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秋高氣爽,豐收在望。晉源區晉祠鎮新莊村特石農場的果園內,蟲鳴鳥叫、果樹繁茂,20畝葡萄園內種植著巨峰、早黑寶、藍寶石、維多利亞青提等不同品種的葡萄,只見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掛滿枝頭。目前,園內葡萄已經進入收獲期,并陸續上市。
看著果實掛滿枝頭,特石農場場長梁奔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荒地變果園
特石農場,位于小牛線劉家堡村汾河大橋東側,柳跖河、瀟河在此匯聚并形成一片荒灘。15年前,這里是無人問津的下濕地和鹽堿地。
多年前,梁奔江棄煤從農,懷揣理想承包了這片荒灘,經過多次走訪調研后,決定走“農場+餐飲”的路子,重新打拼一番事業。
平整土地、做上下水、挖湖退水、改良土壤……功夫不負有心人,梁奔江通過養鵝吃草,同時使用有機牛羊糞涵養土地,逐漸讓鹽堿地變得肥沃起來。初見成效之后,接下來該種什么水果呢?
在省農科院專家指導下,他開始試種藍莓、西梅、桃子、杏、葡萄、梨、棗、李子、櫻桃……經過不斷試驗,葡萄、梨和棗等水果品種更適合在這塊土地上種植。
確定了主要種植品種,接下來就是辛勤勞作。由于是門外漢,梁奔江誠心誠意聘請專家指導,邀請能手幫忙。澆水、施肥、驅蟲,他都親力親為,十幾年下來,如今早已成為果樹種植專家,曾經的荒地也變成四季飄香的果園。
水果美名揚
8月29日,記者在特石農場果園里看到,早黑寶葡萄已經完全成熟,黑紫色的外皮掛著白霜,前來采摘的人絡繹不絕。
該農場果園的葡萄之所以味美香甜,得益于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這里地處汾河谷地,是全球葡萄生產的黃金地帶,光照充足,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生成。農場以牛羊糞等農家肥為底肥,實施綠色種植,使得葡萄風味更佳。省農科院專家的定期指導,又給果園提供了技術加持。葡萄、玉露香梨、西梅的含糖量比普通水果高出5%—10%,香甜可口的水果聲名遠播。
據梁奔江介紹,今年,葡萄產量預計可達3萬公斤。初秋,西梅將進入成熟期,產量約有5000公斤。玉露香梨和秋月梨受“倒春寒”影響,產量約有4萬公斤。
農場變樂園
特石農場不僅僅是一座果園,這里還養著幾萬條魚、幾百只雞、一兩千只鵝和十幾頭豬。
一直以來,該農場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魚塘類似于沙地魚塘,旁邊緊挨著汾河,養魚多年也不長綠藻,魚肉鮮嫩無腥味。養魚的肥水用來澆灌果園,一水兩用,環保綠色。果園里養著雞和鵝,產出的糞便又變成了果樹的肥料。因此,特石農場獲得晉源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技示范點、中國科學院掛牌的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等榮譽。
今年,特石農場計劃創建研學基地,目前正在籌備各類研學事宜。該農場將充分利用各類自然資源,讓前來研學的孩子們認識大自然,學習各類農業知識。孩子們還可以進行土地認領、現場采摘、親近動物。如此一來,特石農場就變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四季無閑田,四季可研學。多種果樹、各類動物,特石農場正朝著打造一座“好看、好吃、好玩”的農業主題公園邁步前行。
姚雅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