頭部企業長期受益中藥配方顆粒集采文件出臺,涉及200個品種。8月17日,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中藥配方顆粒采購聯盟集中采購文件(征求意見稿)》,在繼牽頭全國范圍內首個中藥飲片聯采之后,山東再次牽頭針對中藥配方顆粒開展集采。本次集采由山東、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海南、云南、西藏、陜西、青海、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5個省級單位組成省際聯盟,針對具有中藥配方顆粒國家藥品標準的200個品種開展,涉及金銀花、北柴胡、炒酸棗仁、當歸、黨參、白術、連翹、人參、陳皮、丹參、黃連等。配方顆粒集采醞釀許久,國標推出疊加醫保覆蓋推進等舉措奠定集采基礎。中藥配方顆粒納入集采為大勢所趨,先前受限于標準不統一、是否納入醫保等問題,隨著中藥配方顆粒試點工作結束,中藥配方顆粒國標推出,醫保覆蓋全面推開等,中藥配方顆粒進集采的條件逐漸成熟。從時間線來看,2021年2月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四部門共同發布《關于結束中藥配方顆粒試點工作的公告》指出,可將中藥配方顆粒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并組織審定中藥配方顆粒國家藥品標準。隨后,國家醫保局2021年8月在回應“關于加快中藥及配方顆粒進入集中采購的建議”中提到,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完善中成藥及配方顆粒質量評價標準的基礎上,堅持質量優先,以臨床需求為導向,從價高量大的品種入手,科學穩妥推進中成藥及配方顆粒集中采購改革。同年11月,中藥配方顆粒結束20多年的試點工作,納入中藥飲片管理范疇,正式實施備案制。至2021年12月,省際中藥(材)采購聯盟與三明采購聯盟在廈門聯合召開會議,合并成立全國省際中藥(材)采購聯盟,宣布由山東牽頭開展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中成藥聯盟采購工作。2021年后,各地陸續按照國家醫保局要求,將中藥配方顆粒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同時各地也在推進中藥配方顆粒的陽光掛網,促進交易公開透明。在經過多方準備后,2023年8月17日《中藥配方顆粒采購聯盟集中采購文件(征求意見稿)》正式出臺。競價規則相較溫和,40%降幅可確定獲得擬中選資格。根據集采文件公布的擬中選企業確定規則,申報品種報價降幅達到40%(按最高有效申報價計算,下同)及以上的企業,全部獲得擬中選資格;報價降幅不足40%的企業若獲得擬中選資格,須報價≤同品種所有有效申報企業最低報價倍,且視報價降幅達到40%及以上企業的數量,按照報價由低到高順序確定,具體而言,當報價降幅在40%及以上的企業數量在分別不多于3家、4-6家、7-9家、10家及以上時,報價降幅不足40%的產品擬中選企業數量對應分別為9、6、3、0家。我們認為此次競價規則較為溫和,40%的降幅可確定獲得擬中選資格規則設定,中標產品有望以價換量獲得更大市場空間。此外,最高有效申報價原則上以參與省份的醫藥集中采購平臺有交易記錄的相應品種加權平均價計算確定。各品種采購周期原則上為2年,自中選結果實際執行日起計算,采購周期內采購協議每年一簽。投資建議自2021年4月29日國家藥監局批準頒布第一批160個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以來,截至2023年8月15日,國家藥典委頒布了第五批配方顆粒國家標準,國標品種目前已擴充至265個。我們認為隨著配方顆粒國標品種數量持續增加,疊加配方顆粒集采開展,行業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同時具備規模生產優勢的頭部企業,有望持續受益。建議關注中國中藥、華潤三九、紅日藥業等。風險提示藥品/耗材降價風險;行業政策變動風險等;市場競爭加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