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滴灌”提高干部“免疫力”——“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專題紀律教育系列訪談之八
(相關資料圖)
□本報記者 劉勰
“對于紀律教育而言,‘把對脈’只是第一步,讓受教育者靈魂受到觸動,實現‘療效好’才是關鍵。”7月31日,洛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祁建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洛陽市紀委監委在開展“紀律教育活動月”中注重“一把鑰匙開好一把鎖”,分領域、分層級、分類別制定不同“口味”的教育“套餐”,以“精準滴灌”式紀律教育不斷提高黨員干部“免疫力”。
紀律教育的“漏網之魚”往往是違紀違法的“高危人員”,只有經常抓、反復抓、長期抓,做到紀律教育全覆蓋,才能更好約束和規范黨員干部的言行。祁建峰介紹,為促使黨員干部增強紀律意識,洛陽市紀委監委積極探索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學習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徑、新載體,組建市、縣黨風廉政建設宣講團,綜合運用“線上+線下”“主題+點單”“云資料+沉浸式”等形式,開展常態化黨風廉政建設宣講,營造學紀法、明底線、知敬畏、敢作為的濃厚氛圍。
為避免紀律教育“千人一面”,洛陽市紀委監委要求各單位圍繞業務性質、廉政風險點、受教人員范圍等,有針對性地看視頻、講案例、考紀法、談感受,“量體裁衣”優化紀律教育內容。同時,組織紀律知識應知應會測試,通過以考促學、以學促廉,引導黨員干部把紀法規定植根于內心深處,轉化為行為習慣。今年以來,全市已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宣講795次,受教育人數8.6萬人次,組織紀律知識測試2.6萬人次。
洛陽市把年輕干部作為開展紀律教育的重點對象,針對一些年輕干部涉世不深、辨識能力不足、易受不良思想和各種誘惑誤導的特點,深入剖析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拍攝警示教育片、編印警示教育材料等,為全市年輕干部釋紀說法。同時,分級建立相關數據庫,定期梳理剖析年輕干部違紀違法行為特點、規律及成因,動態調整紀法教育的重點和形式,引導年輕干部檢身修己、遵規守紀。
“紀律教育要抓在經常、融入日常、做在平常。”祁建峰表示,洛陽市紀委監委將在組織開展好“紀律教育活動月”基礎上,持續聚焦案件暴露的短板,找準同一領域、同一類型腐敗問題背后的體制機制漏洞和管理監督薄弱環節,在常態長效上下功夫,做到有的放矢、靶向施治,不斷提升警示教育的“免疫”效果,真正讓“不想腐”成為黨員干部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