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菌技術的概念和原則_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及注意事項
1、環境要清潔,進行無菌操作前半小時,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
2、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防止塵埃飛揚。
(相關資料圖)
3、治療室應每天用紫外線消毒一次。
4、2、在執行無菌操作時,必須明確物品的無菌區和非無菌區。
5、3、執行無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將手擦干,注意空氣和環境清潔。
6、4、夾取無菌物品,必須使用無菌持物鉗。
7、 四、進行無菌操作時,凡未經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觸無菌物品或超過無菌區取物。
8、5、無菌物品必須保存在無菌包或滅菌容器內,不可暴露在空氣中過久。
9、無菌物與非無菌物應分別放置。
10、無菌包一經打開即不能視為絕對無菌,應盡早使用。
11、凡已取出的無菌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無菌容器內。
12、6、無菌包應按消毒日期順序放置在固定的柜櫥內,并保持清潔干燥,與非滅菌包分開放置,并經常檢查無菌包或容器是否過期,其中用物是否適量。
13、7、無菌鹽水及酒精、新潔爾滅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內敷料如干棉球、紗布塊等,不可裝得過滿,以免取用時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14、 玻璃器皿的消毒和清潔⑴新購玻璃器皿的處理新購玻璃器皿應用熱肥皂水洗刷,流水沖洗,再用1%~2%鹽酸溶液浸泡,以除去游離堿,再用水沖洗。
15、對容量較大的器皿如試劑瓶、燒瓶或量具等,經清水洗凈后應注入濃鹽酸少許,慢慢轉動,使鹽酸布滿容器內壁數分鐘后傾出鹽酸,再用水沖洗。
16、⑵污染玻璃器皿的處理①一般試管或容器可用3%煤酚皂溶液或5%石炭酸浸泡,再煮沸30分鐘,或在3%~5%漂白粉澄清液內4小時,有的亦可用肥皂或合成洗滌劑洗刷使盡量產生泡沫,然后用清水沖洗至無肥皂為止。
17、最后用少量蒸餾水沖洗。
18、②細菌培養用的試管和培養皿可先行集中,用1kg/cm2高壓滅菌15~30分鐘,再用熱水洗滌后,用肥皂洗刷,流水沖洗。
19、③吸管使用后應集中于3%煤酚皂溶液中浸泡24小時,逐支用流水反復沖洗,再用蒸餾水沖洗。
20、④油蠟沾污的器皿,應單獨滅菌洗滌,先將沾有油污的物質棄去,倒置于吸水紙上,100℃烘干半小時,再用堿水煮沸,肥皂洗滌,流水沖洗。
21、必要時可用二甲苯或汽油去油污。
22、⑤染料沾污的器皿,可先用水沖洗,后用清潔或稀鹽酸洗脫染料,再用清水沖洗。
23、一般染色劑呈堿性,所以不宜用肥皂的堿水洗滌。
24、⑥玻片可置于3%煤酚皂溶液中浸泡,取出后流水沖洗,再用肥皂或弱堿性煮沸,自然冷卻后,流水沖洗。
25、被結核桿菌污染或不易洗凈的玻片,可置于清潔液內浸泡后再沖洗。
26、2、無菌器材和液體的準備將玻璃器具中的培養皿、培養瓶、試管、吸管等按上述方法洗凈烘干后,用一潔凈紙包好瓶口并把吸管尾端塞上棉花,裝入干凈的鋁盒或鐵盒中,于120℃的干燥箱中干燥滅菌2小時,取出備用。
27、對于手術器械、瓶塞、工作服以及新配制的PBS洗液,則采用高壓蒸氣滅菌法,即在15磅的條件下,加熱20分鐘。
28、而對于MEM培養液、小牛血清和消化液等需用G5或G6濾器負壓抽濾后使用。
29、3、無菌操作過程在無菌操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工作區的無菌、清潔。
30、因此,在操作前20~30分鐘要先啟動超凈臺和紫外燈,并認真洗手和消毒。
31、在操作時,嚴禁喧嘩,嚴禁用手直接拿無菌物品,如瓶塞等,而必須用消毒的止血鉗、鑷子等。
32、培養瓶應在超凈臺內操作,并且在開啟和加蓋瓶塞時需反復用酒精燈燒。
33、對于吸管應先用手拿后1/3處,戴上膠皮乳頭,并用酒精燈燒烤之后再吸液體。
34、4、常用清潔液的配制法⑴重鉻酸鉀清潔液:可根據不同需要,選用下列的任何一種濃度。
35、先將重鉻酸鉀溶于水中,再慢慢加入濃硫酸。
36、注意,此時可產生高熱,應防止容器破裂。
37、重鉻酸鉀清潔液除污力強,腐蝕性大,應避免接觸皮膚和衣服。
38、為防止吸收空氣的水分而變質,此液應貯存于帶蓋的容器中。
39、如清潔效力較差,可再加入少量重鉻酸鉀及濃硫酸,還可繼續使用。
40、直到液體變藍綠色,即不能再用。
41、配制重鉻酸鉀清潔液時,宜用耐高溫的陶瓷缸或耐酸搪瓷或塑料容器。
42、使用玻璃器皿時,應特別注意防止產生高熱而破裂,切忌用量筒來配制。
43、⑵磷酸三鈉將其配成5%~10%水溶液,可用于洗滌玻璃器皿上的油污,但經常使用腐蝕玻璃,使器皿表面模糊、毛糙。
44、⑶硝酸清潔液將其配成50%水溶液,可用于清潔微量滴定筒。
45、⑷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鈉鹽)將其配成5%~10%水溶液,可洗脫粘附于玻璃器皿內壁的白色沉淀物。
46、⑸尿素溶液尿素是溶解蛋白質的良好溶劑,適用于洗滌粘附有血液血清等蛋白質的吸管、試管等。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