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傳統一維數據拓展至四維,熱聲成像設備廠商「邁態生物」啟動千萬級融資|早期項目
文|胡香赟
編輯|海若鏡
(相關資料圖)
當前,得益于光、聲、電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基于不同原理的影像技術不斷突破,持續拓展著人類征服疾病的邊界:在生物醫學領域,提取生物組織結構、功能性信息等一直被視為早期診斷和分析疾病的重要輔助之一,而微波熱聲成像技術(下文簡稱“熱聲成像”)正是被行業寄希望通過非侵入式方法獲得這些關鍵信息的重要手段。
據邁態生物CEO Daniel Sun介紹,熱聲成像相當于光聲成像的“2.0版本”,不僅能看血管,還可以觀察活體的深層全貌結構,可廣泛適用于藥物研發和醫療領域。
正是由于看好這一領域的前景,在海外500強儀器公司深耕十余年后,Daniel Sun選擇自己“下場”創辦邁態生物,專注將熱聲成像技術轉化為產品。公司研發團隊孵化于華南師范大學激光生命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負責人覃歡教授團隊自2000年熱聲成像技術首次被引進中國后就開始深耕這一領域,并組建了國內首個專門研究該技術的課題組。
36氪獲悉,邁態生物現已啟動首輪融資,預計募集資金2000-3000萬元,主要用于小動物四模態成像分析系統的研發、原料采購和樣機。
從原理上來講,熱聲成像的硬件配置主要包括微波激勵源、超聲換能器等。生物組織在吸收微波能量后會升溫產生超聲信號,也就是熱聲信號,繼而被超聲換能器檢測到。而熱聲信號重建出的圖像就是熱聲圖像,直接反映生物組織對微波能量吸收密度的分布。
這一過程中,微波激勵源相當于“光源”一般的存在,脈沖寬度越短,分辨率越高。過去,脈沖寬度只能達到500 ns,成像分辨率遠達不到可使用要求。邁態生物成功突破這一技術瓶頸,將微波激勵源脈寬縮小至10 ns。“這個分辨率對于活體成像來說已經足夠使用,而且在我們現有的技術積累基礎上,該分辨率可進一步提高,甚至可實現超高分辨熱聲成像?!?Daniel Sun介紹稱。
此外,微波激勵源體積大也是個問題?!?019年之前,微波激勵源都是高達1.5米的大立柜設計,重達200kg。目前,邁態生物已實現小型化設計,最小可達十厘米左右的大小,與目前的超聲設備類似,方便移動,這一步也是進入市場的必經之路。”
軟件方面,邁態生物的專利算法考慮了組織和結構的異質性等因素,解決傳統算法中的偽影、假象等問題,從而提高圖像可信度和效果。
基于這些技術突破,邁態生物目前重點布局的是一款小動物多模態成像設備。相關數據顯示,小動物成像分析產業的市場規模有望在2027年破百億?!盁崧暢上窬邆涞臒o需標記、高分辨率、大深度、實時無損等特點既能確保發現動物體內早期病變,還可以實時監測動物模型體內腫瘤在治療前后的變化,尤其適合如PDX、CDX等動物模型在藥物治療前后的監測和評估?!?Daniel Sun表示。
不過,和光學、超聲等成像方式一樣,熱聲成像技術本身也存在一定短板,即無法進行分子影像學的研究。為解決這一問題,邁態生物選擇將熱聲成像、光學成像等技術疊加使用,確保圖像在提供高分辨的全貌結構信息的同時,又能提供分子影像學特異性定位的信息。
Daniel Sun表示:“多模態是動物活體成像的必然趨勢。整體而言,我們在熱聲成像的基礎上,將技術拓展至4維的四模態方案,研究進展在該領域領先行業3-5年。在成本方面,這款設備可實現對一組小動物進行持續觀察,而不需像傳統方法那樣,在每個時間點宰殺一組小動物進行觀察,能有效節省購買動物的經費,研究成本可至少降到原來的1/3以內。”
商業化方面,這款設備的樣機已投入使用,硬件結構設計完畢,公司預計在2024年時正式將這款產品推向市場,“對未來收入預測非常樂觀”。據介紹,公司現已與電子科技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等單位展開了合作,設華北、華東和華南三個營銷大區,“每個區、每個省都有成熟的銷售渠道,一旦產品落地,我們馬上會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推廣”。
“目前,多模態設備主要針對科研市場中增長潛力巨大的小動物成像市場和其他相關市場。策略上,我們會在各大區放置DEMO機,供推廣和客戶DEMO使用??蛻舻墓┴浧谝话阍?~3個月,這也是客戶單位招投標的標準貨期,足夠我們完成從生產到出庫的過程。所以我們不需要巨大的庫存量?!?/p>
回顧過去十余年的從業經歷,Daniel Sun坦言國內外生命科學和醫學設備發展差距很大,尤其是在高端儀器領域,“中國客戶基本沒有太大話語權”。當前,熱聲成像和多模態評價系統在科研和醫藥領域均有很強市場潛力,邁態生物希望能“做一家升維現有影像設備格局的生物醫療儀器制造商,成為國產設備發展洪流中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