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平臺選擇方法論:相對準、絕對快
對于企業來說,產品推廣最核心的工作是推廣基調的定位。落實到工作中就是核心關鍵詞的定位,那么在確定好產品基調之后,如何才能把推廣工作的成效最大化,就取決于推廣平臺的選擇。
為了避免出現因為渠道選擇而浪費預算、耽誤推廣節奏的情況,下面會系統的給大家梳理一下選擇推廣平臺的方法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平臺選擇的核心思想:相對準、絕對快
從企業主的角度出發,很多人希望通過推廣拿到絕對精準的詢盤,這個是不現實的。
首先我們要討論一個問題,就是什么樣的詢盤才叫精準詢盤?
個人對這個事情的看法是,有一定購買意向的詢盤,都叫精準詢盤。而不是“一定會購買”的詢盤。
一定會購買的詢盤那不叫詢盤,那叫消費者。
目前的現狀是,大部分企業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對潛在客戶來說,都不是獨有的。那消費者自然會有貨比三家的心理,既然可以貨比三家,那就幾乎不存在所謂的絕對精準一說。
所以,企業主首先就不應該有這樣的思想,如果用這樣的想法去評判渠道,那幾乎沒有一個渠道可以做。
事情,總歸還是要做的。
在選擇渠道的時候,要做到相對準就可以了。比如你是做化工產品加工的,你的客戶會不會去百度搜索產品?當然有可能。但是你能說去百度搜索的人都一定會購買你的產品嗎?也不一定。
但是它是相對精準的,所以這個渠道就可以做。
與此相對比,會不會有人去小紅書搜化工產品呢?當然也不是絕對沒有,但是從大的概率上說,這個可能性比較低,所以這個渠道就一定不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去做。
這就是相對準。
再說絕對快,篩選下來你會發現,相對準的渠道可能有3-5個,那到底要先開始做哪一個?用什么內容去做?
這個事情的決定,就要絕對快,不能拖泥帶水。即使是經驗非常豐富的項目操盤手,也不敢說什么內容投放進去就一定是對的。
那是不是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想清楚了再去做推廣動作呢,當然不是。你會發現這個事情是無論如何也想不清楚的,因為市場、用戶行為都是不可預測的。
沒有經過實踐,任何想法、結論都是拍腦袋,除了浪費時間沒有任何作用。
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只能嘗一嘗。
只要確定好基調,快速的去小成本的嘗試,馬上對策略進行微調,之后才能根據成效對渠道進行取舍。
2、如何看待免費渠道和付費渠道
這是另一個十分常見的問題,很多人癡迷于免費渠道,覺得免費渠道反正不要錢,就算最后沒效果,也沒有賠上什么。
這是大錯特錯的,有這個想法的人,不免可以反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你到底是為什么才要推廣產品?
無非是想把產品賣出去嘛,想把產品賣出去,就要想怎么才能把產品賣出去且賺錢。渠道是否付費根本就不是核心問題,不管渠道是否付費,只要它能在利潤接受范圍內,且能把產品最大化的賣掉,那就是好渠道。
免費渠道是不要錢,但是做了沒效果,時間、人力工資那不是成本嗎?
講這些,并不是給大家灌輸免費渠道不好的思想,而是說,判斷渠道是否有效的標準要對。
對于免費渠道和付費渠道,本沒有好壞一說,渠道的選擇要講究搭配。你的人力、預算就是你手里的棋子,要把有限的棋子收益最大化的利用起來,不要只是計較雞毛蒜皮的事。
3、千個人,一副藥,吃了保沒效
還有一些人,癡迷于解決方案這個詞。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這個詞的,個人認為這是個極大且不太負責的詞,能做解決方案的公司,不多的。
不要覺得那種一套完整的推廣方案是好東西,那個東西給你是這個,給別人也是這個。
我們生病的時候不會想著說別人的病和我差不多,我也吃他的藥,那為什么在推廣上反倒信了這一套呢。
每個企業的預算、產品、優勢都不一樣,方案也一定是針對具體的公司、產品才給的出來。
所以大家在做推廣方案的時候,可以借鑒別人的思路,但是一定不要照搬照抄。
還有提醒一下,關于競爭對手研究這個事。也是一個道理,我們要不要研究競爭對手,當然要。
但是一定要按照競爭對手的路去走嗎?一定不要。能看到的只是結果,它的過程我們是看不到的,從一個成功的結果反推,過程一定是美好的。
但是很遺憾,產品推廣的過程是不支持反推的。
4、具體渠道的推薦
不知道有多少人比較期待這個環節,但是很遺憾,這里是空白的。
如果能堅持看到這里,相信你已經知道為什么這里是空白的,并且你也有了基礎的渠道選擇思路。
對于推廣這件事,唯一不變的就是它時刻在變。所以即使是我們這樣專門做這個的服務商,也不能說一套方法可以拿來用十年。
但是為什么經驗多的人判斷會相對準呢,就是因為即使渠道在變,但是核心的思想、沉淀的經驗還在,所以判斷的會相對準一些。
不過對沒有這方面經驗的企業主來說,也完全不必過于擔心,從無到有的過程都是觸類旁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