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流量”為價值 看九龍坡文旅如何探索實踐
九龍美術半島。九龍坡區文化旅游委供圖
8月12日一大早,家住合川的周琨博帶著妻子和孩子,來到重慶動物園游玩。“每年暑假帶娃兒到動物園耍,是我們家的‘傳統’,沒想到今年來動物園的人這么多。”周琨博說道,重慶動物園似乎和李子壩輕軌穿樓、洪崖洞一樣,儼然是一個網紅打卡點了。
據了解,僅今年7月,重慶動物園就接待游客56.08萬人次,同比增長148.60%。
(相關資料圖)
重慶動物園熊貓館游客頗多。九龍坡區文化旅游委供圖
劃得著 25塊錢看22只熊貓
重慶動物園,原名西區公園,最早于1955年開放,占地面積43.5公頃,是集科普宣傳、動物保護、科學研究和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城市動物園,也是全國大熊貓數量最多的動物園之一。
變化發生于今年初,此前,熊貓丫丫的遭遇掀起了一波大眾對于熊貓的關注熱潮,各個動物園紛紛曬出了自己的當家“國寶”。不曬不知道,重慶動物園居然有21只熊貓,再加上上個月出生的新生熊貓寶寶,已經有22只了。有網友開玩笑:重慶動物園的門票才25塊錢,相當于一塊錢出頭就能看到一只熊貓,真值啊,況且里面還有那么多其他的動物呢!不僅如此,重慶動物園還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金貓和云豹的動物園。
而動物園的熊貓們本身也非常“吸粉”,頂流“四喜丸子”——“雙重喜慶”圍坐在一起喝下午茶萌態可掬的樣子,讓不少原打算去成都看熊貓的外地游客轉道來了重慶。大家對于重慶動物園的喜愛,也體現在數據上。今年五一假期,重慶動物園接待游客42.5萬人次,創造了建成開放以來的最高紀錄。
第二屆長江文化藝術周暨中國·重慶首屆國際光影藝術節活動現場。九龍坡區文化旅游委供圖
抓機遇 讓“流量”變“留量”
“如何吸引更多游客?如何帶動全區文旅產業更高質量發展?”區文化旅游委黨委書記、主任趙瑋介紹,首先就是“翻翻家底”,梳理九龍坡現有的文旅資源。難擋“國寶”魅力而紛至沓來的游客,讓九龍坡加快破解流量密碼,推動了將流量轉換為真金白銀的進程。
一番梳理盤點,區文化旅游委確定了一個思路,就是保證節會有“亮點”、宣傳有“爆點”、產品有“看點”,在此基礎上,再創新形式、更新業態、煥新活動。
在這樣的思路指引下,今年1月初,九龍坡成功舉辦第二屆長江文化藝術周暨中國·重慶首屆國際光影藝術節,有效提升了九龍坡知名度、美譽度;5月中旬,九龍坡又發布了十大主題游,讓游客暢游九龍坡,體驗一段幸福旅程;6月下旬,九龍坡又承辦了“成渝地·巴蜀情”雙城文化藝術周活動……
留下來之后,更要帶動消費,如果旅游產品品質不夠、服務不到位,會影響游客體驗,進而影響客源的持續性。趙瑋介紹,與梳理資源同步進行的,是提升服務,主打一個行穩致遠。
“這里所說的服務主要是針對游客,但又不止于游客。”趙瑋說。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區累計接待游客2722.1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01.65億元,其中過夜游客289.31萬人次,同比增速全市第一。
內外兼修 城市旅游釋放新活力
“但流量只是一時的,在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城市景點在享受新媒體精準營銷的紅利時,也要思考如何挖掘自身文化內涵,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就是‘練內功’。”趙瑋介紹。
據了解,為了加強示范點位升級,九龍坡聯合渝中區、沙坪壩區向文化和旅游部申報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示范區,同時還獲評市級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試點區,而九龍意庫已獲得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資格,正推進示范園區創建。重點打造的文教商旅融合發展新平臺——五洲世紀文化創意中心,業已有序推進招商中,“重演LIVE”項目成功入駐,也是我市首個LIVE現場劇院。
文創產品的開發設計也是緊鑼密鼓,沉香文創“玉瓶清露”、熊貓香插、九龍意庫藝術家聯名小雕塑、周君記重慶小面面面俱到禮盒、《茶館江湖》交通茶館文創茶器禮盒、草木人間·香熏禮盒、巴國城剪紙等經過了專業認定,走進大眾視線。
一手抓質量,一手引流量。“內”在升級文化內涵之后,還要“外”在創新旅游推介方式。除了如今已經用得比較熟練的短視頻平臺,區文化旅游委還精心組織展覽展示,一方面參加第十一屆重慶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第八屆中國西部旅游產業博覽會、中國文化和旅游IP授權系列活動、重慶世界遺產暨文旅精品展等大型展會“刷經驗”。
重慶市劇本娛樂行業發展試點區縣授牌儀式。九龍坡區文化旅游委供圖
重培育 文旅項目多點開花
事實上,對如今的旅游者來說,觀光已經不是唯一的需要。針對不同的旅行群體,需要培育更多的文旅項目,才能細水長流。趙瑋介紹,針對這個問題,區文化旅游委也在新業態營造上發力,爭取讓流量蝶變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最近,區文化旅游委正在與城市更新建設有限公司聯動,商討民主村接下來的打造,學習國內街區發展的先進模式,積極布局硬件建設、挖掘更多代表性IP形象,并計劃在中秋節、國慶節雙節前夕,開展相關活動,達到引流的效果。
此外,區文化旅游委正力爭引進中鐵文旅、快看世界、北冥有聲數字內容創新創造中心等項目,協調推進重慶美術館、重慶非遺博覽園等市級項目落戶,依托五洲世紀文化創意中心、九龍意庫、京渝國際文創園、重慶(九龍坡)文化旅游裝備制造產業園等平臺招引更多文旅項目進駐。
同時,加快推進楊家坪步行街創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做好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建設評估總結和經驗推廣,力爭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
“我們將以流量復蘇提振市場信心,更進一步帶動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千方百計實現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和旅游及相關產業的穩健增長。”趙瑋說。(周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