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壹財信
(相關資料圖)
作者:蘇向前
2023上半年的股市走勢極致分化,如果沒有人工智能的劃時代突破,或許股市前六個月都沒有任何一條可以支撐門面的主線。即便AI如火如荼,畢竟能夠精準布局這一前沿科技主題的基金產品僅是少數,多數權益產品上半年成績并不及格。
尤其,部分基金公司的權益一哥也在這樣的變化中迷失,比如排名前三十位的興業基金的權益“一哥”劉方旭。天天基金網顯示,這位累計任職時間超過七年半的基金經理老將,目前在興業基金總共管理4只產品,但是合計的管理規模不到35億元,特別是2023年到目前為止,這四只基金的年內凈值增長率均為負數。
唯一任職回報翻番產品
興業國企改革疑錯過中特估
作為劉方旭最早管理的產品,興業國企改革兩類份額在一季度末的合計規模還不到2.8億元,雖然在他管理期間的任職回報已經實現了翻倍,但是今年的業績表現欠佳。到端午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A類份額的年內業績為-3.44%,C類份額的年內業績為-3.53%。
原本今年中特估長時間的大紅大紫,興業國企改革的主題與之非常貼近,但是基金的凈值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非但沒有出類拔萃的表現,甚至連不虧這一基本要求都沒有做到。由于目前基金二季報為時尚早,因此我們只能通過基金一季報大體推斷原因。
在去年的基金四季報中,我們還能看到包括中國中免、中國海油、中國神華和中航重機等“中字頭”公司,盡管并不都是國企公司,但是至少行業的分散還是體現了均衡配置的味道。但對比從3月31日時的十大重倉來看,我們能夠看到的是更偏白酒的風格體現,比如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古井貢酒和山西汾酒都在重倉名單中,遺憾的是作為復蘇線上最重要的一環,白酒受累于經濟弱復蘇,中間商在疫情期間囤酒導致行業庫存消化尚需時間。
從一季度重倉的另外五家公司來看,我們發現包括了招商銀行、海爾智家、紫金礦業、格力電器和萬華化學,基本也都是普通投資者耳熟能詳的藍籌權重股,但是從今年的市場表現看,復蘇線或許只能把希望放在下半年經濟數據改善上了,這里面格力電器和紫金礦業年內走勢最強,但同一時間段還不到20%。
在一季報中,基金經理劉方旭表示“整體而言,市場大概率已基本完成震蕩筑底,預計2023年主要股指將有較好表現。下一階段,本基金將在對消費、價值、周期等主要品類資產進行均衡配置的基礎上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目前來看,當時他的判斷顯然存在著失誤。
挖來銀河基金老將錢睿南
兩年來僅管一只基金杯水車薪
值得注意的是,興業基金近兩年來也在發力權益類基金市場。2021年,公司引入了行業元老級人物錢睿南加盟,擔任公司副總經理、權益投資總監。錢睿南管理的興業興睿兩年持有,截至一季度末規模合計74.6億元,自2021年12月成立至今回報率為-9.24%。
從他的產品第一季度重倉股來看,《壹財信》發現紫光股份、康恩貝等多只重倉股年內出現超過20%的漲幅,目前僅有晨光生物、平安銀行兩只重倉年內同期出現下跌。但是,為何基金卻僅出現大約1個點的漲幅呢?
最大的問題可能出在錢睿南的思路比較保守上,3月31日時的第一重倉股為康恩貝,但占比不到5%,另外6只重倉股的占比都不到3%。這樣的低配,要想做出業績也就很難了。他在季報中做二季度投資前瞻時,仍然是維持了謹慎的思路“本基金管理人將保持合理的倉位,積極優化組合,努力尋找多領域的優秀標的。行業層面本基金中期看好人工智能爆發驅動的TMT投資機會,基本面和政策環境均在好轉的醫藥行業,看好調整逐步到位的新能源行業、以及服務性消費行業,關注地產產業鏈數據變化的情況。”
此外,作為在公募圈中成名多年的老將,公司將他挖來委以重任,但是為何至今只讓他管理一只產品呢?與此同時,興業基金的高管層面本月出現了變動,6月10日,興業基金對外披露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原總經理胡斌因工作變動原因離任,現任董事長葉文煌自2023年6月9日起代任公司總經理一職。
由此看來,要想改變公司多年債強股弱的格局,還要公司有石破天驚的明星產品出來,至少權益“一哥”要有實打實拿得出手的成績,這樣才能在高手環伺的上海公募圈中謀得屬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