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一門重要的藝術形式。作為一種優美的書寫藝術,其不僅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還代表了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和一種藝術價值。在近年來,書法逐漸受到了各個領域的認可,成為一門廣受歡迎的特長和愛好。在這樣的背景下,將書法納入中高考體系也逐漸成為了一種趨勢。
1. 為什么要練書法
書法練習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訓練,可以有效鍛煉人的身心健康和智力能力。俗話說“心靜自然凝墨”,書法練習需要精神的集中與投入,消磨時光、排解情緒,幫助人們從繁雜的生活中抽身出來,有一種超越塵世的美好心境。此外,書法也是一種藝術形式,難度較高,需要較長時間的練習才能見成效。在不斷琢磨完善的過程中,書法練習方式多樣,由此所帶來的感性和認知的優美體驗也讓人康復深沉。
2. 北京率先實施,各省在行動
北京市率先將書法納入中考語文考查范圍,不僅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也是對藝術價值的肯定與支持。隨著書法教育的不斷推廣和普及,各地也紛紛加入了這場書法教育熱潮,將書法納入到中高考體系中考查和評分,成為了一種全國性的趨勢。
比如,近年來四川省也在逐步推廣書法特長考核考試實踐和體系的建設,以此來促進書法的發展和傳承。同時,書法作為一個藝術特長也成為了中小學教育體系中重要的學科之一,全國中小學生均可通過書法特長獲得10分特長加分。可以看出,書法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和關注。
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試說明》中出現的微調,更為書法教育的推廣和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北京教育考試院指出,今年的中考考試說明突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其中書法被納入到語文學科中擴大考查的范圍,增考了認識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這對于推廣書法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 書法納入中高考越來越普遍
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地區將書法納入到中高考體系中進行考查和評分。實際上,書法通過多年的發展和推廣,已經商獲得社會、家庭和教育機構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可見其發展潛力巨大,成為廣受歡迎的文化和藝術形式。
4. 習書的奧義:勤奮堅持、取法乎上和平常心
學習的過程需要耐心、恒心和毅力,需要不斷地積累和總結,也需要去學習復刻先賢的書法風格和技巧。習書過程中,對書寫者的精神素質有著很高的要求,習書需要勤奮堅持、取法乎上和平常心。通過書法的練習,我們可以得到一種精神的凈化和提升,使我們在學習、生活和社會交往中更有格調、更具靈魂。
將書寫納入中高考體系,對于鼓勵和推動書法教育的發展、促進中華文化傳承有著積極的意義。當然,書法也不應僅僅成為一門考試學科,我們更應該學會用一種奧妙的書寫方式,借用文字之神,創造出一份優美、富有魅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