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暑、外傷、胃腸炎、心腦血管疾病……
高溫突襲這些病趁熱找上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氣炎熱,由高溫引發的系列“夏季病”也逐漸增多。
6月28日,記者從我市各大醫院了解到,急診患者明顯增多,主要包括中暑、外傷、胃腸炎、心腦血管疾病、感冒發燒。
急診患者增多
“孩子惡心、嘔吐,快幫看看這是怎么了?”6月25日,市民李女士帶著孩子來到市第四醫院急診室。
李女士說,當天孩子和同學在室外玩了一上午,中午時孩子說難受,伴有惡心、嘔吐癥狀。經醫生診斷為中暑。
記者了解到,前幾日連續的高溫天,很多人因承受不住天氣的變化吹空調、吃冷飲,引發胃腸炎住進醫院。
“這幾天患者要比之前增加5%,這和氣候變化有一定的關系,中暑、感冒發燒、心腦血管疾病……”市第四醫院急診科主任傘春雨說,人體在高溫下,體溫調節會出現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受到損害就會中暑,多發于戶外工作者、老人、孕產婦。
根據往年經驗,中伏是中暑高發期,因此,市民在一天當中溫度最高的時候要減少外出。
外傷患者不少
“醫生,我的胳膊摔了一下,太疼了,快幫我開點藥吧!”6月27日,一位女士來到市第四醫院急診室對醫生說。
女子表示自己走臺階時,腳下一滑摔倒了,胳膊著地劃出了血,隨后醫生對女孩的胳膊進行了消毒、包扎。
無獨有偶,6歲的彤彤和小伙伴騎自行車比賽,一不小心摔倒了,腿部受傷。
采訪中醫生告訴記者,近段時間,因戶外活動而受傷的學生逐漸增加,大多是打鬧中不小心磕碰的,對此家長應提高警惕。
此外,由于夏天人們衣著減少,使得外傷患者中因裝修、做工等造成的電鋸傷也不少。
這類患者注意
6月25日,家住讓胡路區的一位72歲老人突發疾病,家人隨即將老人送至醫院急診室,心電圖檢查顯示老人是急性心肌梗死發作。
傘主任說,最近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所增加,人體對氣溫變化極為敏感,氣溫的驟然升高或降低都可能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發生。
冠心病、高血壓患者在夏天應該注意,出現不適要及時就醫。
提醒市民:夏季應多喝水,飲食要清淡;慢性病患者要堅持服藥,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要適度運動。
情緒也會中暑
最近這幾天,家住讓胡路區的孫女士晚上睡不好覺,白天心情煩躁,不愛吃飯。
記者在市心理保健調適中心了解到,近期焦慮、心神不寧、失眠患者有所增加,與上個月相比增加10%左右,而導致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與“熱”有關。
市心理保健調適中心中醫心理病區主任孟輝介紹,人的情緒與外界環境有著密切聯系,氣溫高時人的情緒容易波動,易出現心情煩躁、心神不寧、記憶力下降、失眠等癥狀,醫學上稱之情緒中暑。
主要表現有: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對別人發火;對什么事都不感興趣;經常固執地重復一些動作。
預防情緒中暑,歸根結底要提高對環境的適應性,面對高溫天氣要放平心態,盡量做到心靜自然涼。
晚上睡覺適當使用空調、風扇降低溫度;適當喝涼茶、冷飲;少喝酒、少吃刺激性食物;多聽寧靜的音樂,少去嘈雜、人群密集的地方。
大慶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鄒影 圖片由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