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熱點-QFII制度助力中國資本市場不斷完善——訪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
【資料圖】
2003年7月,瑞銀通過QFII完成外資購買A股股票第一單,意味著QFII正式在我國證券市場上參與投資。過去20年,伴隨我國資本市場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以及各方面配套政策措施的逐步完善,QFII制度也走向成熟。
“QFII制度的引入助力推動中國資本市場更加完善,促進資源更加有效配置。”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表示。
據統計,目前全市場共有768家QFII機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QFII共現身405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其中,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銀、阿布達比投資局等外資巨頭均建倉多只個股。QFII投資者目前已成為中國資本市場重要的參與者。
在房東明看來,外資進入中國這類新興市場時主要看重兩個因素:一是從全球資產配置角度出發,在資產相關系數較小的情況下,投資的風險收益比往往更高;第二,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資本市場規模在全球也排名第二,且兼具廣度與深度,很適合海外中長期資金進行投資。
過去20年,QFII取得了優異的投資業績。房東明分析稱,一方面,QFII聚集了全球最優秀的基金經理,具有豐富的投資經驗和較強的投資能力。另一方面,過去20年,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對資本市場和優秀企業的推動作用,使得海外投資者能夠在一個經濟良性發展、頭部企業做大做強的市場中挑選到優質公司。
“海外投資者可以分為短中長線三類,其中長線投資者的投資回報較高。但最近兩三年,很多量化投資策略通過中短線投資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狈繓|明稱。
在房東明看來,隨著A股市場交易成本的不斷下降,以及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將有越來越多的投資策略進入A股市場,同時QFII的覆蓋范圍也日趨廣泛。
“QFII在A股市場的換手率比市場平均水平低,但其換手率或投資策略的實施與市場開放程度和交易成本也有一定關系。如果交易成本過高,則對交易型策略不利,但隨著市場不斷開放,交易成本不斷下降,這類交易型策略會增多??傮w而言,我們認為,QFII持倉范圍越來越廣,與量化和對沖策略不斷進入A股市場有一定關系。”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