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明朝的水平如果放到唐宋時期非常優秀,很了不起,所以有人說大明王朝"治隆唐宋,遠邁漢唐"。但是放到歐洲崛起的大航海時代的背景下,就黯然失色了。當然這是一個長達一百多年的漫長過程,明朝的崛起和落后很像迫擊炮的彈道曲線,上圖如下:
大明曲線
朱元璋時代,是明朝的初始化階段,加速度上升,大明王朝無論軍事、經濟、文化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厲害的。比如立國之戰--鄱陽湖大戰,朱元璋與陳友諒雙方樓船巨銃,世界少有。到了朱棣時代,明朝國力攀上了最高峰,同時也是世界最高峰,是中華農業帝國的巔峰。論軍事,成建制的火器軍隊(神機營)+蒙古騎兵(三千營)+精銳陸軍(五軍營)+水師艦隊(鄭和艦隊),同時代全球獨一無二。論經濟,2億人的經濟體,農業、手工業無論產量還是產品質量也是全球無二的存在。論文化,《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這些偉大的長篇小說都出現了,歐洲還是《故事會》時代。論建筑,紫禁城、京杭大運河、萬里長城等也是全球僅有的偉大工程。
鄭和特混艦隊
可惜,好景不長,到了明英宗朱祁鎮時代,明朝的國運急轉直下,敗落得很突兀,恰在此時歐洲開始崛起,奧地利在陸地挫敗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聯軍在地中海挫敗土耳其,俄羅斯開始蠶食鯨吞金帳汗國的"尸體"。歐洲出現了城市大學、皇家科學院,手工業工場欣欣向榮。造紙、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開始廣泛應用,一下子改變了歐洲的面貌。而大明王朝在朱祁鎮的"英明"領導下,越發步履蹣跚,軍隊野戰不僅干不過兇悍的瓦剌、韃靼,連矮小的倭寇步兵也不如,北虜南倭搞得明朝焦頭爛額。在軍事技術上,不僅火器技術被西歐超越,也被學習歐洲的日本、越南、土耳其超越了。
土耳其火槍,明朝人引進學習后制造出了魯密銃。
日本火繩槍,戚繼光繳獲后仿制出鳥槍。
越南的交槍(因古稱交州得名),也被明朝大量仿制。
明朝人寫的《軍器圖說》說"夷狄所畏中華者,火器也"??墒俏餮笕?、東洋人、南洋人、土洋人這些夷狄的火器在大明朝中期卻超越了中國。中國從創新國,變成學習國。這說明不僅西歐,就是日本、越南、土耳其這些國家的手工業技術也趕超了中國。不僅尖端的火器技術,日本的倭刀、朝鮮的龜船,這些常規武器技術性能也勝過明朝。葡萄牙人的佛郎機經過消化吸收,還可仿制,荷蘭的銅制紅夷大炮也可仿制。可是歐洲先進的鋼制火炮、來復槍明朝就無法仿制了,沒有那個工業基礎和科學素養了。意大利的利瑪竇是個神父,他能有什么科學素養?可就是這個神父在大明朝的科技界是頂尖的人物。這說明中國的教育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四書五經八股文,滿篇的之乎者也仁義道德,根本教育不出經世致用的人才,連歐洲的教會學校都不如,更比不過城市大學、科學院。
1643年1月4日,大明朝已是風雨飄搖,內有闖賊,外有滿虜,天下沉淪在即,在萬里之外的島國英倫牛頓出生了,工業時代登場了,世界的中心到了歐洲。明朝的開局何其輝煌,說是黃金王朝一點也不夸張,結局又何其黯淡,勇不如北虜,技不如洋夷,降官如潮,降將如毛,皇帝、藩王、閹黨、東林、關寧、九邊、闖軍、鄭氏,整個大明朝沒有一股勢力能干過落后的八旗,悲夫!