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戈任已被解決,俄高層還有4股勢力,需要普京政府挨個清零
兩名接近克里姆林宮的消息人士日前透露,克里姆林宮認為,在普里戈任死后,俄羅斯很有可能會發生新的軍事叛亂,因此克宮已經命令俄羅斯安全部門,隨時準備應對新的緊急情況,防止類似于“瓦格納事件”的混亂再度爆發。
(資料圖)
【克宮認為,普里戈任死后,俄羅斯很有可能會發生新的軍事叛亂】
克宮的擔心不無道理。普里戈任的死,雖然意味著俄羅斯少了一個不穩定因素,但國內仍存在四股勢力,時刻威脅著莫斯科的權力,需要普京來“清理門戶”。他們按照威脅程度從大到小來排,分別是具有極端民族主義色彩的“皇俄派”、傳統的親西方派、瓦格納的殘余勢力、以及以車臣為代表的地方勢力。
首先是皇俄派,它對克宮的威脅是最大的。瓦格納背后其實就有皇俄派的支持,雖然說普里戈任與著名皇俄派人物——斯特列科夫表面看起來有很大分歧,但實際上兩人都算是皇俄派的發聲筒。這些人有資本、有政治影響力、與教會關系密切,對克里姆林宮的威脅最大。
【瓦格納背后其實就有皇俄派的支持】
其次,是俄羅斯的“親西方派”。“親西方派”,顧名思義,就是這個派系的俄羅斯政客,主張全面倒向西方。雖然“親西方派”過去在俄羅斯政壇中有很大的影響力,但在俄烏沖突爆發后,被打壓得很慘,基本不發聲了。或者就另辟蹊徑,像梅德韋杰夫這種的,就開始裝作“強硬”,以此為自己謀求更多的政治利益。
這里需要強調一點,這些“親西方派”不在俄羅斯國內政壇上發聲,并不代表它們就不存在了。因為西方眼中俄烏沖突的最好結局,就是“親西方派”上臺代替現任俄羅斯政府,因此他們給“親西方派”的資源并不少。從這一點來看,“親西方派”對克里姆林宮的威脅,其實并不低。
【俄烏沖突爆發后,梅德韋杰夫一改往日“親西方”立場,走起了強硬派路線】
再次,就是瓦格納殘余勢力。作為巔峰時人數達到5萬人的私人雇傭兵組織,雖然在“瓦格納事件”結束后,其規模和實力遭到了不同程度地削減,但即便如此,仍愿意跟普里戈任到白俄羅斯、到非洲的人并不少,最起碼上萬。更重要的是,他們手里有槍,而且訓練有素,有戰斗經驗,戰斗力非常強悍。
另外,對于普里戈任的死,有不少瓦格納戰士認為,俄羅斯政府可能是幕后黑手。此前就有報道稱,在確認普里戈任墜機身亡后,就有一部分瓦格納戰士從白俄羅斯向俄白邊境移動,目前尚不清楚這些人是回到俄羅斯“解甲歸田”,還是替普里戈任“復仇”。總之,莫斯科現在最主要盯著的,就是這伙人。
【對于普里戈任的死,有不少瓦格納戰士認為,俄羅斯政府可能是幕后黑手】
最后,便是以車臣為代表的地方勢力。這些地方勢力的威脅程度排在最墊底,并不是因為他們實力不行,或者說野心不足,而是因為他們本身就長期靠著莫斯科輸血,他們的最大金主就是克宮,所以他們沒理由主動起事。
可一旦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上打輸了,莫斯科沒錢輸血了,那么像車臣這種“反骨仔”,很可能會掀起新一輪的“獨立”浪潮——小卡德羅夫忠于的是普京本人,不是俄羅斯。
面對這些國內的不穩定因素,莫斯科也的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確保國內的安全和穩定。
針對皇俄派,莫斯科下令逮捕了其代表人物斯特列科夫,把他送進了監獄,不讓他繼續在社交媒體上繼續發聲。斯特列科夫此前曾批評“克里姆林宮過于軟弱”,并呼吁俄羅斯應該盡快對烏克蘭宣戰,全面升級戰事,宣布全國戒嚴以及總動員。
【小卡德羅夫忠于的是普京本人,不是俄羅斯】
針對親西方派,俄羅斯通過將他們列入“外國代理人”名單,切斷其與海外資金的聯系,限制他們在俄羅斯國內的行動。實際上,在如今俄羅斯的輿論環境下,根本就沒有親西方派的生存空間。
針對殘余的瓦格納勢力,克宮則雙管齊下。一方面,他們已經停止了向白俄羅斯支付瓦格納的駐扎費用,迫使他們離開白俄羅斯;另一方面,克宮正在物色新的瓦格納首腦人選,代號“白發”的瓦格納高級指揮官,也是前俄軍上校特羅舍夫,可能將成為瓦格納新的話事人。
另外,克里姆林宮還下達了一項命令,要求包括瓦格納成員必須在俄羅斯國旗前宣誓,忠于國家與憲法。
而針對以車臣為代表的地方勢力,莫斯科的辦法并不多,在中央財政本來就捉襟見肘的情況下,他們只能繼續向這些地方輸血,用錢來換忠誠。只不過這種忠誠能維持多久,很難說。
普里戈任的死,并不代表克里姆林宮就能松口氣了,這四大勢力,莫斯科必須時刻盯著,他們不光要應對隨時都可能“爆雷”的瓦格納剩余勢力,同時還要防范國內其他蠢蠢欲動的勢力,如果俄烏前線出現大的問題,那么俄羅斯國內很可能會掀起一場新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